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曾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作用有所降低,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学的普遍应用,DSA检查仍然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标签: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DSA检查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在风险评价、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方面,超声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一直认为中国人颅外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方人群,但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完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超声检查的结果高度依赖于超声科医生的检测技术。

  • 标签: 检查 应用 诊治 检测技术 人口老龄化 风险评价
  • 简介: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痴呆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4~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年龄组逾1/3者患有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disease,AD)是所有年龄组痴呆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志 影像学 进行性神经变性病
  • 简介:胸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压迫症临床较易误诊及发生定位错误,术中操作易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即时加重;术后症状即使略有加重也提示神经组织进一步损害,使其病变消除及功能恢复受到影响.笔者拟就退行性胸椎脊髓病变减压术的术前诊断、定位和术中安全操作及如何避免胸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倡议废弃术后应用脱水药物和类固醇类药物的常规,以针对病变神经组织的微创技术(而非微创入路)替代上述术后常规用药.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胸椎脊髓病变减压术 脱水药 类固醇类药
  • 简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也称为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发于老年人.由于其临床症状消失较快,因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发作间期,故临床上不易观察到阳性体征.近年来随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经颅多谱勒(TCD)在临床的日益广泛应用,为VBI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1997年3月~2002年10月临床诊断为VBI的86例患者的BAEP和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经颅多谱勒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类干细胞的研究,加速了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的步伐.但是,在将干细胞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由于要涉及到人体应用,因此对干细胞移植可能引发的人体安全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研究是干细胞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干细胞临床移植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干细胞移植 临床治疗 性问题 人类疾病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3月对167例儿童在全麻下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前进行MRI定位扫描,其中男105例,女62例:年龄2-12岁。因脑性瘫痪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148例.颅咽管瘤行囊液抽吸加内放疗12例,脑干肿瘤行活检6例.扭转痉挛行靶点毁损1例.

  • 标签: 立体定位技术 磁共振成像 麻醉 监测 手术中
  • 简介:目的评价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安全性.方法对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上清分别进行无菌试验、支原体检测、热原质检测和异常毒性试验.结果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上清经培养无细菌和真菌生长,PCR检测未扩增出支原体的特异性片断,培养上清的热原质含量符合规定的限度,进行异常毒性试验的动物在观察期内未出现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结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中不含有对人体移植具有潜在危害的因素,整个培养流程和培养体系是安全可靠的.

  • 标签: 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培养上清 体外培养 热原质 支原体检测 无菌试验
  • 简介:  1文献检索  根据研究检索策略,共筛选了3个关于缺血性卒中的CT灌注和CT血管造影应用的研究(发表了4篇文章).还有一个可能相关的试验以摘要的形式发表,我们联系了作者以确定是否有后续的论文发表.根据证据水平,系统剔除了2个试验设计不明确的研究,一个单纯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和一个对照研究被纳入最终的系统评价(表1),它们分别发表于2001和2004年.……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溶栓治疗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