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7 个结果
  • 简介: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前。老人家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派遣留学欧洲的大学生,一段跨国恋情让年轻的她留在了那个东欧的小国。丈夫过世后,她旅居法国,改革开放时又辗转回到童年生活过的故乡北京,把跨国时装企业的中国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 标签: 转身 改革开放 大学生 跨国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Ⅲ型胶原比例的高低与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41例,其中男39例,女2例,年龄20~55岁,平均36.2岁;左侧23例,右侧18例。损伤部位:距离跟骨结节4.5~6.0cm。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创跟腱缝合技术和器材进行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6天,平均2.2天,术中取断端局部横断面病理标本(距断裂位置〈0.3cm)做天狼猩红染色,计算每个患者跟腱胶原中Ⅲ型胶原的比例,并按照其比例高低分为四组:A组0%~25%,B组26%~50%,C组51%~75%,D组76%~100%)。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6.8个月,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法进行预后评分。结果四组终末随访预后评定均达到优良水平,但术后6个月却有明显差异,A组共10例,优5例,良2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70%;B组共14例,优11例,良3例,总体优良率100%;C组共12例,优10例,良2例,总体优良率100%;D组共5例,优1例,良2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60%;术后6个月随访功能评定,A组与D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B组与C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进行相同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导,四组患者自身跟腱Ⅲ型胶原的比例不同,可能会导致功能恢复速度和程度有明显差异,Ⅲ型胶原比例过高或者过低的患者恢复较慢。

  • 标签: 跟腱 急性病 腱损伤 胶原Ⅲ型 预后
  • 简介:结肠造口术是腹外科中经常施行的一种传统术式,适用于急性结肠梗阻、左侧结肠广泛损伤、炎症穿孔、直肠癌根治切除等手术。但此术式如处置不当,会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在诸多并发症中,较严重且多见的是造瘘口肠管缺血坏死而致瘘口回缩。

  • 标签: 结肠造瘘口 血运障碍 肠管 原因分 急性结肠梗阻 传统术式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原因,寻找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至2002年41例术前未确诊或疑诊而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25例、急性胆囊炎2例、萎缩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2例,胰头癌2例、总胆管结石2例、上消化道穿孔l例、肝癌l例。结论要提高警惕,增加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上升的认识,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认识到B超检查的局限性;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亦可提高胆囊癌的诊断率。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肿瘤 误诊 诊断 预防措施 临床资料
  • 简介:鹏,《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总编辑,我国著名骨科专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骨科和骨肿瘤科工作。2004年后,兼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骨肿瘤科。徐鹏教授从医50余年,不断实践,治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骨肿瘤患者余例,励精于骨科肿瘤专业,为我国骨肿瘤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现代治疗 骨肿瘤 总编辑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医学院
  • 简介: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且有上升趋势。中国人青年直肠癌所占比例比西方人高,约占同期直肠癌患者的15%。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为了解青年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减少误漏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我院1993年1月~2001年12月间手术确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87例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与同期中老年患者489例作对比分析,探讨青年人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

  • 标签: 直肠癌 青年 临床病理 误诊
  • 简介: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8年1月期间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以及初诊分别为肺结核和肺癌而进一步确诊为肺癌和肺结核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在收治的15660例肺结核病人中,肺结核合并肺癌182例(1.16%),其中肺癌病灶发生在肺结核所在肺叶或肺段63例;临床诊断为肺癌而行剖胸探查的2588例病人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22例(0.85%)。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咳嗽、发热、盗汗等。肺部影像表现为偏心空洞、肿块周围毛刺状、肺不张以及胸腔积液等,同时也具有各型肺结核的影像特点。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以及肺结核与肺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在临床上较为困难,应认真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

  • 标签: 肺癌 肺结核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PICC置管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及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术中并发症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3.17%,1例为术中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例为严重高碳酸血症;余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处理.术后早期并发症11例,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漏1例.结论了解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和种类是减少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食管贲门癌切除、胃或残胃代食管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胃的位置发生变化及手术的各种原因而导致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据报告发生率一般为0.1%~1.3%我院自1983年以来共发生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患者13例,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胸胃排空障碍可能的原因进行探讨。

  • 标签: 食管贲门癌 切除术 术后 胸胃排空障碍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维。方法报告1例乳腺癌骨髓转移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判断和处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症状,通过空芯针穿刺明确为乳腺恶性肿瘤。但患者持续高热,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用药期间出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及全身骨痛。后经骨扫描、骨髓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癌骨髓转移,予单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1疗程后体温正常。结论乳腺癌骨髓转移早期易被忽视,当有骨痛并突发原因不明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应考虑骨髓转移,骨髓穿刺是简单而有效的确诊手段。

  • 标签: 发热待查 乳腺癌 骨髓转移
  • 简介:目的:应用改进的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探讨食管癌的切除率、根治彻底性、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复发及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之问题.方法:对连续收治的食管癌560例均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右上腹直肌/右胸后外侧/右颈部)三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该手术方法治疗的560例病人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3%,手术切除率99.6%,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71.4%、63.6%和44.7%.结论:改进的三切口手术方法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等重要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淋巴清扫的彻底性及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该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是目前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的临床方法.

  • 标签: 切口 食管癌 并发症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手术方法
  • 简介: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两种,对前者需再手术治疗,而对后者的处理方法则有其独特性,由于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现仅将我院1970年~1996年胃癌术后发生23例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行胃癌根治术65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者23例,占3.5%.男20例,女3例;年龄为30岁~72岁.胃癌20例,贲门癌3例.1.2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B—Ⅰ式3例,B—Ⅱ式或Rouy—Y吻合术17例,近端胃切除3例.1.3临床诊断多在胃肠功能已恢复(肛门已排气),进食3~11天后,突然发生进食困难,呕吐,呕出物以液体和胆汁为主,持续时间为7~40天.上消化道钡餐X线透视发现残胃有液体潴留,钡剂通过吻合口到肠道缓慢,残胃蠕动减弱;胃镜检查无任何机械性梗阻.除外机械性排空障碍.

  • 标签: 胃癌 功能性排空障碍 临床资料 手术 治疗
  • 简介:常规的甲状腺手术体位要求患者肩、背部垫高,头部尽力后仰,使下颏、气管、胸骨接近直线。此体位手术野显露最佳,便于手术操作,但患者可能出现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表现为术中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喉痉挛,

  • 标签: 紊乱综合征 手术体位 脑循环 甲状腺 预防 手术野显露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病区快速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统计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患者饮食情况知晓率、饮食执行正确率、活动情况知晓率、活动情况执行正确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为评价指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改进措施实施后所有评估项目都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患者饮食知晓率、活动情况知晓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在改善后均提高到100%。结论品管圈可持续提高我区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快速康复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背景与目的: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视力下降是术后严重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经蝶垂体瘤术后视力下降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视力下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1例鞍内出血。1例残瘤卒中,1例鞍上出血,1例填塞物过多,1例血管痉挛。治疗后视力均有好转。结论: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患者视力下降是垂体腺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以挽救患者视力。

  • 标签: 垂体瘤 经蝶入路 视力下降
  • 简介:目的:本实验拟将分离纯化得到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al-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S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进行成软骨刺激诱导,并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寻找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的证据,进而判断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3,TGF-β3)、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SMSCs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方法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S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含500ng/mlBMP-2、10ng/mlTGF-β3、10-7MDEX的高糖DMEM培养基进行刺激诱导,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分化过程中其形态学的变化,以RT-PCR检测I、II型胶原及软骨特异性Aggrecan(AGN)的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I、II型胶原的表达,碱性甲苯胺蓝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GAG的表达,证实SMSCs的诱导成软骨作用。结果SMSCs在前述诱导条件下,诱导后14天细胞逐渐由小梭形变为多角形、类软骨细胞样形态,RT-PCR可以检测到I、II型胶原及AGN基因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I、II型胶原、碱性甲苯胺蓝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呈阳性。而未经诱导的SMSCs形态基本保持梭形,基因表达和染色呈阴性,两组间差异显著。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分析SMSCs在软骨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后14天表达I、II型胶原;未经诱导的SMSCs不表达I、II型胶原。说明SMSCs在软骨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后14天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可作为种子细胞在同样的诱导条件下软骨分化。结论SMSCs作为新的MSCs家族成员,显示出与BMSCs相似的多向分化潜能,500ng/mlBMP-2、10ng/mlTGF-β3、10-7MDEX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后14天,SMSCs已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SMSCs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后颅窝和茎突后区广泛c彤侵犯局部晚期鼻咽癌互补分野同期加量照射(SF—SBI)分割剂量的合理设置、设野的优化和应用时机。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局部晚期NPC患者6例,分别采用分割剂量为2.3~2.7Gy/次的不同SF-SBI方案,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加量照射肿瘤靶区(BTV)、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TVnx)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特点差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全组BTV的平均剂量(Dmean)为73.8~76.2Gv,95%处方剂量所包含的靶体积百分数(V99%)为95.8%~99.9%。PTVnx的Dmean为70.3~75。9Gy,V99%为96.0%~99.9%。靶区中不存在大于80Gy的体积。明V1和PTV2的V9分别为98.8%~99.9%和98.9%~99.9%。腩干的50、60Gy所包含的体积百分数(v。v。,和33%体积所受照射的最大剂量(D33)分别为13.2%-46.3%、2.6%~12.8%和23.8~53.9Gy。同侧颞叶的Dmean、D33和v。分别为23.8~32.2Gy、26.4~39.2Gy和19.5%~25.7%。患者A、B、c同侧颞叶的百分体积分别为9.5%、32.2%和28.7%。同侧颞颌关节的Dmean和D。分别为69.1-76.2Gy和62.2-69.8Gy。随访时间3.5~7年。除患者A为部分缓解(PR)外,其余患者均在放疗中或放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局部进展或复发。无1例患者出现脑干放射损伤。采用较大分割剂量(2.4~2.7Gy/次)的患者分别m现了放射性脑病、后组脑神经损伤和严重的张口困难。结论从放疗开始即对BTV和大部分GTV采用2.3Gy/次分割剂量进行照射改进的SF.SBI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以及根据肿瘤实际退缩情况个体化缩小后程放疗射野的优化理论,为局部晚期NPC实施个体化放疗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 标签: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同期加量照射 剂量学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误诊情况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2.7%。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40.9%,Ⅲb~Ⅳ期患者高达81.8%,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常规行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支纤镜、CT或MRI检查等,以减少误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年肺癌的预后。

  • 标签: 肺肿瘤 青年人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