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经颅眶切除眼球后肿瘤手术技术经验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了经颅手术切除眶内肿瘤13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过程中保留视力,美容重建等难点和技巧。结果其中血管瘤8例和1例视神经鞘脑膜瘤全部切除,2例视神经鞘脑膜瘤次全切,1例假性肿瘤和1例错构瘤部分切除;随访7例(6例失去联系),其中6例术前突眼视力下降3~6个月内均恢复,1例突眼眼外展未恢复。结论经颅眶入路可根据肿瘤位置适当调整手术入路,更好的暴露眼眶内容物及肿瘤,能较好地保护眶内容物,基本不影响容貌。

  • 标签: 眶内球后 经颅 肿瘤切除
  • 简介:目的研究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至斜坡侧区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标志点及相关结构的距离.方法取甲醛固定后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经鼻至斜坡侧区手术入路的解剖标志点,测量相关解剖结构的距离;取新鲜成人头颅标本5例,完全模拟内镜下经鼻至斜坡侧区入路手术.在内镜下扩展显露斜坡区的主要解剖标志点,并研究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至斜坡侧区入路手术的标志点包括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鼻咽部黏膜、双侧蝶窦口、头长肌和颈长肌、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中点、颈内动脉、蝶腭动脉等.自鼻前棘至中下斜坡侧中线相关结构(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78.23±2.58)mm、(89.60±2.52)mm;经鼻人路完全暴露中下斜坡区,最短距离为(89.60±2.52)mm.颅底骨质磨除范围分别以两侧翼管和破裂孔为界,翼管左、右侧距中线距离为(9.25±0.55)mm、(9.19±0.50)nml,破裂孔左、右侧距中线距离为(10.64±0.83)toni、(10.75±0.8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关解剖结构及对脑组织的牵拉、颅底骨质磨除位置和范围是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至斜坡侧区入路手术需要解决的主要解剖学问题.

  • 标签: 内镜 经鼻入路 斜坡 应用解剖学
  • 简介:英国要把资深护士培养成“医生”,首要原因是医院里的确缺医生,尤其是缺少急诊专科的医生。英国急诊医学院2013年1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急诊部门目前注册登记的699个专科医生岗位中,有61%为空缺。急诊医生严重短缺,导致医生工作过劳、病人等候时间过长,很多“急诊”变成了“慢诊”。与此同时,英国在医护合作上有着其他国家少见的专业传统。在英国的公立医院里,通常一名医生会和七八名护士合作,这也意味着很多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更多机会向医生们学习。

  • 标签: 护士培养 专科医生 急诊部门 国资 处方 病人等候时间
  • 简介:目的:观察“四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睡眠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证的失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四合”法与教科书穴位组治疗法方案,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和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 标签: 开四合 失眠 心脾两虚证
  • 简介:目的探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PRHR)大脑皮质梗死后丘脑后核继发性损害及其机制,以为脑梗死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尼氏染色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梗死侧丘脑后核神经元形态、凋亡细胞数目,以及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RI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后1周,MCAO组大鼠梗死侧丘脑后核正常神经元数目减少38.31%(P〈0.01);至手术后4周减少73.49%(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后1周,MCAO组大鼠梗死侧丘脑后核即可见凋亡细胞(P〈0.01),至手术后2周和4周,凋亡细胞持续存在,并可见坏死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后1周,MCAO组大鼠梗死侧丘脑后核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RI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至手术后2周和4周,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00,0.000),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0.000,0.000)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RIP(P=0.012,0.047)表达水平则逐渐升高且呈持续高表达。结论大脑皮质梗死后同侧丘脑后核神经元呈进行性死亡。梗死侧丘脑神经元凋亡、延迟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及其磷脂蛋白持续高表达可能是造成梗死侧丘脑后核继发性损害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脑梗塞 高血压 肾血管性 细胞凋亡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
  • 简介:患者男性,59岁。因突发双侧下肢无力、麻木8h,于2008年10月9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8h,劳动中突发腰部剧烈酸痛并向腹部放射,呈束带感,大汗淋漓,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小便困难、尿潴留,大便未解。至当地医院就诊,腰椎X线检查未见异常,建议转诊,遂急诊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游走性大关节酸痛10余年,劳力性气短,不能耐受重体力活动,反复活动后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双侧下肢浮肿等症状,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不规则服药(具体不详)。

  • 标签: 截瘫 血栓栓塞 主动脉 病例报告
  • 简介:神经内窥镜具有手术定位精确、可靠、手术伤道小,术后康复快的特点.通过微型摄像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手术野的图象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也为手术者提供了常规手术难民以窥见的视角,扩大了术野,从而为某些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条件.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1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灶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8例难治性强迫症病例,均行内囊前肢毁损术,毁损灶长度左侧内囊为10mm,右侧内囊12mm,术后1、3、6个月短期随访并以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治疗有效11例(61.1%),部分有效1例(5.6%),无明显改善或无效6例(33.3%)。病人术后Y-BOCS评分显著降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多为短期、可恢复,是药物与心理治疗无效后的一种增效治疗选择。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腹侧内囊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路径的改进方法。方法对5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侧脑室枕角穿刺、耳后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CT检查,发现实验组脑室明显缩小者占86.4%,脑室内导管位置满意者占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发现,实验组导管阻塞1例(4.5%),对照组导管阻塞9例(2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手术方法可能优于传统分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手术路径 脑积水 额角穿刺 耳前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要点。方法本组58例脑膜瘤患者经CT或MR检查确诊,其中采用颅眶颧或颅颧入路10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48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3例发生颅内外沟通者于肿瘤切除后“三明治”法行颅底重建,3例患者的残余瘤体行X-刀治疗。结果本组肿瘤全切52例,大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者49例。随访6月~9.5年,8例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选择恰当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强调术中注意对重要神经和血管进行保护,这些要点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脑膜瘤 蝶骨嵴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1癫(癎)手术治疗的类型  1.1切除手术切除局部的或大块的有致(癎)灶的脑组织,消除癫(癎)灶.此类手术有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杏仁海马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和颞叶以外的脑皮质切除术及病变切除术(lesionectomy).……

  • 标签: 手术治疗 治疗进展 癫手术
  • 简介:目的本文对颅内血肿开颅术中手术区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原因和治疗进行了探讨.方法对我院1995年以来治疗5例术中合并的对侧血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在开颅同时进行对侧血肿清除,血肿全部为硬膜外血肿,同时合并颅骨线状骨折,术后生活自理1例,轻工作2例,恢复正常工作2例.结论开颅血肿清除中颅压一度下降后出现急性脑膨出,务必要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其它部位是否形成迟发性血肿是必须要排除的原因.

  • 标签: 颅内血肿 开颅手术 手术区对侧 迟发性血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态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手术患者安全。方法:随机抽查重庆市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人员46名,使用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安全管理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管理态度条目平均得分为(2.55±1.00)分;不同职称及不同等级医院人员在个别条目存在明显差异。个人及管理层均最关注患者安全。86.96%被调查者反馈在手术室犯过错误,错误被及时讨论以免再犯,且匿名、机密的报告制度非常重要,19.57%认为"只要患者病情好转,管理过程中犯点错误不重要"。结论:被调查者患者安全管理态度正向,对错误有较积极的认识,但在鼓励质疑、上报不良事件及协调多学科团队协作、有效沟通上仍须努力。

  • 标签: 态度调查 患者安全 手术室 错误
  • 简介:帕金森病(PD)为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典型临床表现,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一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左旋多巴尚未研制用于临床之前,外科手术曾经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神经外科手术 电刺激疗法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手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1991~2005年间手术治疗的109例癫痫病人(年龄0-16岁)术后的用药情况。统计术后开始撤药时间及完成撤药时间,并分析撤药与癫痫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癫痫完全缓解与致痫灶(包括MRI显示的病灶及皮质脑电图所示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异常起源皮质)是否全切除有关(P=0.008)。手术疗效可能与致痫病因有关,但因例数较少而无法行统计学分析。

  • 标签: 抗癫痫药物 手术后 用药策略 皮质脑电图 统计学分析 用药情况
  • 简介:小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采取保守治疗痊愈,但梗塞面积较大,症状严重者多预后不良.我们从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手术治疗小脑梗塞患者11例,效果满意,并总结如下.

  • 标签: 小脑梗塞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病变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脑干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所有病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超声技术,5例病人应用荧光引导技术,2例应用3D打印技术。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贯穿所有病人临床诊疗始终。结果病变镜下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及活检6例。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改善7例,保持不变4例,加重3例,死亡1例。随访14例,时间3个月-6年,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3例。结论脑干病变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严格把控手术指征,合理制定手术策略,加上个体化诊疗、MDT以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脑干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多学科协作 神经导航 电生理监测 3D打印
  • 简介:几种外科手术径路曾用于治疗胶样囊肿,但对这些手术径路仍存有争议。最近期的技术是应用内窥镜。比之显微外科技术,由于内窥镜的性质,不能完全切除囊肿,但比之穿刺则能做更多的工作。为了评价内窥镜在胶样囊肿外科手术中的作用,作者对1994年以来15例在内窥镜控制下行手术治疗的胶样囊肿病人进行了复习。

  • 标签: 内窥镜 外科手术 治疗 胶样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非手术因素对颞叶癫癎病人手术治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对10个月门诊筛查的67例颞叶癫癎病人进行问卷式调查,针对颞叶癫癎病人手术治疗的非手术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癫癎病史2~26年,平均8.3年,非正规治疗史43例(64.1%)。其他医院诊断为颞叶癫仅24例(35.8%)。知道手术可治疗癫32例(47.8%),其中由医生告知可行外科手术11例(16.4%),通过媒体和病友介绍21例(31.3%)。不愿接受手术治疗20例(30.0%),其中因经济原因13例,害怕手术7例。结论病人及基层医师对颞叶癫癎及其正确治疗的认识不够是造成病人延误治疗的主要因素,病人心理因素和经济拮据也是重要原因。加强癫癎科普宣传,特别是推广《癫癎诊疗指南》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癫癎 颞叶 非手术因素 神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