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联合藻酸盐对足部溃疡期压疮愈合的影响。方法局部清创后用EGF涂满整个溃疡面,再将藻酸盐剪合适大小置于溃疡中央,隔日换药,分泌物多时每日换药,伤口被污染时则需随时换药,并做记录。结果用该方法换药后15天肉芽组织覆盖整个疮面,伤口愈合快。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藻酸盐有明显促进足底溃疡愈合的作用,且愈合时间短,质量好。

  • 标签: 压疮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藻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男子型秃发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对3例男子型秃发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秃发区毛发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促进男子型秃发患者的毛发生长。结论高压氧治疗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毛囊生长期一休止期比率及减少5α-二氢睾酮在毛囊内的聚积而促进男子型秃发患者的毛发生长

  • 标签: 高压氧 男子型秃发 毛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7月住院治疗的肝炎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抗病毒,能量合剂(肝泰乐、肌苷、门冬氨酸钾镁等)护肝利胆,茵栀黄退黄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30μg(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下降,但对照组ALT及AST虽然有所下降,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婴儿 肝炎综合征
  • 简介:摘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0例在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其术前1天、麻醉诱导后、循环中及术后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术前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P<005),循环中ET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十分显著(t=5.74,P<0.01)。术后2小时与循环中比较ET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血球压积(HCT)术前平均为42.08%,术中下降为21.36%。结果提示低温CPB期间可造成患者血浆ET含量的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维持CPB期间和CPB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 标签: 低温体外循环 血浆内皮素 放射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P、HIF-1α、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和3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TP的表达情况,同时以CD34为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P、HIF-1α、VEGF均存在高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P、HIF-1α、VEGF表达阳性组的MVD值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P<0.01)。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rs=0.357,P<0.05),且HIF-1α阳性组TP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t﹦9.778,P<0.01),随HIF-1α与VEGF表达的增加,TP逐渐增高。TP、HIF-1α、VEGF表达与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呈正相关。结论TP、HIF-1α、VEGF在乳腺癌组织存在高表达,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急性肾衰竭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急性肾损伤概念的提出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给急性肾衰竭的防治带来了理念的变革;更加注重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

  • 标签: 内皮素 氨基酸 肾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因子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制动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行微波治疗和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物理因子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骨挫伤患者康复,减轻痛苦,值得提倡。

  • 标签: 物理因子 膝关节损伤 骨挫伤
  • 简介:作者简介马强(1987.7-)男,汉,本科,检验师。主要从事风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讯作者唐中。摘要血管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皮抑素(ES)和血管抑素(AG)是内源性血管发生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血管发生的作用。本文就它们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对RA血管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 内皮抑素 血管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组织中的NT-3含量进行检测,以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实验组的NT-3表达(iOD值=53218.06±24591.0751.23±9.1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NT-3水平(iOD值=22618.3±6882.5717.52±2.79pg/ml)(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3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ELISA 免疫组化 NT-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125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插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乌司他丁3000U/kg·次,加入5%葡萄糖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8h,共6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5%葡萄糖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基本相当(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是治疗组IL-6、IL-8、TNF-α含量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均P<0.05);术后IL-6、IL-8、TNF-α含量的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要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引起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与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细胞因子 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