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化疗脂肪肝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CT表现及实验室生化指标(AST、ALT、ALP、GGT、TG、CHOL、HDL、LDL)的变化。结果:化疗3个月、6个月及1年,发生脂肪肝的例数分别为21例(7.8%)、64例(23.7%)、58例(21.5%),化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较化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高密度脂蛋白),脂肪肝组转氨酶及血脂水平均比非脂肪肝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胆固醇)。结论:大肠癌患者化疗可以发生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肝脏的脂肪性病变,部分发展为脂肪肝。

  • 标签: 大肠癌 化疗 脂肪肝
  • 简介:目的:报告3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假体置换25年的翻修病例,总结股骨远端肿瘤型假体因远期松动而再次行假体翻修手术的结果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3例因股骨远端肿瘤型假体置换术25年松动,在本院行假体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膝关节周围疼痛、行走困难等)、影像学表现(X线示假体松动移位及翻修假体位置)、手术方法及技巧、术后功能恢复等,3例翻修术后随访至少5年。结果3例翻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周围疼痛缓解,术后X线示关节位置可,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假体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根据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93),3例术后功能评分分别为70%、80%及73.3%,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同时也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肿瘤型假体长期使用,可出现松动、感染及排异等并发症。肿瘤假体远期松动行翻修时,取出松动的假体及骨水泥较容易;初次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会形成大量瘢痕组织甚至生物假膜,生物假膜切除应尽量彻底;翻修时患者多有软组织缺损,应准备肌瓣转移术。

  • 标签: 股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人工关节 再手术 骨肿瘤 髋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的不同术式治疗早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最大径<4cm,并行RLPN的肾癌患者127例。分为4组,传统组(n=44)以传统肾肿瘤剜除术治疗,假包膜组(n=35)为单纯沿肿瘤假包膜切除肿瘤,免打结组(n=39)为沿肿瘤假包膜切除肿瘤并采用免打结缝合修补肾脏组织缺损,选择性阻断组(n=9)在免打结技术的基础上对肾动脉选择性阻断并切断肿瘤血供。比较前3组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中输血率及术后尿漏发生率。结果3组的肾蒂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32.07±5.59)min、(30.20±5.84)min、(27.31±6.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68±20.07)min、(106.20±16.32)min、(97.00±17.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6.93±72.26)ml、(80.26±49.57)ml、(54.23±36.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82±1.42)d、(6.31±1.69)d、(5.97±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术中输血率分别为2.3%(1/44)、0(0/35)及0(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尿漏发生率分别为0(0/44)、2.9%(1/35)及2.6%(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4~60个月,127例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较小的肾癌,沿包膜剜除肾肿瘤及术中免打结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了肾动脉的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的应用将有望摆脱肾蒂阻断时间及热缺血时间的限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癌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选择性肾动脉阻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或全切除术的18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该微创手术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结果184例手术有181例成功在后腹腔镜下实施,3例中转为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8~205min,平均82min;术中出血量10~500ml,平均65ml;引流管留置时间1~10d,平均3.8d;术后住院天数4~11d,平均6.6d。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术式。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手术 后腹腔镜
  • 简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过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一些生长因子(如EGFR、IGF1-R)转导作用增强,以及曲妥珠单抗与Her-2的亲和力下降,一些患者会对曲妥珠单抗的抗Her-2治疗产生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研究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即使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并与化疗药物联合或更换靶向药物或采用双靶向治疗,仍可以进一步改善预后。

  • 标签: HER-2 晚期乳腺癌 耐药
  • 简介:目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临床完全缓解患者不同处理措施预后效果的Meta分析目的以Meta分析评价针对新辅助治疗达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局部切除以及非手术临床观察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rectalcancer”、“rectaladenocarcinoma”、“rectalneoplasms”、“neoadjuvanttherapy”、“preoperativetherapy”、“radiochemotherapy”、“radiotherapy”、“clinicalcompleteresponse”、“completepathologicalresponse”为主题词,在PubMed上收集有关直肠癌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局部切除和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的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纳入局部切除与根治性手术预后情况对比文献5篇,非手术临床观察与局部切除对比文献5篇。经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后进行Meta分析,用定性方法比较各预后指标在非手术组与根治性手术组、局切组与根治性手术组间的差异。利用Begg秩相关法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根治性手术组相比,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组局部复发RR=5.33,95%CI为1.64-17.36,总复发RR=2.37,95%CI为1.1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远处转移率(RR=0.87,95%CI:0.16-41.11)及3-5年总生存率(RR=0.89,95%CI:0.66-1.21)无统计学差异。与根治性手术组相比,局部切除组局部复发率(RR=1.25,95%CI:0.64-2.44)、远处转移率(RR=0.55,95%CI:0.27-1.10)及总复发率(RR=0.77,95%CI:0.49-1.22)均无统计学差异,且5年总生存率局部切除组界值性高于根治性手术组(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行非手术观察的局部复发率、总复发率高于根治性手术,但远处转移、长期生存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局部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行局部切除者术�

  • 标签: 直肠癌 临床完全缓解 新辅助治疗 根治性手术 局部切除 非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能够代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胸腰段凸畸形躯干重心的影像学标记,进而设计AS胸腰段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方案。方法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悬吊或支撑力线获得,通过手术前后髋轴的支撑力线可寻找AS胸腰段凸畸形患者的躯干重心。38例无脊髓神经症状体征、双髋活动良好的AS胸腰段凸畸形患者纳入研究。比较AS矫形患者手术前后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verticalaxis,SVA)、C7距髋轴中心水平距离(horizontaldistancebetweenhipaxisandC7,HDHC)、T5距髋轴中心水平距离(horizontaldistancebetweenhipaxisandT5,HDHT5)、T9距髋轴中水平距离(horizontaldistancebetweenhipaxisandT9,HDHT9)、肺门距髋轴中心水平距离(horizontaldistancebetweenhipaxisandhiluspulmonis,HDHH),将矫形前后测量值做统计描述及配对t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衡量HDHH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reliability)及观察者内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reliability)。结果矫形前SVA、HDHC、HDHT5、HDHT9、HDHH分别为21.1cm、12.7cm、3.5cm、-3.8cm、2.7cm;矫形后分别为9.1cm、4.2cm、-2.1cm、-5.6cm、0.9cm。SVA、HDHC、HDHT5、HDHT9矫形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HDHH矫形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HDHH的观察者间总体信度与观察者内总体复测信度分别为0.958、0.963(P<0.001)。结论矫形前后肺门垂线通常总是落在髋轴上,肺门可作为躯干重心的影像学标记应用于AS胸腰段凸畸形的矫形设计。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肺门 矫形外科手术 胸椎 腰椎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范围颌眉角对颈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颌眉角范围,进而为截骨矫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5例颈椎强直的AS胸腰段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矫形前后均完成视野相关生活质量功能及期望评分调查问卷表。不考虑手术与否,按照自然站立位颌眉角将所有外观照所对应病例(n=50)分为6组:A组,CBVA<0°;B组,0°≤CBVA<10;C组,10°≤CBVA<20°;D组,20°≤CBVA<30°;E组,30°≤CBVA<40°;F组,CBVA≥40°。将6组患者每项调查问卷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多组间比较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总体评价:C组(10~20)°获得最优的期望值评价,P<0.05。B、C、D组(0~30)°获得较其它组更好的功能评价,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形象评价:A、B、C组(<20°)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形象满意度及期望值,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外活动:A、B、C、D组(<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值评价。室内活动:C、D组(10~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较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评价。结论颌眉角在10°~20°时,患者视野相关活动功能及满意度最高,因此,10°~20°为颌眉角的最佳矫正角度。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矫形外科手术 颈椎 胸椎 腰椎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凸畸形术中大量出血(massivebloodloss,MBL)的预测因素。方法共收集147例PSO治疗AS凸畸形的病例数据。其中106例资料完整,分为两组:A组(n=69)术中出血量≥估计血容量的30%,B组(n=37)术中出血量<估计血容量的30%。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大量出血所有可能的预测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全部106例大量出血的发生率与脊柱外科医生PSO手术积累量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65%)中,GK角≥70°、固定节段数≥9、双节段截骨的例数比B组(35%)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固定节段数≥9以及双节段截骨是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出血的发生率随着脊柱外科医生PSO手术积累量的增加而下降,二者呈线性相关。结论PSO手术治疗AS凸畸形的患者中,大量出血的发生率为65%。术前GK角≥70°、双节段PSO截骨以及固定节段数≥9是大量出血的预测因素,两者是独立预测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脊柱外科医生PSO手术量的积累,大量出血的发生率下降。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失血 手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矫形外科手术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截骨矫形术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重度胸腰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33例凸>70°的AS重度胸腰椎凸畸形患者,根据截骨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双节段(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9~47(平均34.8±10.6)岁;脊柱凸Cobb’s角(82.6±17.5)°(70~108)°;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角之间的垂直距离(sagittalverticalaxis,SVA)为(18.3±14.8)cm(11~35)cm;站立位颌眉垂线角为(67.2±21.9)°(43~130)°;单节段(closing-openingwedgeosteotomy,COWO)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2~43(平均31.2±8.5)岁,脊柱凸Cobb’s角(76.3±11.2)°(73~98)°;SVA为(16.7±7.3)cm(10~26)cm;颌眉垂线角为(63.5±15.6)°(47~86)°。比较两组的临床矫形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双节段PSO组脊柱凸角、颌眉垂线角以及SVA矫正率分别为(74.2±8.3)%,(86.2±9.5)%和(83.6±10.2)%;COWO组脊柱凸角、颌眉垂线角以及SVA矫正率分别为(70.2±6.5)%,(86.6±8.3)%和(88.0±8.7)%,以上矫正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两节段PSO组明显高于COWO组(P<0.05)。COWO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双节段PSO组(P<0.05),尤其以术中螺钉松动和截骨断端移位发生率高。结论对AS重度胸腰椎凸畸形患者,单节段COWO可以取得与双节段PSO相似的临床效果,且单节段COWO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对要高。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矫形外科手术 胸椎 腰椎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