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自2007年创刊以来,广大编委、作者和编辑部共同努力下,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不断提高,且于2008年初先后被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三大数据收录。

  • 标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华医学会 电子版 乳腺病 收录 国内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结果阳性来本院就诊4H例孕妇,其中11例为双胎妊娠,知情同意原则下行介人性手术,采集羊水或脐血标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①471例NIPT阳性孕妇中,其中21-三体232例,18-三体83例,13-三体45例,性染色体异常7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34例;通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21、18、13及性染色体NIPT假阳性率分别为7.3%、25.3%、51.1%和51.9%;其他染色体NIPT假阳性率为91.2%。②81例核型分析正常胎儿进一步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发现4例存在异常,阳性率4.9%。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具有较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该技术尚存在一定假阳性率,因此NIPT提示高风险孕妇仍需进一步行有创产前诊断来进行确诊。

  • 标签: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无创产前检测 假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对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2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其HPV分型检测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做出分析结果227例宫颈Ascus患者中CIN(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29.96%,其中高级别的CIN发生率为13.22%,阴道镜下拟诊为CIN114例占50.22%(114/227),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符31例,两者符合率为27.19%(31/114),阴道镜下拟诊CIN2和CIN3共25例,与组织病理结果相符8例,符合率32.00%;HPV阳性组和阴性组CIN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5.37%(58/164)和15.87%(10/63)。结论宫颈细胞学结果Ascus患者应引起重视,结合宫颈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CIN检出率。

  • 标签: 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 宫颈上皮内瘤变 细胞学检查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本科室双胎妊娠产前诊断结果,以探讨双胎产前诊断安全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174例双胎妊娠孕妇资料,分析其产前诊断指征、结果及结局。结果①总共对283个胎儿取样,共检出29个异常,异常检出率10.2%(29/283)。其中胎儿预后不良异常15个,异常率5.3%(15/283)。②绒穿组/羊穿组/脐穿组术后2周内流产率分别为0.0%(0/7)、1.3%(2/149)、0.0%(0/18);双胎总流产率分别为14.3%(1/7)、3.4%(5/149)、0.0%(0/18)。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发现胎儿异常,对于符合产前诊断指征双胎孕妇,告知相关手术风险后仍需建议孕妇行相关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杏。

  • 标签: 双胎 产前诊断
  • 简介: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目标是减少产胎儿窒息发生,防止中度和重度胎儿窒息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产胎心减速类型包括: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可变减速及延长减速。正确判断和识别产胎心减速类型和临床意义,掌握正确处理方法,对减少新生儿抽搐、窒息、脑瘫或产胎儿死亡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又可减少过度干预。

  • 标签: 产时胎儿电子监护 胎心减速 产时处理
  • 简介: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监护手段,能够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fetalheartrate,FHR)动态变化,也可以了解胎心率与胎动或者宫缩之间关系,从而评判胎儿宫内状况。EFM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结果实时,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仍存在假阳性率高,增加临床不必要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EFM结果判定存在人工判读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等诸多弊病。本文旨在介绍各国有关EFM指南,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胎监结果判读及处理

  • 标签: 胎儿 电子监护 指南
  • 简介: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第一大疾病,因而乳腺癌早期发现和诊断对及时治疗和保证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光学功能成像技术是乳腺肿瘤常用检查手段之一,对肿瘤良恶性能做出较准确诊断。在过去几十年中,光纤、光源、探测器、影像及计算机控制仪器发展,对光学定量技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用起到了史无前例促进作用。乳腺疾病检测、诊断和监测上,

  • 标签: 光学功能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胎儿各系统异常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异常,2周内经产前磁共振检查,根据超声与磁共振影像结果用差异性及一致性,分为MRI符合超声诊断、部分符合、补充信息及更正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16例单胎中共有234处异常,总体符合率61.53%(144/234),部分符合率7.27%(17/234),补充信息率17.09%(40/234),更正信息率14.10%(33/234)。结论胎儿MRI与产前超声作为产前筛查胎儿出生缺陷互补影像学检查,当超声筛查受限不利因素或诊断不明确,尤其中枢神经系统、唇腭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异常可酌情选择MRI评估胎儿病情,为产前咨询和管理以及外科医生手术评估提供依据,最大化减少出生缺陷及改善优生优育。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产前超声 胎儿发育异常
  • 简介:<正>国际妇产超声协会中国地区教育项目"超声与磁共振胎儿医学上临床应用"于4月7~9日湖北武汉召开。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以往一直以其各自特点应用于胎儿疾病产前诊断,本次会议分别介绍两种技术针对于胎儿各系统诊断特色,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两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吸引了广大业内人士浓厚兴趣。胎儿骨骼畸形种类繁多,已发现就有50余种,有些属致死性畸形。超声对某些骨骼发育畸形可早期作出确切形态学诊断,减少畸形儿和重残障儿娩出、提高优生水平和防范医疗风险方面起着重

  • 标签: 胎儿医学 超声诊断 中国地区 核磁共振技术 胎儿疾病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辅助放化疗直肠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位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手段,同时服用卡培他滨,分两次服用两个疗程,一边化疗一边采用体外放疗形式,依此进行分析辅助放化疗与预后这两者之间关系。结果:84.4%患者肿瘤各个时期内降级,并且与肛门边缘距离增加,全部患者实现了保肛。另外,36例患者肛门括约肌无任何不良症状。术后1.5年生存率达到86.7%。在生存患者当中,手术后生存时期为平均生存期为40.9个月。结论:直肠癌中使用新辅助放化疗手段能够大幅度使得肿瘤分期降级、减少局部复发比率、提高保肛率和生存率。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 简介:目的:为确保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把影响结果各个因素分析出来。方法:把我院门诊上同一个病人进行跟踪,把他置于不同条件下面的送检标本进行生化结果分析结果:如果输液时间不同、或者溶血时间没同、或者浑浊、或者时间不同,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血液检验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天宜乳腺医院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135例乳腺导管内病变(含116例DIN)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依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和乳腺影像学特征及多普勒血流对病变进行BI-RADS-US分类.BI-RADS-US3~4类且病理诊断为DIN者判为阳性,而非DIN者判为假阳性;BI-RADS-US1~2类且病理诊断为DIN者判为假阴性,而非DIN者判为阴性.由此计算BI-RADS-US诊断DIN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在DIN患者中:普通型导管增生(UDH)35例,其中20例(57.14%,20/35)超声表现为乳腺呈片状回声增强或低回声结节,BI-RADS-US2类;平坦型上皮异形(FED)4例,以及导管上皮非典型性增生(ADH)50例,其中37例(68.52%,37/54)超声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乳头状突起性病变或腺体局部增厚伴低回声结节,病灶以Ⅰ级血流信号为主,BI-RADS-US3~4a类;导管原位癌(DCIS)27例,其中19例(70.37%,19/27)超声表现为乳腺导管不规则增宽,管壁增厚伴管腔内簇状微钙化,或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或聚集分布小囊区,病灶以Ⅱ级血流信号为主,BI-RADS-US4类.BI-RADS-US3~4类诊断乳腺DIN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结论BI-RADS-US对DI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B超乳腺疾病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怀疑为乳腺占位疾病患者分别采用B超和钼靶X线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使用B超对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肿诊断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均P〈0.05);乳腺增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且对人体无放射伤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超 乳腺疾病 钼钯X线
  • 简介:很多女性在外边吃饭,邵会遇到有人指着一盘猪蹄殷勤地对同桌女性说:“女孩子多吃点好,能美容。”因为很多人部知道猪蹄里含有一种叫胶原蛋白物质,而胶原蛋白正是时下最热门美容新名词。从外用化妆品,到口服胶囊,再到整形美容填充材料,无处不见它身影。胶原蛋白究竟是什么?它美容秘密又是什么?

  • 标签: 整形美容 猪蹄 胶原蛋白 填充材料 女孩子 化妆品
  • 简介:<正>本文发表2011年《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杂志上。2002~2008年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共有1025例孕周≥20周死亡胎儿接受了大规模随机诊断测试。研究结果显示,Kleihauer-Betke测试、尸检、胎盘检查、细胞遗传学分析异常率分别为11.9%(95%CI,9.8~14.2)、51.5%(95%CI,47.4~55.2)、89.2%(95%CI,87.2~91.1)和11.9%

  • 标签: 细胞遗传学分析 胎儿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 异常率 诊断测试 胎盘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产前诊断应用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西京医院妇产科做羊水穿刺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现因无创阳性做羊水穿刺孕妇84例,用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并对两者不一致结果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无创DNA84例阳性结果中21-三体48例,经羊水穿刺后确认为假阳性有2例;18-三体11例,经羊水穿刺后确认为假阳性3例;13-三体4例,经羊水穿刺验证2例为假阳性;性染色体异常21例,经验证6例假阳性。结论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对21-三体检测准确率达95.8%,18-三体准确率73%,性染色体检出准确率71%,13-三体准确率50%。无创DNA是产前筛查21-三体有效方法,对其他染色体异常检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检测技术。

  • 标签: 无创DNA产前检测 异常结果 核型分析 FISH
  • 简介:<正>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参考文献正文中首次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注明,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一般不超过15篇。各条项目之间符号(","和"."等)必须按要求使用(见下面的例子),三个以上作者保留3位再加",等"(中文文献)或",

  • 标签: 参考文献格式 著录规则 顺序编码制 中文文献 顺序排列 角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