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夹层动脉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救治水平。主动夹层动脉(AD)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壁内膜破裂,血流沿内膜与外层之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该病起病突然,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发病24小时死亡率达20%~40%,1周内为60%~70%1。因此,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观察重点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07年2月-2009年5月接诊的42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主动夹层(A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死亡率较高,但及时对症的治疗及精心、专业的护理是解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痛苦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关于AD的护理体会。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摘要对一例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破裂合并左髂内动脉患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经过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细致的护理,耐心的心理疏导,足够的营养支持,该患者顺利恢复。

  • 标签: 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 左髂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植入覆膜支架治疗主动夹层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我科2007年1月-2010年4月9例覆膜支架植入治疗主动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严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将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住院8-15d,痊愈出院。结论做好主动夹层覆膜支架植入的术前、术后护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覆膜支架 主动脉夹层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对病人加强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杜绝假性动脉的发生。方法立即停止活动,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B超加压包扎,密切观察血肿的变化。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例假性动脉病人均康复出院。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夹层护理措施。方法一例主动夹层病人的护理。结果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病情好转后转至血管外科。结论早期发现主动夹层术后并发脑梗塞关键是与病人多交流,及早发现异常并处理。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颅内动脉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42例颅内动脉患者行夹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42例颅内动脉患者均成功行夹闭术,无一例护理不当记录,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38例,轻残4例。结论对颅内动脉患者围术期实行整体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主动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行主动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降低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对主动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成功及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诊断主动夹层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MSCTA检查,图像经工作站行后处理,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技术重建显示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20例主动夹层患者在临床与放射共同配合,严密监测病情,精心护理,完成CT检查均获得确诊。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是诊断主动夹层的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 主动脉夹层 高压注射器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单纯CT平扫在筛查动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证实的32例颅内动脉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平扫显示颅内病灶7例,其检出率为21.9%,MSCTA明确诊断32例,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为100%。结论单纯CT平扫诊断颅内动脉困难且其检出率低,MSCTA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颅内动脉夹闭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60例颅内动脉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症状性CVS比例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的症状性CVS比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却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动脉夹闭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几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动脉瘤夹闭术 脑血管痉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可以并发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贫血最为常见,本文就性贫血在中医方面采用脾两补、温补脾、利湿化浊等方法治疗性贫血方面进行探讨,疗效满意。

  • 标签: 肾性贫血 中医分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适应症和可行性。方法肾上腺节细胞神经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42(14~52)岁,左侧6例,右侧3例。行B超,CT,MRI检查提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6例。9例均行经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术中除1例出现血压波动(升高至178/118mmHg),降压处理后恢复正常。术中无大血管及邻近脏器损伤,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50~110)min,估计出血量20(10~25)ml。术后1~3d排气,2~3d拔引流管,平均7d出院,均无明显外科并发症。肿瘤大小2.5cm×2.5cm×2.0cm~6.0cm×6.5cm×6.5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术后随访0.5~5年,复查彩超和CT均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节细胞神经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节细胞神经瘤 手术切除 腹腔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性脂肪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上腺髓性脂肪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彩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6例,嗜铬细胞1例,肾上腺腺瘤1例。8例均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7例标准腹腔镜切除肿瘤顺利完成,1例行手助腹腔镜切除。术中1例血压出现波动,升高至180/116mmHg,余患者血压均稳定。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术后2~3d肠功能恢复,1~3d拔尿管,2~3d拔引流管,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瘤3.0cm×3.5cm×4.0cm~5.5cm×5.5cm×6.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及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经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性脂肪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髓性脂肪瘤 手术 腹腔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斜肌切断治疗斜肌亢进的V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斜肌亢进的外斜V斜视12只眼。将斜肌于外直肌与下直肌间钩出,用两把纹丝钳分别夹住,中间距离5mm,纹丝钳间剪断斜肌,电凝两断端。术后随访2周至6个月。结果术前V外斜向上方注视比下方注视均大于40棱镜度,双斜肌亢进+++和++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没有病人注视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结论斜肌切断治疗斜肌亢进的V斜视有效。

  • 标签: 下斜肌切断 治疗下斜肌亢进 V型斜视
  • 简介: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按照这种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强化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

  • 标签: 发展目标 员工培训 人力资本投资 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效益 培训体系
  • 简介:摘要总结9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相关的术前准备,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有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呈组合的皮肤局限性淋巴管内毛母质。方法对1例皮肤局限性淋巴管内毛母质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右肩皮肤蕈状肿物,大小4.5cm×3.5cm×2.0cm,切面基底部见一结节,部分有石灰样感,结节外周囊性多房,内含灰白色半透明糊状物。镜检基底部结节表现典型毛母质的组织学特点,外周呈淋巴管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衬覆淋巴管腔的扁平细胞D2-40弱阳性,CD31、CD34(内对照,内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VEGFR-3均阴性。结论皮肤淋巴管肿瘤和毛母质分别为皮肤软组织和附件来源的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并且形成独特的现象非常罕见。

  • 标签: 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 毛母质瘤 瘤内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微创经皮穿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1例。结果本组一针穿刺成功19例,另2例经两针穿刺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通道取石11例,双通道取石10例。全部患者肾盂及主要盏结石均被击碎及取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B超引导,采用斜仰卧位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该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以作为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

  • 标签: 经皮肾输尿管镜 钬激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指缺损4种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神经血管岛状皮瓣、手指桡侧岛状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拇趾游离趾皮瓣等四种修复方法,治疗拇指指缺损45例。创面面积(0.6-2.5)cm×(1.6-4.1)cm。结果45例拇指指缺损修复的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皮瓣的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结论4种皮瓣的皮肤结构与拇指相近,是拇指指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手术效果好。根据拇指指缺损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拇指的外观及感觉运动功能。

  • 标签: 拇指 指腹缺损 皮瓣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