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并发为低血压。反复发作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心脑血管并发,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其发生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充分性和患者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 发生率 心脑血管并发症 品管圈 应用
  • 简介: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主要方式之,透析治疗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就诊意识增强,血液透析被广泛地应用。现概述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防治有关资料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常见并发症 防治 患者生活质量 肾病患者 透析治疗
  • 简介: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nephrolithotomy,PCNL)是上尿路结石线治疗方法.PCNL所导致手术并发不仅影响到该技术普及和发展,而且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将对PCNL严重并发出血、感染性休克和结肠损伤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PCNL安全开展.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出血 结肠损伤 感染性休克 预防 处理
  • 简介:心血管并发(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终末期透析患者首要死亡原因,理应得到充分重视,但实际上透析患者CVD和引起CVD危险因素都没有得到足够治疗。CVD危险因素般分传统因素和尿毒症相关(非传统)因素,前者老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脂质异常、抽烟;后者包括贫血、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因素。本文着重谈谈临床重视尚不够几个问题。

  • 标签: 心血管并发症 血液透析患者 DISEASE 防治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 简介:长期透析导管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置管简单、可立即使用、没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皮下有涤纶扣被组织生长包绕,使导管皮下易于固定,形成自然感染屏障,延长了导管存留时间,成为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情况下非常有用选择,并已被普遍采用。长期置管部位可选择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最佳选择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

  • 标签: 透析导管 并发症 右侧颈内静脉 血液动力学紊乱 自体动静脉内瘘 置管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排石疗效及并发预防作用。方法120例单纯肾结石行ESWL术患者,结石直径8—22mm,随机分成2组,坦索罗辛组60例,给予氟罗沙星、排石冲剂及坦索罗辛(哈乐),对照组60例,给予氟罗沙星、排石冲剂,治疗时间4周,比较2组之间结石排净、石街形成、疼痛评分(VAS)、膀胱刺激症状。结果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净(88.3%)高于对照组(71.7%)(P=0.022),坦索罗辛组石街形成(6.7%)低于对照组(16.7%)(P=0.040),坦索罗辛组疼痛VAS评分[2(0-7)分]低于对照组[4(0-8)分(P〈0.01)],坦索罗辛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10%)低于对照组(21.7%)(P=0.024)。治疗期间2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ESWL术后坦索罗辛能够促进ESWL术后结石排出,预防石街形成,缓解疼痛及膀胱刺激症状,可以作为肾结石ESWL术后排石辅助用药。

  • 标签: 坦索罗辛 肾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腹膜透析(poritonealdialysisPD)因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适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及中毒患者,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肾脏替代治疗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PD病人数量增加,相关并发屡有报道,我院开展PD十余年来,治疗病人逾300人,积累了些成功经验.

  • 标签: 透析导管漂移 PD 心功能不全 腹膜透析 并发症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PEW)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9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5岁-78岁,透析龄3-36月。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M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白蛋白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入组标准:按照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协会(ISRNM)专家组制定PEW标准进行筛选,分为PEW组35例及非PEW组61例。结果:(1)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36.5%(35/96),其中大于65岁患者22例,占62.9%(22/35),糖尿病肾病患者14例,占40%(14/35);(2)两组比较,原发病方面,PEW组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非PEW高(P〈0.05);PEW组年龄、透析时间、Hs-CRP明显高于非PEW组(P〈0.05);而BMI、TP、Alb、PA、Hb、TC、MAC、MAMC比例明显低于非PEW组(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5岁)、透龄长、Hs-CRP、Alb是导致PEW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高,其中高龄(〉65岁)、糖尿病患者发病高,高龄(〉65岁)、透龄长、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是PEW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腹膜透析 蛋白能量消耗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MQMGA
  • 简介:目的:研究初诊女性狼疮性肾炎(1upusnephritis,LN)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35例女性健康者为对照组(A组),68例女性初诊LN患者按B超所测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分成两组,即B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LN35例)、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LN33例),用SPSS13.0进行三组间资料比较分析。结果:女性初诊LN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高达48.53%,而在正常女性健康者未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患者CCA—IMT值与肾小球滤过(CFR)呈负相关(P〈0.01),与24h尿蛋白总量(UTP)和血尿酸(UA)呈正相关(P〈0.01和P〈0.05);A、B、C三组,CCA—IMT值呈渐进性增高,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女性LN患者已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GFR、UTP、UA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防治冠心病。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 简介:1979年10月~1996年11月施行尸体肾移植术613例(659次),术后发生肾盂输尿管并发24例,发生为3.6%。其中肾盂局限性坏死缺损漏尿1例,肾盂炎性肉芽肿伴结石1例,输尿管末端坏死漏尿4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部分撕裂脱开漏尿10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伴肾盂积水8例。本文着重探讨发生肾盂输尿管并发各种原因,并根据其原因,类型提出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肾移植 并发症 肾盂 输尿管
  • 简介:本文报告我院460例次肾移植术后尿路并发,共45例次,其中42例原发性(占9.13%),3例继发性,包括输尿管梗阻18例,输尿管或膀胱瘘26例,肾输尿管结石1例。除1例因行移植肾造瘘并发感染死亡外,余均经手术或非手术治愈。我们认为多数尿路并发为外科技术所致,需要开放手术治疗。仔细取肾、规范植肾手术操作和及早诊断是减少肾移植后尿路并发发生重要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尿路并发症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用PDE-5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7年男性患者和与这些患者年龄及各种风险因素相似的7年内不使用PDE5抑制剂治疗ED男性患者前列腺癌发生情况。通过分析2000年到2006年电子病例和数据库,以年龄50至69岁,2000年前无前列腺癌病史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2362名曾用PDE-5抑制剂治疗男性和2612名不曾使用过该药物男性。比较每组的人口数据。研究期内:97名(4.1%)接受过PDE-5抑制剂治疗ED患者被诊断出患了前列腺癌,非PDE-5抑制剂治疗组,258名(9.9%)被诊断出患了前列腺癌(P〈O.0001)。非洲裔美国人中,接受PDE-5抑制剂治疗比例比不用比例高(10.5%VS.7.1%,P〈0.0001)。接受过PDE-5治疗患者,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比例比较低(10.0%vs.13.1%,P=0.0008),但良性前列腺增生比例比较高(38.4%vs.35.1%,P=0.0149)。接受PDE-5抑制剂治疗ED男性不易患前列腺癌(调整后优势比为0.4,95%CI:0.3—0.5,P〈0.0001)。我们研究数据表明:用PDE-5抑制剂治疗ED男性倾向于不易患前列腺癌。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ED) PDE-5抑制剂 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 简介:目的总结我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方法,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施行680例后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总结与后腹腔镜操作相关并发,分析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本组680例后腹腔镜手术共发生75例与腹腔镜有关并发,占11.0%(75/680例),严重并发包括腹腔器官损伤发生为0.88%(6/680例),血管损伤发生为1.2%(8/680例)。术并发包括:胸膜损伤2例,腹膜损伤24例,胰腺尾部损伤3例,十二指肠损伤2例,血管损伤8例(腔静脉6例,中央静脉2例),脾脏损伤1例,皮下气肿27例,改开放手术8例;术后并发包括:后腹腔间隙血肿1例,漏尿2例,切口感染5例,死亡1例,患糖尿病1例,其余均痊愈。结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后腹腔镜手术技术和并发认识,增进腹腔镜相关解剖知识理解,做到精准细致操作,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并发

  • 标签: 腹腔镜 后腹腔镜 手术相关 并发症
  • 简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是我国最常见慢性肾脏病(CKD),临床以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水肿、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病理表现。其中,感染不仅是本病患者严重并发,也是引起病变急性发作常见诱因,以及导致肾功能损害主要原因。虽然,几十年来各种针对性抗菌药物已普遍应用,但患者感染发生、复发和再感染并未显著降低。尤其是些特殊人群感染为临床治疗难点,如:病人免疫功能低下,肾脏代谢障碍及内环境紊乱,机体感染应答反应异常,病原体分布改变和产生耐药菌株,病情迁延反复,不能长程抗菌治疗等等。抗生素选择因而受到种种限制,经典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

  • 标签: 系膜增生性肾炎 感染并发症 中医防治 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脏病 持续性蛋白尿
  • 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多发病,确诊患者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大多数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状态,进展较缓慢,所以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其中大多数病例预期寿命并不会因其而改变。由于前列腺癌患者相对较长癌特异生存期,目前关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射治疗及内分泌疗法各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及可能发生并发,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代谢并发症 去雄激素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确诊患者 中位年龄
  • 简介:随着微创手术概念推广普及和手术器械更新换代,腹腔镜手术泌尿外科应用日益广泛,临床适应证逐步增加。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诸多优点,但其操作复杂、学习曲线长缺陷同样无可辩驳。腹腔镜手术广泛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相关手术并发不容忽视。扎实手术技巧、丰富临床经验及细致围手术期处理是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基础,同时也是有效预防和处理相关手术并发有力保证。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 简介:为了探讨膀胱癌患者等待时间(即从经尿道切除术或活检术到根治术之间时间间隔)与患者生存相关性,作者利用人口数据资料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2535例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膀胱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等待时间与术后生存相关性,并应用三次样条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患者能获得最优治疗最大等待时间。

  • 标签: 癌患者 总死亡率 膀胱 COX比例风险模型 术后生存率 经尿道切除术
  • 简介:有极少关于服用西地那非或其他PDE5抑制剂治疗ED患者出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报道。本文中,GorkinL使用全球临床试验和欧洲观察研究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资源评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生(IntJClinPract,2006,60(4):500~503)。从超过13000名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数据和不少于每年35000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出使用西地那非后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约为每年100000患者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约为2.8例,与已报道美国普通人群样本估算值相似(为2.52例和11.8例/100000患者/年;年龄≥50岁)。这些数据并不能提示使用西地那非会提高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西地那非 动脉性 发生率 临床试验数据 PDE5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