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脂肪注射液是静脉高营养药物,在ICU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中广泛应用。但通过周围静脉单独输注时,由于其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且输液时间长,一般250ml的脂肪注射液需6~8h输完。为此,我们采用两组液体同时输注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脂肪乳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ICU重症病人 外周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寻找安全、有效、价廉、使用便捷的抗H.pylori治疗方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铁蛋白(lactoferrin。LF)具有抗H.pylori的作用,可提高H.pylori一线根除方案的根除率。本文就LF的分子特性、生物学作用及其抗H.pylori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抗幽门螺杆菌 感染研究 乳铁蛋白 H.PYLORI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慢性胃炎
  • 简介: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如何进一步规范医嘱的执行,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强化法律意识是我们护理人员的新课题。从2002年8月起我院开始使用输液卡的配液及输液签名制度。现将设计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卡 配液 护理人员 医嘱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简介:目的:利用链菌穿梭载体构建肿瘤特异标记表达系统,为肿瘤特异性口服疫苗的研究开辟一个新领域。方法采用体外基因拼装的方法得到PEG-3启动子,经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然后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PEG-3启动子、EGFP、PolyA亚克隆到链菌载体pTRKH2中,成功得到肿瘤特异标记质粒pTR-peg3-egfp。最后,转染肿瘤及非肿瘤细胞初步验证其肿瘤特异性标记能力。结果通过PCR基因拼装得到460bp左右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获得了肿瘤特异标记的链菌穿梭质粒pTR-peg3-egfp,并在细胞水平得到初步验证。结论PEG-3启动子介导的链菌穿梭质粒具有肿瘤特异性,这一实用新颖的系统将为研究链菌疫苗应用于肿瘤标记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PEG-3启动子 乳链菌 基因治疗 肿瘤
  • 简介:的生理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全身各器官组织发生变化,老年个体差异性大,病情复杂,应特别注意掌握用药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以取得好的疗效。服用药物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用药合理可以治疗疾病,用药不当可造成疾病,老年病人对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也相应发生改变。临床医生给老年病人用药时,应权衡利弊,

  • 标签: 老年人 合理用药 用药原则 注意事项
  • 简介:背景:近年慢性便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探讨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峨眉山市中医院慢性便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指导,对照组加服果糖,观察组加服果糖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2%对72.2%;χ2=12.399,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ACQOL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躯体不适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粪便质硬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便秘 乳果糖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治疗
  • 简介: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便秘的常见病因。据于普林等“报道。中国6城市老年便秘发病率为11.5%。便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的生活质量,而且与结肠癌、老年痴呆和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关。虽然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但老年常大量不当使用泻药,非但效果不理想。还可能导致泻药性结肠和结肠黑变病。我院予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替加色罗联合果糖治疗,并与单独应用果糖或比沙可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联合用药 疗效观察 替加色罗 乳果糖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果糖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精氨酸治疗,观察组(n=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和果糖灌肠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2w。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HE计分为(2.71±0.68),与对照组的(2.67±0.7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HE计分为(0.87±0.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0.56)(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89.7±28.1)μmol/L和血氨(70.3±24.5)μmol/L较对照组(172.5±49.3)μmol/L,97.4±32.7)μmol/L明显下降(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果糖治疗HE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氨水平,缓解HE严重程度。

  • 标签: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乳果糖 保留灌肠
  • 简介:本组153例中男71例,女82例,年龄50~92岁,平均年龄68.2岁,患者从发病到超声检查时间为0.5h~10天,多数在3天以内,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Prima超声诊断仪和美国惠普HPImagePoint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准备,随到随查。部分需要空腹或膀胱充盈的患者嘱其下午或次展做好准备再查。检查时根据腹痛情况对其腹部相应脏器进行多方位扫查,尤以疼痛部位为重点扫查区域。

  • 标签: 老年人 患者 急诊 超声诊断仪 准备 膀胱充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特点及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2000年收治的年龄70岁以上238例胃癌病人的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老年胃癌发病较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等。多数病人合并有重要器官的慢性病变。手术证实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166例,切除率为69.7%,其中根治性切除107例,64.5%;姑息性切除59例,35.5%。切除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2.6%,根治性切除达53.7%。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0.8个月。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结论老年胃癌由于发病隐匿多为晚期,应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积极的术后处理,大多能耐受手术。

  • 标签: 老年 胃癌 外科治疗
  • 简介: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理学已对正常人的体温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通常描述的测温是口腔、直肠、腋窝等处。近年来,为使测量体温的方法更加便捷,准确,对腹股沟温、肘温等的测量及观察均有报道,对老年是否能采用腹股沟温度监测生命体征,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的已康复老年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的自身对照测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股沟温 温度监测 老年人 测量 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目的了解血糖、血脂及胆碱酯酶活性在老年脂肪肝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老年脂肪肝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脂肪肝组(A组)血清胆碱脂酶活性、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非脂肪肝组(B组)显著增高。老年脂肪肝组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及肥胖症等显著多见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老年脂肪肝病人与一些疾病密切相关,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增高是其特征。

  • 标签: 老年人脂肪肝 相关疾病 血糖 血脂 胆碱酯酶活性
  • 简介:目的观察果糖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ALT、AST、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果糖治疗组。在射频消融术前后,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果糖。两组均在射频消融前后检测ALT、AST、甲胎蛋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天,患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分别为15.42±3.81mg/L和13.85±4.67μg/L,与治疗前水平(14.23±4.65mg/L和12.28±4.45μg/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在1周后两者分别下降至4.56±1.38mg/L和4.35±2.12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后3天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上升至20.36±7.72mg/L和17.62±9.43μg/L,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14.21±4.47mg/L和12.16±8.37μg/L,P〈0.05),但治疗后1周分别下降至12.28±7.36mg/L和11.01±8.24μg/L;术后3天ALT(89±47U/LL)和AST(71±38U/L)均由基线水平显著上升(115±53U/L和107±54U,P〈0.05),但术后1周下降至接近基线水平(63±32U/L和60±34U/L);治疗组甲胎蛋白水平由基线(1307±697ng/ml)持续下降(术后3天为875±653ng/ml,术后1周为201±171ng/ml,P均〈0.01)。结论果糖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状态,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可能对促进术后机体的恢复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乳果糖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尤其是在老年的恶性肿瘤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及特异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时大都已属于肿瘤晚期,可根治的病例极少.为提高对老年胰腺癌的认识,以期对早期诊断有所帮助,本文对1990~2000年间我院60岁以上老年之62例胰腺癌病例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胰腺癌 肿瘤 临床分析 根治 常见
  • 简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新的诊断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接受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数亦不断增加.西方国家对老年人定义为年龄≥65岁[1],我国将老年期的起始年龄定为60岁.国外对老年患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主要由胃肠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来完成.老年内镜检查与成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和术中监护等方面.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老年人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老年患者 治疗 年龄 术前用药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GEF-H1能激活Rho蛋白,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迁移等密切相关。目的:构建pEGFP-GEF-H1载体并稳定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后检测GEF-H1表达。方法:在线合成引物软件设计GEF-H1基因引物,构建重组质粒pEGFP-GEF-H1,并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以转染空质粒和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作为空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GEF-H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GEF-H1载体,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正确。转染重组质粒pEGFP-GEF-H1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GEF-H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了pEGFP-GEF-H1载体,且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后高表达GEF-H1,为进一步探讨结肠癌与GEF-H1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材料。

  • 标签: 结肠肿瘤 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类 RHO蛋白 载体构建 转染
  • 简介: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临床上疝引起的肠梗阻并不少见,但由Richter氏疝引起的肠梗阻则因病变隐蔽,易引起误诊误治,常导致严重后果。我们1997~2003年共收治4例老年病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Richter氏疝 肠梗阻 治疗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