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先天性马蹄内翻(congenitalclubfoot,CCF)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的形态与功能的先天性畸形,占足部畸形的85%,发病率全世界约为1‰,男女比例约为2~2.5:1。中国人患病率为0.39‰,夏威夷人和毛利人为7‰,高加索人约为1.2‰,波利尼西亚人约为6.8‰,不同种族患病率不同。CCF患者同胞患病几率增加约30倍。两位同胞同时患病在单卵双生中的几率高达32.5%,而在双卵双生中仅为2.9%。上述研究表明CCF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认为,CCF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研究报道显示,CCF发病与几类相关基因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就CCF致病基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致病基因 患病几率 遗传因素 先天性畸形 CCF
  • 简介: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患儿(3周至12个月)130例(共192)。108例(158)完成随访,患儿按月龄分成小婴儿组(≤6个月)和大婴儿组(〉6个月,且≤12个月),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使用Diméglio分类和评分方法评估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平均随访(5.37±1.06)(4~8)年后,患儿总体优良率为92.41%,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优良率分别为92.59%和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婴儿组4、大婴儿组8,共12,因未能坚持穿戴矫形支具,出现不同程度畸形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婴儿组比较,小婴儿组平均打石膏次数少,跟腱切断百分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seti方法是治疗3周至12个月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内开始治疗,畸形更易矫正;依从性差、未能坚持穿戴矫形鞋是畸形复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马蹄足畸形 手法 骨科 石膏 外科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足部疼痛患者舟骨副骨的发病率和解剖变异类型在X线片上的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期间708例(男346例,女362例)患有慢性足部疼痛或创伤后持续性足部疼痛患者的足部正斜位X线片,以确定舟骨副骨与性别相关的发生率和解剖变异类型。结果708例(20.3%),男63例,女81例,平均年龄(46.15±17.26)岁,年龄范围为(14~88)岁,发现舟骨副舟骨。51~60岁的患者出现舟骨副骨比重最高(20.8%),其中女性的发生风险稍高。在144例舟骨副骨中,I型的发生率为24.3%(35/144),Ia型为8.3%(12/144),Ib型为6.3%(9/144),Ic型为9.7%(14/144)。II型为44.4%(64/144)IIA型占20.8%(30/144),IIAa型为5.6%(8/144),IIAb型为6.9%(10/144),IIAc型为8.3%(12/144)。IIB型占23.6%(34/144),IIBa型为8.3%(12/144),IIBb型为6.3%(9/144),IIBc型为9.0%(13/144)。III型占31.2%(45/144),IIIa型为9.0%(13/144),IIIb型为11.8%(17/144),IIIc型为10.4%(15/144)。I、II型的发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不大。而III型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大约1/5(20.3%)的足部疼痛患者表现为舟骨副骨,其中最常见的为II型,最常受影响为中年患者。因此,舟骨副骨可能不如先前认为的那么罕见,更好的认识舟骨副骨可以为临床更好诊断。

  • 标签: 足舟骨副骨 X线片 分型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叶乙甙软胶囊(VP-16)与拓扑替康(TPT)二线方案治疗晚期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年收治的进展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共41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VP-16(n=21)和TPT组(n=20),VP-16组患者口服VP-16软胶囊100mg,连续14d,3周为一周期;TPT组静脉滴注TPT(1.25mg/m2),连续5d,每3周为1周期;每组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P-16组化疗客观有效率为23.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0周,1年生存率为42.9%;TPT组客观有效率为1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8周,1年生存率35.0%;客观有效率及生存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P-16组不良反应贫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T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VP-16组极少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结论口服VP-16软胶囊单药二线治疗晚期或复发食管小细胞癌疗效不低于TPT,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微.

  • 标签: 足叶乙甙 拓扑替康 化疗 食管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比较和分析叶已甙软胶囊和拓扑替康对食管小细胞癌二线化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年收治的复发食管小细胞癌患者41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叶乙甙软胶囊组21例,予口服叶已甙软胶囊(Vp-16)化疗;拓扑替康组20例,予拓扑替康(TPT)化疗。两组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叶乙甙软胶囊(Vp-16)化疗有效率为23.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期40周;拓扑替康(TPT)化疗有效率为1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期38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35.0%。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拓扑替康明显重于Vp-16。结论口服叶乙甙软胶囊单药(Vp-16)二线化疗对晚期复发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的疗效不低于拓扑替康,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足叶已甙软胶囊(Vp-16) 拓扑替康 二线化疗 食管小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