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例1:患者,女,55岁,以"发现脐部肿物伴溢液1月余"于2017-03-19在本院外科住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发现脐部有一肿块,约2cm大小,呈半球形,无疼痛,伴渗出溢液,曾中药外敷效果不佳。住院后体格检查:脐部可见一2cm×2cm肿块,质软,少许渗液,左下腹可扪及6cm×5cm肿块,活动度差,周围界限不清。

  • 标签: 脐部转移癌 文献复习 首发症状 卵巢癌 外科住院 中药外敷
  • 简介:目的探究卡铂联合杨梅素对人卵巢HO-8910PM细胞侵袭、转移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proteinkinase,ERK)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HO-8910PM细胞,以不进行处理的细胞作为正常组,分别用5、20、50μmol/L卡铂,20、40、60mg/L杨梅素以及两者联合处理,MTT法筛选联合处理最佳浓度,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O-8910PM细胞侵袭能力变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RT-PCR检测HO-8910PM细胞伤害性信息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反式作用因子激活蛋白c-Jun、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eptidase9,MMP-9)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ERK1/2、cfos、c-jun、活化蛋白转录因子-1(activatorprotein-1,AP-1)、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卡铂、杨梅素单独处理时,细胞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卡铂20μmol/L联合杨梅素60mg/L处理细胞时(联合组),细胞抑制率最高为(84.69±14.19)%(P<0.05)。与正常组、卡铂20μmol/L、杨梅素60mg/L组相比,联合组穿膜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迁移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c-fos、c-jun、MMP-9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卡铂20μmol/L、杨梅素60mg/L处理组(P<0.05)。联合组p-ERK1/2、c-fos、c-jun、AP-1、MMP-9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卡铂20μmol/L、杨梅素60mg/L处理组(P<0.05)。结论卡铂联合杨梅素可明显抑制人卵巢HO-8910PM细胞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通路有关。

  • 标签: 卡铂 杨梅素 卵巢癌HO-8910PM细胞 侵袭、转移 MAPK/ERK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卵巢双原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卵巢双原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4-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结果9例患者中,6例首发乳腺癌,2例首发卵巢,1例为同时性乳腺、卵巢双原发.2例患者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1例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9例患者乳腺首发临床症状均为乳房包块;卵巢首发症状中6例为腹胀,2例为阴道异常流血,1例为卵巢肿物.有乳腺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5例患者中,ER均阴性表达,其中4例为三阴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并全部接受了化疗,有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无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拒绝卵巢手术外,其余8例患者均进行了卵巢全面分期手术,9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灌注化疗,无患者接受放射治疗.9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36-51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93个月(0-300个月),确诊第二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个月(7-22个月).7例患者发生卵巢复发转移,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6例无家族史者发生两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22个月,3例有家族史者发生两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发生首发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58个月,6例患者发生首发时年龄逸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结论乳腺、卵巢双原发患者的首发起病年龄较小,诊断卵巢时多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两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 标签: 乳腺肿瘤 卵巢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 简介:患者28岁,主因停经53d,腹痛2h于2016年10月3日4:20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6年8月10日,停经30多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轻微恶心、呕吐、厌油等早孕反应,停经43d曾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3℃,伴轻微腹痛及阴道淋漓出血,于当地医院对症退热、保胎治疗1周后症状减轻,未进一步诊疗。

  • 标签: 卵巢脓肿破裂 自然流产 妊娠早期 输卵管 阴道淋漓出血 尿妊娠试验
  • 简介: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肿瘤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在子宫内膜中,其不仅通过自身修饰或代谢改变等使免疫系统对其监视、杀伤能力明显降低;且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组分的构成和功能发生改变,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清除肿瘤细胞,甚至促进肿瘤的进展。免疫逃逸在子宫内膜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子宫内膜免疫逃逸进行研究有助于发展新的抗癌疗法。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肿瘤 免疫逃逸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乳头瘤状病毒分型筛查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应用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进行宫颈筛查的665例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665名绝经妇女中,感染高危HPV有126例(18.9%):HR-HPVA9感染为89例(71.0%),与其他类型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8〈0.5;TCT异常者67例(10.0%)。阴道镜检查的123例患者中,阳性率为11.4%(14/123);TCT提示NILM、HR-HPVA9阳性56例患者中阳性率为5.3%(3/56);65岁以上妇女HR-HPV感染率、阳性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绝经后妇女宫颈的筛查;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乳头瘤状病毒分型筛查是最佳筛查手段。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宫颈癌筛查 液基细胞学 高危乳头瘤状病毒
  • 简介:目的对比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endometrialcarcinoma,EC)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特殊病理类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肉瘤)的EC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仍为此类病理类型的患者57例,将其与同一时间段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538例作对比,进行EC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就诊年龄、初潮年龄小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体质量指数>28kg/m2)所占比例、术前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125阳性率、术前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均高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P<0.05)。两组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绝经年龄、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期,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中Ⅱ期、Ⅲ期、Ⅳ期所占比例高于、Ⅰ期所占比例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0.05)。术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腹水细胞阳性率、p53阳性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0.05);两组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生存率高于、复发率低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P<0.05)。结论术前E2增高、CA125增高,子宫内膜样腺癌可能性大。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发病时期别较晚,恶性程度高,危险因素多,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故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关因素 预后
  • 简介:子宫内膜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中晚期子宫内膜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生存和预后较差。而如今新辅助化疗在子宫内膜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新辅助静脉化疗、新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等都是目前子宫内膜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就以上新辅助化疗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宫颈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直肠功能、膀胱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58例早期宫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施以宫颈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阴道切除长度以及宫旁组织切除长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术后的膀胱最大容量以及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的拔除尿管时间以及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性唤起、性欲、阴道润滑程度、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以及性交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宫颈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显著缩短术后住院时问,促进宫颈患者术后直肠功能和膀胱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性功能。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直肠功能 膀胱功能 性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基因-1(breastcancergene1,BRCA-1)和CA125在子宫内膜(endometrialcancer,E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8例EC患者(A组)、31例非典型增生型子宫内膜组织(B组)、13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BRCA-1和CA125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及其对EC预后的影响。结果(1)BRCA-1在A、B、C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8%、61.3%、92.3%,CA12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48.4%、0。(2)BRCA-1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125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及组织分化有关(P<0.05)。(3)BRCA-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94.7%)高于BRCA-1阴性表达患者(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RCA-1与CA125在EC中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BRCA-1与CA125表达在EC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表达呈负相关,通过临床BRCA-1与CA125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和判定EC患者病情、预测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基因-1 CA125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