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泌尿结石的病因诊断及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妊娠合并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实施住院治疗。其中,15例给予解痉、止痛、抗感染等治疗,同时辅以饮水、体位引流等处理;3例孕妇给予局麻下留置双J管治疗,更换频率为2月/次,至产妇分娩后,再给予微创碎石术治疗。产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均未见复发症出现,临床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通过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防治妊娠中晚期增大右旋的子宫压迫右侧输尿管而导致泌尿结石症。

  • 标签: 妊娠 泌尿系结石 预防 治疗
  • 简介: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急性腹泻是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仍然有超过万的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腹泻,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标签: 小儿腹泻 治疗
  • 简介:通过检测母血循环中的胎儿细胞产前诊断胎儿基因和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胎儿细胞的富集技术和高灵敏度的单细胞分析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胎儿细胞的富集主要利用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和抗血红蛋白抗体进行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或磁珠细胞分选。另外,还有基于植物血凝素的方法和自显影分析分选富集胎儿细胞。富集到的胎儿细胞可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引物原位标记等分析。本文重点讨论胎儿细胞富集方法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诊断 胎儿细胞 有核红细胞 母血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形态学低评分胚胎体外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正常受精的D3低形态学评分胚胎并将其移入囊胚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直至囊胚形成同时给予分级,随后分析囊胚形成与年龄、卵裂球数量、碎片率、受精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卵裂球数≥6个组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卵裂球数〈6个组;碎片率〈25%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碎片率≥25%组。结论形态学低评分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胚胎碎片率以及卵裂球数会影响其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优质囊胚形成。

  • 标签: 形态学低评分 胚胎 囊胚形成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包括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后821例临床妊娠中38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F-ET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4.6%,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HP)的发生率0.6%.异位妊娠组取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性疾病(PID)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胚胎移植后妇女激素水平可能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但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和微创性治疗,减少异位妊娠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
  • 简介:小儿腹泻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在儿科的各种疾病中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在我国的小儿疾病中占据第二位,是仅次于肺炎、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多发病。如何有效、快速的治愈小儿腹泻是每个儿科医生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儿科中遇到的困难所在。下文对目前我国临床上各种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做以综述,目的在于能够为临床治疗给予一定的参考依据,更加高效地给儿科用药做好指导。

  • 标签: 小儿腹泻 临床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患儿的发热情况,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72例烧伤后发热的患儿的发热情况进行观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所有发热患儿由于及时用药及物理降温,护理措施得当,均能及时退热,避免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及家长满意,医务人员满意。

  • 标签: 烧伤 发热 护理
  • 简介:目的:针对小儿脑外伤临床资料,对其急救的措施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脑伤患者,采取合理急救及综合治疗,并记录在案。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40例痊愈,62例好转出院,植物性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与综合治疗对小儿脑外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脑外伤 临床急救 综合治疗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医疗安全以减少儿科医疗纠纷。方法:详细分析本科病儿医疗纠纷和死亡病例的医疗缺陷,对我科2005年1月至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最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疾病包括颅内出血、过敏性休克,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结论:早期筛选高危病儿的临床措施能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疾病的识别能力,执行儿科安全医疗模式,加强医患沟通能显著减少严重医疗纠纷。

  • 标签: 医疗安全 危重疾病 筛选 纠纷防范 医患沟通
  • 简介:为适应学科的发展,循证护理逐渐成为我国各个学科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趋势。而生殖医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循证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循证护理的概念,分析循证护理在IVF-ET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展望。

  • 标签: 询证护理 IVF-ET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后起床排尿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观察273个胚胎移植周期,根据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n=173例)为术后0.5h排尿,对照组(n=100例)为术后1h排尿,观察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卵等一般情况及临床妊娠、胚胎种植率,术后尿潴留、泌尿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不孕症病因、年龄、不孕年限、接受IVF的次数、hCG日E2及P的水平、Gn的剂量、获卵数、受精率、ICSI率、优胚数及移植胚胎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50.289%(87/173),在对照组为43.000%(43/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排尿时间 妊娠结局
  • 简介:加替沙星是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肝毒性、血尿、神经系统反应、致静脉炎等等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考虑其不良反应可能带来的影响,权衡使用。

  • 标签: 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动脉、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66例和未妊娠组99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监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ET日子宫动脉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diastolicratio,S/D)、阻力指数(resisitance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有血流所占比例[45.45%(30/66)]高于非妊娠组[25.25%(25/99)](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下血流RI(0.30±0.05)低于非妊娠组(0.69±0.07)(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血流及子宫内膜下血流RI对IVF-ET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经阴道彩超 IVF-ET 内膜下血流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合并宫外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IVF-ET术后5例宫内合并宫外妊娠患者的受孕方式、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IVF-ET术后第12~14天测尿或血β-hCG及阴道超声确定宫内合并宫外妊娠,其中腹痛4例,阴道出血4例,晕厥、休克1例。1例合并宫角妊娠,4例合并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5例,部分宫角切除1例。术后阴道出血或腹痛明显改善后定期产前检查,现2例已足月分娩,2例继续妊娠中,1例术后第1天宫内妊娠自然流产。结论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宫内合并宫外妊娠,手术为其首选,早诊断、早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宫内合并宫外妊娠 诊治 预后
  • 简介:目的拟建立白假丝酵母菌对环吡酮胺的耐药模型。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的环吡酮胺体外诱导妇产科门诊外因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方法对试验中0.03、0.06、0.125、0.25、0.5、1、2、4和8μg/ml各不同药物诱导浓度下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用环吡酮胺诱导白假丝酵母菌20代,菌株对环吡酮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0.5μg/ml。结论采用环吡酮胺浓度梯度递增方法,在20代诱导中不能使白色假丝酵母菌株对其产生耐药。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体外诱导 环吡酮胺
  • 简介:一般认为解热镇痛药的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又是对症药物,特别是不用处方就可以买到,因此不合理地使用甚至滥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不但影响疗效的充分发挥而且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时不良反应更为多见,严重者甚至能引起死亡。正确合理地使用本药,须掌握本类药的用药原则。

  • 标签: 解热镇痛药 感冒药
  • 简介:目的: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0年8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患儿40例,其中,男患儿14例,女患儿26例。年龄在2~14岁,平均年龄10.5岁。体重9~42kg,平均体重32.5kg。经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介入治疗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患儿介入封堵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40min,术后3~7d出院,出院前对患儿进行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患儿有明显改善。封堵器位置准确安全,无并发症以及残余分流发生。结论:对小儿房间隔缺损及时确诊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方法:对2010年6月至7月我院手足口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54.67%),发热者62例(82.67%);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疹,以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者为多(42例,56%);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分别为27例(36.00%)和36例(48%);CK-MB和cTnI升高分别为47例(62.67%)和13例(17.3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异常分别为70例(93.33%)、50例(66.67%)、57例(76%)。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异常者提高警惕,筛查出重症(倾向)患儿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思密达(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8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为70例,给予调整饮食、补液、纠正谁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6)。结论:思密达疗效快,对各种肠炎及为肠道功能紊乱均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
  • 简介:MDA—MB-435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Cailleau等建立的一个细胞,来自患转移性乳腺导管腺癌的31岁高加索女性的胸腔渗出液,一直被视为乳腺癌细胞而广泛使用。

  • 标签: MDA-MB-435细胞系 黑色素瘤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