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很多消费者都有对美白的需求,但是市场上信息很乱,每一家都说自己的是最新科技,美白效果最好,但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 标签: 美白效果 皮肤 消费者
  • 简介:目的: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0年8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患儿40例,其中,男患儿14例,女患儿26例。年龄在2~14岁,平均年龄10.5岁。体重9~42kg,平均体重32.5kg。经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介入治疗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患儿介入封堵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40min,术后3~7d出院,出院前对患儿进行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患儿有明显改善。封堵器位置准确安全,无并发症以及残余分流发生。结论:对小儿房间隔缺损及时确诊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脸色不好看象征着身体有问题,能够拥有光洁无瑕的脸蛋是很难的,其实每个人的脸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小小的瑕疵,而这些不容易注意到的瑕疵,都显示着身体可能有些小毛病,或是你的饮食出了问题。

  • 标签: 脸部皮肤 脸色不好 小毛病 身体 瑕疵
  • 简介:我们的皮肤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的,表皮层在外,真皮层在内。当皮肤泡在水里很长时间时,表皮层会因为吸水而体积膨胀,而真皮层不容易吸水,因此两者之间就会出现体积的差异。由于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十分紧密,这种体积的差异就表现为褶皱了。手和脚的表皮层最厚,因此这种褶皱现象最明显。

  • 标签: 皮肤 体积膨胀 表皮层 真皮层
  • 简介: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在临床实践中,因皮肤疾患要求治疗者占人口的20%。因此,掌握皮肤的功能,了解皮肤病的病因与防治等知识,对做好皮肤病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出发,对常见皮肤病如银屑病和湿疹进行了列举,分析其发病原因及诱发机制,深入探索特殊的护理方法,旨在为临床中的皮肤病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 标签: 诱发机制 银屑病 湿疹 护理体会 自制恒温架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少见的皮肤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DFSP常发生在躯干、四肢,其次是头颈部,其发生于乳腺皮肤的比较罕见[1-2]。同时,DFSP临床常表现为突出于体表的结节状软组织肿物,一般能较早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影像学报道相对较少。为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现将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的1例乳腺DFSP报道如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于2015年1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偶有胀痛不适,并于2015年10月以“左乳房肿物”收住天津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

  • 标签: 乳腺 皮肤肿瘤 皮肤纤维肉瘤 磁共振波谱学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不明,发病年龄为20~40岁,男性略多见,好发于躯干和下肢皮肤[1]。其发生于乳腺皮肤时,临床容易误诊。现将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 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臀部糜烂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臀部糜烂创面全部愈合,创面愈合时间为3~10d,平均7d,均达到愈合。结论: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臀部糜烂时应加强抗感染、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护理。

  • 标签: 臀部 糜烂
  • 简介:目的:对密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下肢开放性创伤治疗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下肢开放性创伤行VSD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6例行VSD术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心地观察与护理是创面引流顺利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闭式负压引流 开放性创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骨治疗兔桡骨骨缺损疗效的实验研究。方法:将1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同种异体骨供体,28只作为实验受体。按美国组织库标准制备同种异体骨。将受体实验动物双侧桡骨中段切除10mm,制成骨缺损模型。受体实验动物右侧桡骨骨缺损内植入自体髂骨骨粒(对照组);左侧取等量同种异体骨粒同法植入(实验组)。于术后2、4、8、12周,对骨缺损修复组织内OPG蛋白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术后12周,检测两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结果:术后两组未见感染现象发生。术后2、4周实验组OPG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两组OPG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两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骨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骨性愈合过程与自体骨移植相似,并且来源广泛,能够避免因自体骨移植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可以成为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材料。

  • 标签: 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再造乳房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对9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皮肤皮下乳腺组织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yocutaneousflap,TRAM)、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dorsimyocutaneousflap,LDM)联合或不联合假体、单纯乳房假体植入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带蒂TRAM再造47例,LDM再造共42例(其中联合假体28例),单纯乳房假体植入5例。4例出现轻微术后并发症(4.25%)。经过3~67个月随访,局部区域复发率为0,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97.87%。结论合理选择病例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是安全可靠的,切口隐蔽并能够保留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从而获得最佳美容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保留皮肤乳房切除术 乳房再造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14例SSSS。结果:14例患者临床治愈(体温正常、皮疹脱屑消失)。结论:早期诊断SSSS是关键,经过局部护理及抗生素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弥漫性红斑 触痛 口角放射状皲裂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体会。方法:摘取我科近年来收治的8例此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治疗措施和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结果:本组8例患者包括4例顽固性瘙痒和4例中度瘙痒,在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下均能得到有效治疗,7例患者症状消失,1例顽固性瘙痒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反应。结论:对于尿毒症导致皮肤瘙痒的患者除了需要合理的灌注和透析治疗外,还应当以精心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瘙痒症状,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 标签: 血液透析 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反取皮植皮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10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将撕脱失活的皮瓣取下,修剪处理后,削切成中厚层皮瓣,再原位贴敷缝合在创面上,碎纱布打包包扎压迫植皮创面上,弹力绷带包扎。选择我院往年10例常规取皮植皮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例面积较小、皮瓣条件好的患者成活面积为100%,5例患者成活面积为68%~92%,二次自体取皮植皮术痊愈出院。结论: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反取皮中厚层皮瓣植皮术效果满意,同时也能为二次手术打下良好基础。彻底清创、止血、处理好皮瓣是提高植皮成活率、降低感染率及坏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皮肤撕脱伤 反取皮植皮术 撕脱皮瓣 创面渗液
  • 简介:目的探讨改善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本科对12例年龄为34~55岁(平均39岁)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病灶局部扩大切除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整形。然后对乳腺组织切除量、乳房的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乳腺组织切除量为110~215g(平均150g)。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3例,良好6例,尚可3例,无外形差的病例。术后所有患者对乳房形态均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即刻修补乳房缺损,是改善保乳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一个好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整形 背阔肌肌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