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筛选LuminalB型局部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基因。方法收集10例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均行DA方案辅助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表阿霉素8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根据化疗疗效分为完全病理缓解(pCR)组(n=3)和非完全病理缓解(npCR)组(n=7)。采用人基因表达谱cDNA芯片从10例乳腺癌患者中筛选辅助化疗疗效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结果pCR组与npCR组癌组织相比,上调基因231个,下调基因195个;pCR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上调的基因357个,下调的基因544个;npCR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上调基因143个,下调基因101个;pCR组与npCR组癌旁组织比较,上调基因98个,下调基因67个。pCR组与npCR组癌组织比较,筛选出6个与肿瘤有关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为CYP4Z1、FGFL6、BCAR4,下调基因为FABP4、S100B、ALPH1L1。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显示,两组mRNA表达差异的基因为CYP4Z1和BCAR4,pCR组两种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npCR组(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LuminalB型乳腺癌低表达BCAR4和CYP4Z1的患者辅助治疗选择采用DA方案化疗更有可能获得pCR。

  • 标签: LUMINAL B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基因芯片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摆脱“晚期”恐惧保持头脑的清醒:完全消灭体内的癌细胞几乎是不可能的;化疗不能保证存癌细胞斩革除根;“带瘤生存”并非意味着无路可走

  • 标签: 晚期癌症 癌细胞 治疗 生存质量 带瘤生存
  • 简介:化疗目前仍然是晚期胃癌的姑息性治疗,与最佳的支持治疗相比,化疗可延长中位生存期,并提高生存质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化疗方案不断演进,随着各种的抗癌药物的出现,晚期胃癌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晚期胃癌化疗的历史及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晚期胃癌 全身化疗 胃癌化疗进展
  • 简介: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一线治疗获益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通过使用高效、低毒、给药方便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尽可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从而缓解症灶、延缓进展,延长总生存时间.本文从维持治疗的概念、理论、治疗模式及药物研究方面综述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维持治疗 节拍化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联合化疗及最佳支持治疗对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受益反应率及生存期。方法:将39例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患者非随机地分成3组,其中FAP组12例;GFO组8例;BSC组19例。化疗组每3~4周重复1次,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期,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FAP组的客观有效率16.7%(2/12),GFO组为25.0%(2/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受益反应(CBR)率三组分别为25.0%、37.5%和26.3%;如将FAP组和GFO组合并成化疗组,化疗组与BS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和BSC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月和5.2月,两组用Log-rank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晚期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应用FAP和GFO方案化疗并不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 标签: 胆囊肿瘤 化疗治疗 生存期
  • 简介:肾癌是近年来靶向药物应用最成功的领域之一,被批准用于晚期肾癌的靶向药物已有5种之多。如何行之有效地运用这些药物,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循证医学证据、药物自身特点、患者具体情况和国情等,综述晚期肾癌靶向药物的一线选择和合理的有序选择。

  • 标签: 晚期肾癌 靶向药物
  • 简介:临终关怀是为那些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提供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以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并关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目标在于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大力加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医疗卫生结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 标签: 晚期癌症 临终关怀 家庭病床
  • 简介:就病理与临床而言,晚期恶性肿瘤当指局部广泛的肿瘤浸润或有远处转移,其Karnofsky积分常在50分以下,即生活不能自理,需特别照顾和治疗。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以及目前对彻底根治肿瘤和控制肿瘤发展尚无特效疗法,故绝大多数肿瘤患者终将进入晚期。自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肿瘤医院及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情况而观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UFT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初治21例,复治47例,均应用UFTP方案治疗,4周为1周期,每例治疗2周期.结果:化疗总有效率51.47%,CR2例,PR33例,初治病例有效率71.43%,复治病例42.55%.结论:UFT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胃癌 优福定 亚叶酸钙 顺铂 联合化疗 UFTP方案
  • 简介:目的:讨论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的高并发症及死亡率的王要原因,提出手术指征的掌握和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方法:对44例Ⅲ、Ⅳ期肺癌行全肺切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痊愈出院,住院死亡2例(4.54%),并发症发生率15.91%,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40.91%和20.45%。结论:晚期肺癌全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主要是全肺切除后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只要围术期处理适当,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是可行的,再加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治疗 肿瘤
  • 简介: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发病率高,药物治疗有效率低,预后差。目前,在肿瘤治疗全面进入精准医疗时代的大形势下,化学治疗虽然进入瓶颈期,但仍是晚期胃癌综合治疗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胃癌分子分型及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晚期胃癌治疗也逐渐进入靶向治疗、精准医疗与免疫治疗时代。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在精准诊断的基础合理选择上述四大治疗策略进行分层或联合治疗,有可能实现个体化治疗,获得最大生存受益。

  • 标签: 胃肿瘤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精准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02例,按床号分为两组,单数床号为对照组,双数床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实施延续管理服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遵嘱行为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管理能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出院后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遵嘱行为。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肺癌 预防跌倒 延续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FEC-T)或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化疗,化疗前后行空心针活检穿刺获得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Ki-67、NM23、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化疗前后上述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化疗前p53、Ki-67、NM23、EGFR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p53、Ki-67、EGF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化疗前,NM23阳性表达率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患者75例,化疗前p53、Ki-67、EGFR阴性患者的有效率高于p53、Ki-67、EGFR阳性患者,而NM23阴性患者的有效率低于NM23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p53、Ki-67、EGFR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NM23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保护因素(P﹤0.05)。化疗前p53、Ki-67、EGFR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p53、Ki-67、EGFR阴性患者,NM23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NM23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有变化,且化疗前上述指标的表达情况与化疗后疗效及远期预后有关。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抑癌基因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脲嘧啶(5-Fu)组成的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FOLFOX4方案:L-OHP85mg/m^2静脉滴入2h,d1、d15;CF200mg,静脉滴入,持续2h,d1、d2和d15、d16;5-FU400mg/m^2,静脉推注d1、d2、d15、d16,600mg/m^2,静脉滴入持续22h,d1、d2、d15、d16;每28d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和毒性。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AFP,ECG,CT或MRI、B超等。疗效和不良反应按WHO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结果11例病人,均可以评价客观疗效,其中CR无病例,PR2例,SD4例,PD5例:总有效率为18.18%,稳定率54.54%,10例AFP增高的病人中4例AFP下降,下降率为40%。生存期最短的为3mo,最长的8mo;中位生存期为5.8mo。FOLFOX最少为2周期,最多4周期,共30周期。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轻、中度白细胞减少72.72%(8/11)和轻度周围神经毒性(2/11)。结论经过初步应用,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较轻,病人易于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晚期 FOLFOX方案 化疗
  • 简介:无性细胞瘤是中度恶性的卵巢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妇女,占女性原发性恶性肿瘤5%左右,妊娠合并无性细胞瘤较少见,目前仅见于个案报道。早期妊娠合并无性细胞瘤一般无特殊症状,不易被发现,可因下腹部不适就诊或产前检查时被发现。常规B超检查很难对妊娠期卵巢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肿瘤的类型、分期及转移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处理。本文报道1例晚期妊娠合并巨大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经过及诊治,为同类病例的处理积累临床经验。

  • 标签: 晚期妊娠 无性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展,一些的靶向治疗药物逐步进入临床,改变着晚期NSCLC的治疗模式,尤其在二线、三线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化疗仍然是晚期NSCLC治疗的基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化疗
  • 简介:原发性肝癌位居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位。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脏功能,肿瘤大小,是否存在转移灶和血管侵犯。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根治方法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手术,但是很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全身系统性治疗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全身系统性化疗和免疫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全身系统化疗 免疫治疗
  • 简介: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1-51岁发病率最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20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尽管,目前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但是由于肿瘤本身的一些特点,有些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就已经发展至中晚期,此时癌已浸润到浆膜,或已侵犯周围脏器,甚至出现远处淋巴结以及肝脏或其他脏器的转移,其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 标签: 治疗现状 直肠癌综合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