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足月高危儿治疗经验。方法:对2年昌乐中医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治的94例()足月高危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高危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按所诊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足月高危儿临床症状、体征可不典型,辅助检查也可表现不明显,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危儿 临床症状 体征 治疗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输卵管残妊娠的病因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例输卵管妊娠术后输卵管残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妊娠占同期再次异位妊娠的5.49%(5/91)。患者年龄24~33岁,停经时间33~47d,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中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见妊娠组织着床于患侧输卵管间质部;1例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随访血hCG均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输卵管妊娠应行全输卵管切除,并注意缝合结扎,避免残留输卵管再次妊娠。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 重复性异位妊娠 输卵管残端妊娠
  • 简介:病例1:患者,女,28岁,G0P0,末次月经:2005年1月2日,因“停经50天,下腹痛7天,阴道流血3天”于2005年2月22日入院。患者停经后无早孕反应,人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阵发性胀痛,能忍受。入院前3天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 标签: 异位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国城市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红外光乳腺诊断是利用血红蛋白对红外光有明显示的选择性吸收作用特点,对人体无损害,无副作用,各年龄段的妇女都适用,并可反复检查,广泛用于乳腺癌普查。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我院采用红外线扫描配合仔细的手法触诊来综合判断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门诊乳腺疾病患者中采用上述检查,3058例患者筛出可疑乳腺癌75例,

  • 标签: 近红外扫描 手法触诊 乳腺癌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掌握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布特征,探索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出生缺陷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5~2009年南宁市各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x~2=250.245P=0.000〈0.05)平均发生率为15.81‰;出生缺陷前6位类型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症、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足内(外)翻、总唇腭裂、外耳畸形;城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20.04‰,显著高于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13.51‰);缺陷儿产母年龄大于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23.36‰);缺陷儿中男婴发生率为16.83‰明显高于女婴13.76‰;双胎出生缺陷儿发生率90.89‰显著高于单胎出生的缺陷儿15.16‰;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逐年增多2009年为46.01%。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即加强婚检宣教、做好孕前保健、孕早期保健,二级预防即全面产前筛查与高危孕妇的产前诊断,三级预防即新生儿体检、疾病筛查等,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国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发生率 监测 干预措施
  • 简介:一、病例报告患者29岁,孕1产1,妊娠41周,因“规律腹痛1h伴阴道流血250ml”考虑“①胎儿窘迫?②胎盘早剥?③妊娠41周临产”于2016年5月2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中见:子宫足月孕大小,下段形成可,血性羊水约100m1,吸尽羊水后顺娩一女婴,体重2650g,胎盘自然剥离,查看胎盘边缘见新鲜压挤,子宫收缩好,子宫表面未见明显蓝紫色。术后2d出院.

  • 标签: 骶骨骨折 自发性 产后 胎盘早剥 急诊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锁骨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分别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Lazzca-no标准,锁骨钩钢板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优于克氏针组的25%。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克氏针。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克氏针 锁骨骨折
  • 简介: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腰椎骨折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20例患有腰椎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包括心理护理、褥疮护理、体位护理、功能训练等在内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都非常理想,恢复情况良好,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腰椎骨折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手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避免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手术 腰椎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3例,其中伸直型36型,屈曲型7例。结果: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感染及神经损伤,43例全部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Flynn评定标准,优31例,良10例,一般2例,优良率95.3%(41/43)。结论: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是治疗儿童肱骨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内外侧联合切口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以前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40例,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调查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结果:患儿均治愈出院,早产儿视网膜均未无病变出现。结论: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虽本次研究中患儿无与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但因国际上对此存在争议,故原则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不益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

  • 标签: 高压氧 早产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单发或多发骨折先用钢丝做颌间固定再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后的咬关系、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及伤口愈合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8例患者手术伤口一期愈合,32例术后面形及咬合关系均恢复达到满意,6例经颌间牵引、调颌术后一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咬颌,术后张口度≥37mm,全部病例3个月后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对颞颌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愈合良好等优点,是一种优于传统颌面骨折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术 小型钛板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时策。方法:循证护理应用于颈椎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肿胀、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窒息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42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窒息,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无压疮发生。结论:对颈椎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椎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前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5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不接受康复训练护理,仅对其进行简单的常规护理。结果:患者经过90天的治疗后,经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手臂功能的恢复程度不同,实验组经过康复训练护理后的前臂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也要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护理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比较小。

  • 标签: 尺桡骨双骨折 康复训练护理 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与DR平片检查在髋臼骨折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16层螺旋CT以及三维重建和DR检查的髋臼骨折病人资料。结果:16层螺旋层CT以及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骨折、移位、范围都较DR清晰。结论:16层螺旋CT对骨折分型和关节腔内碎片发现率要高于DR,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多方位的显示骨折具体情况。

  • 标签: 髋臼骨折 16层螺旋CT 重建 数字X线摄影
  • 简介:目的: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外固定架 严重软组织损伤 小腿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