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循证医学强调基于问题的研究,依靠当前可获得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和患者期望进行决策和实践,因此系统、全面地获取最佳证据是循证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1]。在传统的证据分级系统中,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最高级别的证据[2];而在全球范围卫生研究组织或机构普遍认可的GRADE系统中,研究人员强调了“证据体”的概念[3],即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证据的最终呈现形式和载体。系统评价数据的建立将会加快研究人员和证据终端用户查找使用证据的速度,促进循证实践的发展[4]。

  • 标签: 系统评价数据库 临床研究证据 META分析 分级系统 循证医学 研究人员
  • 简介: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的方式,研究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于2012年12月以PubMed数据心血管疾病Mesh主题树下全部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取全部心血管专科杂志,影响因子>1的内科综合杂志和儿科学杂志检索文献,同时将研究分为1966至1980年、1981至1990年、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4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分别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及EndnoteX6提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之后使用SPSS22.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最后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共提取文献50200篇.成功建立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1966至1980年儿童心血管学科以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病因学研究为主,发展方向相对局限,所关注疾病种类较少.1981至1990年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成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学科发展.1991至2010年先天性心脏病整体治疗及保护性策略研究成为核心,并伴随多种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心脏移植等的逐步应用,各个聚类间发展更为平衡,知识更新快速,学科研究所关注疾病种类进一步增多.结论目前儿童心血管学科发展良好,研究热点与时代发展相联系.新型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对于学科发展推动力显著,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网络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儿童心血管学科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儿童心血管学科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可视化
  • 简介:一、现代医学的特征循证医学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依客观根据而定。透明医学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客观根据要展示于病人。人文医学观点指考虑到病人“人格特点”的医学观点。

  • 标签: 人文知识 医师 现代医学 诊断治疗 医学观点 循证医学
  • 简介:小儿便秘临床以实热便秘、虚寒便秘居多。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生活习惯失调,导致运化无力,粪便停滞于大肠。实热便秘治以清热通便,和胃健脾,疏通气机;虚寒便秘治以健脾补气,导滞通络。结合辨证取穴进行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具有取穴少、见效快、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小儿排便困难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便秘 推拿 三字经流派 外治法 经验
  • 简介:目的研究地氟醚对小儿罗溴铵量效关系、肌松时效及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小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予静脉输入异丙酚6~8mg/k-1/min-1;地氟醚组(D组),持续吸入6%地氟醚.用TOF-Guar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Organon)监测神经肌肉功能.分3期进行观察.第1部分每组20例,用异丙酚/地氟醚麻醉维持60min后,用2次给药技术建立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ED90和ED95;第二部分每组10例,用异丙酚/地氟醚麻醉维持60min后静脉注射罗溴铵600μg/kg,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第3部分每组10例,诱导后静脉注射罗溴铵600μg/kg,待T1恢复至5%时吸入地氟醚(D组)或输注异丙酚(P组),同时静脉输注罗溴铵维持T1于5%左右,每15min记录1次罗溴铵输注速率,共4次.结果P组ED50、ED90、ED95分别为188.7μg/kg、316.3μg/kg、366.2μg/kg,D组ED50、ED90、ED95分别为157.4μg/kg、263.9μg/kg、305.5μg/kg,D组均小于P组,P<0.05;P组与D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s±5s、70s±6s,临床肌松时间分别为25min±4min、31min±3min,恢复指数分别为10.0min±1.8min、12.8min±2.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异丙酚/地氟醚麻醉维持30min、45min、60min,D组罗溴铵输注速率均小于P组(P<0.01,P<0.05).结论地氟醚能显著增强罗溴铵的肌松作用,加快其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延长,减小输注速率.

  • 标签: 肌张力过低/药物疗法 维库溴铵 异氟烷
  • 简介: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诊断困难。本文阐述了闫永彬教授从湿温论治小儿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思想理论,衷中参西,另辟蹊径阐明病因病机,灵活运用甘露消毒丹,取其清热利湿解毒之意,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不仅扩大了运用范围,而且创新和发展了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理论体系.

  • 标签: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甘露消毒丹 湿温 病因病机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3月龄以下小婴JLTn巢囊肿的诊治经验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1月经本院治疗的22例产前诊断的卵巢囊肿病例,诊断年龄为产前28~40周,观察发现侧别、胎龄、手术日龄及囊肿大小与患儿卵巢是否缺失情况,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结果22例产前诊断的卵巢囊肿分别于生后4~80d经腹腔镜辅助下行卵巢囊肿切除或剔除手术,其中12例(占54.5%)因卵巢发育不良或扭转而切除。卵巢缺损组患儿囊肿直径大于卵巢正常组患儿,分别为(9.75±4.20)cm、(6.60±1.7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引起患儿卵巢萎缩及扭转坏死的几率较大,囊肿过大易造成卵巢缺损或发育不良。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该病,发现囊肿逐渐增大时应及时手术。

  • 标签: 卵巢囊肿 新生儿 胎儿 腹腔镜技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增液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口服中药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2/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疗效确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便秘/中医药疗法 推拿/治疗应用 王雪峰 名医经验 外治法 儿童
  • 简介:小儿暑季发热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种疾病,病因多与小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有关,该病具有发病季节明显、病势缠绵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赵坤教授认为此病属中医“湿温病”范畴,指出病因有多为外因、内因及内外因相合;其中脾胃为病变之中心,气遏湿阻为病机之关键治疗上:调理脾胃气机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结合病位之浅深、湿热之轻重、正邪之强弱而选方用药,临证多能应手获效.

  • 标签: 发热 湿温病 暑湿 儿童
  • 简介:便秘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冯晓纯教授认为阳明腑气不通乃小儿便秘的主要病机。小儿饮食不节,乳食停滞肠胃成积,积滞不运,传导失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移于大肠,大肠传导失常。则出现便秘。从肺论治,临证采用清肺导滞之法,内外治合用.重视调理饮食习惯以及日常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便秘 名医经验 冯晓纯 从肺论治 儿童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搭建人源性抗体制备的技术平台,解决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的不足,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有效途径。方法从5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PCR扩增轻链和重链Fd段(即重链的可变区和第一恒定区)基因,并将扩增的轻链和重链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x噬粒载体,电转化XL1-Blue大肠杆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07超感染后构建成Fab段噬菌体抗体。对此抗体双酶切进行鉴定,并用呼吸道合胞病毒颗粒作抗原进行初步筛选。结果经过重轻链基因的重组,成功构建一免疫噬菌体抗体基因,共有2.08×10^7个不同的克隆菌,其中70%的克隆均含有轻链和重链Fd基因。因此,所构建的噬菌体抗体的库容量为1.46×10^7,经过滴定,原始抗体的滴度为1.06×10^12pfu/mL。经初步筛选,抗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结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构建了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为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亦将有益于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 标签: 抗体库 噬菌体展示技术 FAB抗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 简介:便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反复发生.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葛湄菲主任医师治疗便秘经验丰富,认为脾不足是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便秘发生的病理基础;而时下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便秘发生的诱发因素。其善用增液汤增液润燥,治疗小儿燥热内结,伤津耗液之便秘。

  • 标签: 便秘/中医药疗法 增液汤/治疗应用 葛湄菲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对儿童哮喘的作用.方法将哮喘患儿分为规范治疗组和非规范治疗组(对照组),对规范治疗组进行哮喘知识教育,按GINA方案吸入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作发作时的处理,未进行系统教育及吸入激素,两组均记录病情变化、峰流速(PEF)、急诊次数.结果经半年随访,规范治疗组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7%(P<0.05);规范治疗组PEF值为(251±44)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217±36)L/min(P<0.01);规范治疗组急诊就诊次数为(2.0±1.0)次,显著低于对照组(3.3±1.2)次(P<0.01).结论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的病情.

  • 标签: 哮喘 儿童 哮喘知识教育 吸入激素 哮喘治疗
  • 简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赵坤教授认为,本病多为阳虚为本、痰瘀为标之本虚标实证;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初期,首倡先期论治;中期,化痰祛瘀为法;后期,扶阳固本为要,临证多能验效.

  • 标签: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 扶阳固本 儿童
  • 简介:小儿反复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石效平教授自拟“小儿止咳方”结合三拗汤、止嗽散、苏葶丸、泻白散、三子养亲汤等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风等功效。石教授认为,治疗小儿咳嗽,咳嗽初期注重宣肺,中期加强祛痰祛风,久病久咳则注重健脾养阴。这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值得学习。

  • 标签: 咳嗽 小儿止咳方/治疗应用 石效平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2008年6月至2016年1月,我们应用改良Nuss手术治疗3例先心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4.5和9岁,体重12—21kg。3例中,2例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手术后。畸形为对称性。CT检查Hailer指数5.5±1.5。手术均经剑突下小切口辅助、经原切口完成。结果3例均成功实施胸骨和心脏分离、Nuss钢板置入手术(均置入l根钢板),矫形效果优良。矫形外观与原发性漏斗胸初次Nuss手术相比效果稍差。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3d。2例随访无钢板移位,术后复查CT、心电图正常;1例术后合并皮下气肿,为胸骨后气体顺钢板溢出所致,3d后自行吸收。2例钢板拆除,钢板分别固定24和28个月,胸廓外形保持良好。结论改良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继发性漏斗胸安全可行,手术中随着局部解剖改变随时调整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病/先天性 手术后并发症 漏斗胸 微创性 NUSS手术
  • 简介:李显春主任医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常为寒热错杂,虚实交接,主要病机为风、热、痰三邪犯肺,伤肺,或阻肺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饮食积滞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李主任根据这一病机特点,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精选方药,组成止咳二号方,该方在治疗上脾肺两治,突出消积导滞,清热化痰。经临床广泛应用,疗效甚佳。

  • 标签: 咳嗽/中医药疗法 止咳二号/治疗应用 李显春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常克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心火上炎表现者从心有余立论,认为心火上炎也是当前小儿多动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以心火上炎为主者治以清心泻火,凉营养血,方用玉女心经汤;治疗多动症者需谨记“衰其大半而止”;此法标新立异,使本病辨证更详细,治疗更明确,在临床上获得颇多好评,为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多动症 心火上炎 儿童
  • 简介:洪丽君主任治疗小儿疾病经验颇丰,尤其是在应用中药直肠推入保留灌肠方面的经验丰富,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疗效,不仅解决了中药内服口感差,小儿依从性差的问题,还提高了部分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灌肠/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洪丽君 名医经验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