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自从Popovich1976年提出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概念以来,腹膜透析(PD)方法的临床使用率得到较快增长,临床效果也明显提高。目前CAPD患者已占世界透析总人数的14%。根据连续观察5年以上的结果,CAPD与HD对于患者的存活尚没有明显的差别。另外,腹膜透析的技术存活也在不断提高,资料表明,虽然持续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达到10年以上的报道还不多.但是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

  • 标签: 腹膜透析 患者 CAPD 存活率 治疗 卧床
  • 简介:中医诊断学是一门不断完善、成长的学科。如舌诊学,在明以前很少有医书详细论及,自明代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舌诊专著肇始,至清代温病学的蜂起,舌诊学成为望诊学中不可遗缺的一部分。它与脉诊学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两大擎柱,故有“温病重舌,杂病重脉”之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诊断学亦在不断完善,

  • 标签: 中医辨证 尿流率图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诊断学 男性 现代医学
  • 简介:有极少的关于服用西地那非或其他PDE5抑制剂治疗ED的患者出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报道。本文中,GorkinL等使用全球临床试验和欧洲观察研究的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资源评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IntJClinPract,2006,60(4):500~503)。从有超过13000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数据和不少于每年35000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出使用西地那非后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约为每年100000患者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约为2.8例,与已报道的美国普通人群样本的估算值相似(为2.52例和11.8例/100000患者/年;年龄≥50岁)。这些数据并不能提示使用西地那非会提高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西地那非 动脉性 发生率 临床试验数据 PDE5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