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人的心理世界神秘莫测,婴幼儿的心理更是玄机难解,只有几个月的婴儿对母婴关系的心灵感应能力让人惊叹不己。

  • 标签: 母婴关系 心灵感应 婴幼儿 心理学
  • 作者: 翁静妮,黄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2
  • 出处:《生儿育女》2022年第18期
  • 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 简介:产妇产后康复包含很多方面,如子宫、阴道等方面的恢复。产后康复的目的就是帮助产妇找到更好的方法恢复身体,不仅可以帮助产妇促进生殖器官恢复,也可以恢复产妇身体松弛部位的紧张度以及弹性,如腹部、盆底、阴道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患妇科病的概率,从而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什么是产后康复、产后女性盆底组织的康复、产后女性阴道的康复、产后女性的饮食指导以及产后女性的个人卫生指导,让产妇更好的了解产后康复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方法。1什么是产后康复

  • 标签: 产妇;产后康复
  • 简介:尿流率是泌尿科术语,是指单位时间内自尿道外口排出体外的尿量,即尿流速度。但尿流率是否正常不但取决于尿流速度,一次排尿所记录的尿流率变化曲线的形态也可受到各种因素或病因的影响发生特殊改变。尿流率的参数和形态不但取决于尿道阻力,也与膀胱逼尿肌功能有关,

  • 标签: 尿流率 抗尿失禁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乳腺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防治乳腺疾病的意义。方法以自愿原则,对参加本院宫颈癌筛查项目中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458例(子宫肌瘤组)和子宫正常者498例(对照组),进行乳腺的物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采用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判读结果,用SPSS15.0软件包对两组资料的患病率比较进行x^2检验,乳腺病变分级结果进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4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中,乳腺病患者117例,患病率为25.55%(117/458),而498例子宫正常的人群中,有乳腺肿块者55例,患病率为11.04%(55/49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4.01,P=0.000)。两组BI-RADS判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4,P=0.000)。子宫肌瘤患者合并乳腺疾病者以30~49岁居多,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9,P=0.001)。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定期检查乳腺对早发现、早诊治更多的乳腺良性或恶性疾病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 乳腺疾病
  • 简介:脐带是孕期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当脐带发生异常时,将影响脐带的血液输送,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甚至死亡。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的优势,能反复、直观地了解脐带的形态、分布,通过不同的扫查角度对脐带进行观察。脐动脉的超声多普勒检测,还可反映出胎儿、胎盘循环的情况,所以超声可以在孕期监测胎儿脐带,及时发现异常,为临床医生及孕妇提供意见,实施计划分娩,防止分娩意外。

  • 标签: 胎儿脐带异常 超声监测 临床意义 超声多普勒检测 胎儿宫内窘迫 宫内发育迟缓
  • 简介:目的通过宫颈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探讨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伴有DNA倍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在夷陵地区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35例农村妇女的宫颈细胞学、病理学及DNA倍体分析资料进行分析。将宫颈脱落细胞制成两张玻片,一张巴氏染色行TBS诊断,另一张Feulgen染色行DNA倍体分析。结果在635例宫颈细胞学标本中,正常细胞学418例,ASCUS145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1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9例,高度鳞状上皮病变26例,其中伴DNA倍体异常(非整倍体细胞)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11/418)、22.8%(33/145)、76.5%(13/17)、89.7%(26/29)和96.2%(25/26)。在阴道镜下活检的145例ASCUS患者中,伴DNA倍体异常者33例,其中10例(30.3%)为CIN2及以上病变;DNA倍体正常者112例,其中9例(8.0%)为CIN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例ASC-H患者中,13例(76.5%)DNA倍体异常者均检出CIN2及以上病变;4例DNA倍体正常者检出1例CIN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CUS、ASC-H伴有DNA倍体异常患者检出CIN2及以上病变风险增高。

  • 标签: DNA倍体 图像分析 宫颈癌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 简介:一、ASCUS的概念1988年美国国际癌症协会在马利兰的Bethesda举行会议,提出了TBS(theBethesdasystem)分类法,从而出现了ASCUS(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概念[1].1991年美国国际癌症协会再次开会评价了TBS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完整的诊断标准和标本质量描述法,并强调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在CIN(cervicalintraepithelia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中的重要性[2].

  • 标签: 临床意义处理 宫颈细胞学 细胞学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外阴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EGF的表达与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正常外阴组织、低级别VINs、高级别VINs、外阴癌中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8.2%(2/11)、82.8%(9/11)、100%(60/60),P〈0.05。在高、中、低分化的浸润性外阴癌中,EGF的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2%、42.7%、47.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0.2%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9.8%。结论:EGF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外阴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为外阴癌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癌
  • 简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的感染人类下生殖道的DNA病毒。在世界范围内,HPV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尤其性活跃女性,大约12%左右,这是一个正值生育年龄的庞大群体。另外,随着人们对HPV相关疾病的深入认识和HPV疫苗的使用,HPV感染与生育的关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些研究从HPV对精液参数、辅助生殖技术(ART)及妊娠结局入手,发现HPV感染可能与低生育力及ART结局存在关系[1-2]。本文就此进行介绍。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人类生育 HPV疫苗 HPV感染 辅助生殖技术 DNA病毒
  • 简介: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根据尿失禁相关指南推荐,中重度SUI患者目前首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术前对患者的充分评估及对治疗效果的预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残余尿(post-voidingresidual,PVR)是需要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导尿法、超声测量法或尿动力学检查进行测量,术前PVR的量界定在100mL内较妥,术前的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并预测治疗效果,使医生能充分了解膀胱功能及尿路是否梗阻,而术后PVR测量可以及时反映尿潴留问题并帮助尽早解决。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残余尿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gulatedindevelopmentandDNAdamageresponses1,REDD1)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早孕绒毛组织(6~10周)、中孕(24~28周)及足月晚孕(38~39周)胎盘组织各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Westernblot杂交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REDD1mRNA及蛋白在不同孕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EDD1蛋白表达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随着孕周增加,REDD1在mRNA及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REDD1可能早期参与了滋养细胞侵袭的过程。

  • 标签: REDD1 胎盘 mRNA 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42例、CIN320例、宫颈鳞癌组SCC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病变 HPV多重感染 HPV亚型
  • 简介:乳腺癌已被证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发展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播散和转移,血液中检测出肿瘤细胞即是重要证据.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即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提示存在肿瘤微转移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远处转移.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证实.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对乳腺癌患者的CTCs检测方法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临床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凝血功能在妊娠晚期监测胎盘早剥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规律性宫缩,无阴道流血,无胎心异常,而仅发现凝血功能异常,随后因其他产科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早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10分;7例规律性宫缩,人工破膜发现血性羊水,伴有胎心异常,且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紧急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早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10分;5例规律性宫缩,无阴道流血,未重视凝血功能异常,随后发生胎死宫内3例,另外2例产后因重度窒息转新生儿科治疗;4例因强直宫缩,伴有血性羊水及胎心异常,紧急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早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9分;结论:凝血功能检查在妊娠晚期监测胎盘旱剥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凝血功能 胎盘早剥 意义
  • 简介: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IUGR)与围生期发病率、病死率显著相关。研究发现临床常用的脐动脉(umbilicalartery,UA)多普勒指标不能有效地检出迟发型IUGR胎儿(即妊娠晚期方诊断为IUGR的胎儿)。这类胎儿围生期不良预后的风险可明显高于正常胎龄儿,尤其神经系统发育欠佳,甚至影响幼儿期神经行为发育。许多研究已提出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多普勒指标对于诊断迟发型IUGR具有重要意义,如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iddlecerebralarterypulsatilityindex,MCA-PI)、脑-脐动脉搏动指数比(cerebral-umbilicalpulsatilityratio,CPR)、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middlecerebralarterypeaksystolicvelocity,MCA-PSV)。近年来某些MCA指标的诊断价值逐渐受到质疑,而一些新指标或许能弥补该不足,如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多普勒指标、脐静脉(umbilicalvein,UV)多普勒指标。本文就多普勒超声诊断迟发型宫内发育迟缓的意义及新的诊断指标进行综述,期望找到能更敏感、更有效地诊断迟发型IUGR的方法,从而降低胎儿围生期不良预后风险。

  • 标签: 宫内发育迟缓 多普勒超声 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椎动脉
  • 简介: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Bl(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l,TGF—B1)和Smad4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IA2-ⅡA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carcinomaofthecervix,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Smad4在35例CIN、50例SCC、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肿瘤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GF—β1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SCC组织中表达强度渐增加,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F—p1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SCC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Smad4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SCC组织中表达强度渐减弱,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mad4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SCC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GF—p1和Smad4在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Smad4蛋白可能在SCC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们的表达与SCC病理分级有关,有望作为判断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 标签: TGF—β1 SMAD 4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心理压力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孕期保健的388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早孕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量表得分差异,分析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14份,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回收率98.83%,观察组孕妇的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子代健康、孕次、孕期症状、工作压力、低孕周是造成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心理压力水平是引起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担心子代健康和工作压力。

  • 标签: 自然流产 妊娠期 心理压力
  • 简介: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维生素D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促进凋亡的作用早被发现。而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除介导维生素D的生物学作用以外,其基因碱基点突变导致的VDR蛋白质表达水平、功能以及细胞内外被修饰因素相互作用的改变,使肿瘤的易感性得以产生。VDR基因的这种结构变异(variant)或称多态性(polymorphism)将改变维生素D的正常作用路径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本文就此综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乳腺癌 RECEPTOR VDR基因 肿瘤细胞 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