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尽快反映我国骨科发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我刊开通了审稿绿色通道,简化了论文的审稿程序,缩短了发表周期。凡符合以下规定的文章,在投稿时请予以注明,我刊将快速审理您的稿件。

  • 标签: 绿色通道 审稿程序 发表周期
  • 简介: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最早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美国科学家PeterAgre于1988年在研究人类红细胞时发现。最初被命名为类通道整合膜蛋白(channel-likeintegralmembraneprotein,CHIP28),1991年10月Carbrey等[1]第一次证明了CHIP28为AQP,确认了其通透水分子的功能,

  • 标签: 水孔蛋白脂类 脊髓损伤 水肿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使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5月至2007年3月采用此种方法治疗Ⅲ型Pilon骨折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9~59岁,平均37.6岁。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采用Teeny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3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是一种较佳方法,能减轻局部软组织的压力,避免局部软组织肿胀缺血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以及软组织血运破坏少等优点,能促进骨折愈合,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PILON骨折
  • 简介:目的比较Spotlight通道系统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ediscectomy,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选择微创治疗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7岁。患者随机分入Spotlight通道系统和MED技术治疗组,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手术切除的骨与韧带组织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0DI)进行对比分析i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Spotlight组和ME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1.4)min和(78.1±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切除的骨与韧带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tlight通道系统是“直视下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具有与MED近似的临床疗效,且其由于操作灵活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更易为脊柱外科医师所掌握。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切除术
  • 作者: 韩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骨折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陌生,致病原因和骨骼疾病以及创伤等相关,会对骨骼连续性和完整性产生较强破坏。骨折患者会有明显局部疼痛感,同时影响关节和肢体的正常功能,如果合并感染,也可能出现发热或休克等表现。临床对骨折的分类相对较多,依照骨折黏膜和皮肤的完整性,可分成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依照骨折形态和程度,可分成横形骨折(骨折线和骨干纵轴保持垂直关系)、斜型骨折(骨折线和骨干纵轴保持一定角度)、螺旋形骨折(骨折线为螺旋状)、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或骨折数量超过三块)、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也就是骨干皮质骨嵌插到松质骨中,一般见于股骨颈骨折)、青枝骨折(外力导致骨干变弯,但是没有移位或断裂表现)。依照骨折端稳定程度,可分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骨折。

  • 标签: 中西医配合治疗;骨折
  •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单节段(A组)与伤椎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和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伤椎短节段固定术。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作者: 韩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620500
  • 简介: 踝关节的组成部分包括胫腓骨下端和距骨,这两处骨骼一旦承受外部暴力损伤,即会出现骨折表现,骨折程度会受到暴力作用方向、大小,以及受伤之后足位置的差异,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同。骨折之后的患者,踝关节处会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并出现肿胀、疼痛等表现,引发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双踝骨折;中西医联合治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