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运用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其中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临床观察,纳入60例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补益肝肾治疗加基础钙剂。采用专家调查形式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系数划定,观察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疼痛和中医主要症状、体征评分,骨代谢生化指标(β-CrossLaps、P1NP)、骨密度指标的检测值,从而确定疗效等级,评价其5个月后的疗效以及各指标前后的变化。结果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疼痛28%、中医症状体征28%、P1NP15.3%、β-CrossLaps6.7%、L2-L4椎体BMD22%。其中以综合权重评分分值〉23.8%为治愈,13.4%~23.8%为好转,〈13.4%为未愈,各指标治疗前后均有变化。结论对于一种多指标评价体系,可以运用权重系数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肾阴虚 综合疗效 评价指标 骨质疏松症 权重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Singh指数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60例绝经后妇女的前后位骨盆X线片,根据有无椎体压缩变形分成两组:非椎体压缩组(209例,46~80岁)和椎体压缩组(51例)按Singh指数的分度标准,将股骨近段骨质丢失的情况由低到高分成连续性的Ⅶ度.结果非椎体压缩组有96.6%的对象Singh指数异常,Ⅴ度至Ⅵ度84.1%,Ⅳ度及Ⅳ度以下12.5%;椎体压缩组,所有病例的Singh指数均显示异常,Ⅴ度3.9%,Ⅳ度9.8%,Ⅲ度及Ⅲ度以下86.3%.两组病例的Singh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非椎体压缩组r=-0.637,椎体压缩组r=-0.654,P<0.01);两组病例在SinghⅣ度显示最大的交汇,并以Ⅳ度为界,非椎体压缩组的Singh指数主要分布在Ⅳ度以上区域,而椎体压缩组则主要分布在Ⅳ度以下区域.结论Singh指数是一种经济、方便和有效的骨密度测定方法,结合临床和有关生化检查,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骨折风险的预测,应作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 标签: 股骨颈 X线摄影术 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症 Singh指数法
  • 简介:目的评价骨质疏松症危险评价工具(SCORE、OSTA、ORAI、OSIRIS)在成都地区绝经后妇女的筛检效果。方法采用诊断性研究,比较腰椎(L1-L4)DXABMD值及上述各险评价工具危险评分,分别计算各量表的敏感度(Sens)、特异度(Spec)、准确度(Accu)。结果当T≤-2.5,SCORE的Sens、Spec、Accu分别为81.3%、65.5%、70.3%;OSTA的Sens、Spec、Accu分别为81.6%、75%、80.5%;ORAI的Sens、Spec、Accu分别为93.8%、36.8%、32.2%;OSIRIS的Sens、Spec、Accu分别为80.5%、71.9%、80.5%。结论这些危险评价工具均有一定的筛检效果,在成都地区OSTA及OSIRIS均具有较好的筛检效果,能够较准确的识别大部分骨质疏松症病人,实际操作中,OSTA更简单。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症危险评价工具 诊断性研究
  • 简介:ABQ是Algorithm-basedqualitativemethod的简称,是被国际上誉为“椎折女王”的留英博士姜贵蓉(ABQ国际骨健康联合会主席)历尽艰辛发明的骨质疏松椎骨骨折诊断。ABQ是对流行了几十年腰椎骨折诊断错误的拨乱反正,自发表以来已经受到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ABQ已被国际各文献引述80多次,于2009年的英国骨质疏松大会上开设专题辅导,并于2010年在英国的专业杂志上正式隆重彩版推出,2011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将ABQ正式纳入教材,国际标准也随之做了相应的更正。

  • 标签: 培训讲座 国际标准 骨质疏松 2009年 椎骨骨折 诊断错误
  • 简介: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和远期疗效.方法:对19例肘管综合征的病因、症状、治疗和远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9例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其中3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改为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4%.结论:对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尺神经恢复较满意.

  • 标签: 肘管综合征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方式 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利用自组装法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HA/COL)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出HA/COL复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HA/COL复合物的理化特性;采用MTT及扫描显微镜分析HA/COL复合物的生物学特性。结果HA/COL复合物微观结构与自然骨相似,胶原与HA之间产生了化学键合,晶粒尺度在纳米范围内,细胞毒性为0—1级,细胞在其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结论自组装法制备的仿生HA/COL复合物骨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似的组成成分和微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人工骨支架材料。

  • 标签: 仿生材料 骨代用品 生物力学
  • 简介:椎间盘退变为引起颈肩痛、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其确切的发生机理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所以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椎间盘髓核细胞原代培养在研究髓核细胞生物学、转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等方面日渐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技术。传统的酶消化髓核细胞原代培养存在操作烦琐、污染率高以及胰蛋白酶和胶原酶的应用导致细胞活性降低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 标签: 椎间盘 细胞培养 培养基 比色法 蛋白聚糖类
  • 简介:急性腕管综合征可由许多原因引起。腕管内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使正中神经受压于腕横韧带近侧缘,产生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自1985年2月~1994年10月收治五例。经及早治疗,效果满意。一、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左腕3例,右腕2例。年龄18岁~42岁,外伤性月骨掌侧脱位2例;Colles骨折整复后腕关节屈曲尺偏位固定1例;急性化脓性滑囊炎1例;火枪伤1例。发现正中神经受压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36小时。均述患肢腕、手部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

  • 标签: 急性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受压 月骨掌侧脱位 腕横韧带 月骨脱位 COLLES骨折
  • 简介: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约为59.89%;如果并发骨折,约有20%的患者在1年内死亡,50%终身致残.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健康问题而备受医学界关注。多年来研究人员为深入研究成骨与破骨平衡生理生化原理、骨丢失的病理生理机制,筛选防治骨丢失的药物,复制了许多动物模型,常见到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文献报道。由于不同动物与人类在解剖生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 标签: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复制 病理生理机制 人口老龄化 生活质量 健康问题
  • 简介:目的介绍骶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综合治疗的疗效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对1999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的40例骶骨脊索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无术中死亡,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3例,复发率为32.5%,其中3例复发2次;发生肺部转移2例,转移发生率为5%。术后5年内共5例死亡,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87.5%。结论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术中化疗、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对降低骶骨脊索瘤的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是治疗骶骨脊索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骶骨 脊索瘤 肿瘤治疗方案
  • 简介:医源性平背综合征是由手术操作而导致的腰椎不可逆性岳凸畸形,从而引起躯干前倾、腰背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973年,Doherty报道了脊柱侧凸后路Harrington系统撑开矫形内固定术后由于腰椎前凸丧失而导致躯干前倾。此后不久,Moe和Denis将该躯干前倾症状定义为平背综合征(ilatbacksyn—drome).此后,越来越多的文献对此进行厂报道,提醒在使用器械撑开腰骶椎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平背综合征。笔者对医源性平背综合征的病因及其预防综述如下。

  • 标签: 腰椎 脊柱后凸 综述文献
  • 简介:摩固欧综合征(Morquiosyndrome)——粘多糖病第Ⅳ型,此病较少见,复习国内文献报告约20例。我科于1986年收治同胞姐妹二例(见封三图八、九),行双下肢截骨矫形,术后随访8年,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例1:高××,女性,15岁,住院号1051,1986年因左膝疼痛、变形四年,加重半年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智力正常,身高125cm,外貌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脊柱无畸形。双上肢关节松驰,双肘关节可过伸15°。右膝外翻,外翻角30°,左膝轻度内翻,内翻角10°,双膝被

  • 标签: 截骨矫形 肢关节 膝外翻 外翻角 粘多糖病 双肘关节
  • 作者: 刘春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9期
  • 机构:三台县建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 621000
  • 简介:有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会出现颈肩综合症的相关症状,这是一类因姿势不良而导致的颈肩疼痛难以活动的疾病,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对于颈肩综合症这类疾病,我国传统中医的针灸有怎样的治疗方法呢?患者能否通过针灸的方式摆脱颈肩综合症的困扰呢?

  • 标签: 颈肩综合症;针灸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分期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患者,其中行颈前路手术21例,行颈后路手术9例,行腰后路手术9例。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功能状态和疼痛程度,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80±2.81分;VAS为4.70±3.32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5年,平均3.5年。术后JOA评分为14.92±2.05分;VAS为3.31±2.37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具体病理特点,分期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相关功能障碍和腰腿痛症状,避免一期手术引起的不必要手术创伤。

  • 标签: 颈椎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 简介:退变性腰椎滑脱主要指由于腰椎不稳、小关节突退变增生、椎间盘退变等下腰部退行性病变导致的腰椎滑脱,其峡部一般完整,因此又称假性滑脱,其发生率为各种病因所致腰椎滑脱的60%以上。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于腰椎退变的基础之上,绝大多数合并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后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术式。在融合方法上主要有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lumbarfusionPLF)与椎间植骨融合,椎间植骨融合分为前路与后路融合。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评价新型扩张式腰椎椎间融合器单独单枚使用不附加椎弓根螺钉时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方法15个人体新鲜标本随机分为圆柱状螺纹融合器组(Interfix);箱形融合器组(Telamon);扩张式融合器组(Expanded)。模拟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式将融合器单个置入椎间隙,不附加椎弓根螺钉。将标本放置于力学实验机中加载进行三维六度运动记录运动范围(ROM)。对3种融合器行拔出实验,记录最大拔出强度。结果各种状态下Expanded组ROM值均小于Interfix组和Telamon组,Expanded组最大拔出力为747N,抗拔出强度分别比Telamon组和Interfix组高98.1%和32.4%。结论在单独单个使用情况下,扩张式融合器界面稳定性能高于圆柱状螺纹融合器和箱形融合器,并且在抗滑移性能上也远远超过另2种融合器,在严格适应证下可以单独使用。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 简介: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因皮质脊髓束受压导致的同侧肢体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同时伴有脊髓丘脑束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对侧肢体痛温觉功能减弱甚至消失,临床多见于脊髓外伤、椎管内髓外肿瘤及血肿等,颈椎间盘突出很少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1928年,Stookey首次报道了1例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至今英文报道尚少,国内更是鲜有报道。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移位 布朗塞卡尔综合征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