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及Ranson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人院后及时行BISAP、APACHEII及Ranson评分,比较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轻度、重度AP患者BISAP评分[(1.48±0.76)vs(2.72±1.81)]分、APACHEII评分[(2.82±2.18)ra(10.71±2.87)]分、Ranson评分[(1.68±0.35)ra(4.56±2.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01)。58例AP患者中预后不良8例,预后良好50例,两组三种评分比较差异显著(/><0.05)。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预测敏感度分别为〇.76、0.65、0.64;APACHEII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患者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2、0.78、0.94;Ranson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患者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0、0.71、0.72。结论三种评分标准在预测AP严重程度上类似,但在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上APACHEII评分预测价值最大,临床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

  • 标签: 床边指数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 RANSON评分 急性胰腺炎
  • 简介:背景:局部电刺激下食管括约肌(LES)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新理念正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索局部电刺激的理想参数,并初步探讨抑制LES收缩的局部神经反射通路。方法:构建抗胃食管反流的电刺激活体动物模型。观察胃食管反流量变化,探索电刺激抗胃食管反流的理想参数。在理想参数刺激下,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干预,观察对胃食管反流量的影响。结果:频率10Hz和脉冲0.4ms时,电压10V或15V的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脉冲0.4ms时,频率10Hz的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频率10Hz时,脉冲0.4ms的胃食管反流量显著降低(P<0.001)。食管壁局部浸润筒箭毒碱或辣椒素可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量(P<0.05);给予NK1受体阻断剂L-732,138或NO合酶抑制剂L-NAME后,胃食管反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考虑到电能对组织的损伤,理想电刺激参数为电压10V、频率10Hz和脉冲0.4ms。食管壁内TRPV-1阳性的初级传入速激肽类神经元与肌间氮能神经元组成的局部反射通路可削弱电刺激诱发的LES收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电刺激 食管括约肌 下段 反射通路 辣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