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生态学是19世纪由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提出来的.他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定义为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为人们所熟悉,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微生态学是生态学向微观层次深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 标签: 肠道菌群 动力学 生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 胃肠道微生态 胃肠疾病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目前多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相关。传统上以氨基水杨酸(ASA)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存在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近年有关微生态制剂在维持UC缓解、防止复发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微生态制剂亦被认为是UC传统疗法的有益补充。为此,本文对微生态制剂与UC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抑制剂 防止复发 氨基水杨酸 糖皮质激素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虽然近年来在胰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手术仍是惟一可提供潜在治愈机会的治疗手段.但大多数胰腺癌发现时已失去手术的机会,且对化放疗、靶向治疗效果有限,故生存率仍低.本文围绕胰腺癌与糖尿病、胃肠道微生态、microRNAs在胰腺癌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可能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挖掘治疗胰腺癌的潜在靶点.

  • 标签: 胰腺肿瘤 糖尿病 胃肠道 细菌 微RNAS
  • 简介:由于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2%~3.6%,比10年前高3~4倍。一但患病,终身治疗,特别是并发症,给身体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不可逆的。所以,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现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教育方法。

  • 标签: 门诊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 并发症 治疗 糖尿病患病率 改变
  • 简介: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已充分显现出来,护理模式从以执行医嘱为中心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在这种形势下,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我院护理部建立了业务学分制。

  • 标签: 业务学分制 护士 在职教育 整体护理 护理知识 考核方法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最主要病因已经得到医学界的确认[1].Hp感染与胃癌和胃淋巴瘤的发生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感染列位Ⅰ类致癌因子.此病在中医属"胃脘痛"、"胁痛"范畴.早在金元时期,李东垣在中提出"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心肺肝胃的"升降浮沉",等运动是以脾胃为枢纽,故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的病理状态.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论》 学术思想 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胃病
  • 简介: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获得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其常见的类型是细菌感染,可以是明显的膀胱刺激征,也可以有无症状性菌尿或严重的毒血症。其发病率据我国普查资料占人口的0.91%,其中女性占多数。我们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复发性尿路感染 护理技术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疾病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选取64例分为常规组(n=32,常规护理)、干预组(n=32,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3、6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432、11.977、11.469,P<0.05);出院后1、3、6个月,干预组OAS量表中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个月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固定,每日排便次数1-3次患者例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连续护理干预和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造口 连续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并发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