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Rh血型抗原鉴定,对Rh阴性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输血患者选择相合性输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检出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D抗原复检、抗体筛查,及对其他Rh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结果:在79例RhD阴性输血患者中抗体筛查阳性共25例;抗-D抗体3例,抗-E8例,抗-c4例,抗-c、E7例,抗-C1例,抗-e3例,对存在不规则抗体患者均选择Rh因子相合血液输注,其中,有7例患者采用O型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结论:应用抗体筛查及Rh抗原鉴定结果,选择Rh因子相合血液输注及对有抗c和抗e抗体阴性患者在血源困难情况下选择O型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保证了特殊血型用血需求,既可以避免不规则抗体产生,同时也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RH血型 不规则抗体 相合性输注
  • 简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建设飞速发展情况下,各血液中心(血站)以及各科室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但大部分是局域网络,彼此之间独立和封闭,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机整合,无法进行沟通和协作,血液成分具体数据成为一个信息孤岛。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血液成分制备管理水平,

  • 标签: 成分血 制备 临床输血 数据化管理
  • 简介:鉴于RhD阴性稀有血型人群稀少和临床输血中重要性,以及稀有血型血液供需紧张平衡矛盾和稀有血型献血者严重流失状况,如何建立固定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并进行科学管理,对于保障临床RhD阴性输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笔者总结几年来血站稀有血型队伍建设管理经验.着重提出通过数据库及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稀有血型队伍建设管理,来提升稀有血型队伍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临床输注需求。

  • 标签: 稀有血型 献血者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迅速发展,人们对血液质量、输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国血液供应短缺,但每年过期报废血液却高达十几吨,这主要是血液库存管理不善导致。要实现安全输血,即血液从“血管”到“血管”全过程安全管理,血液库存安全必不可少。本文就血液在库存时标签、性质、入库信息、

  • 标签: 血液库存 标准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 实施过程
  • 简介:按照卫生部卫办发[2002]116号关于《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通知,医院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采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患者医疗信息及相关管理信息而建立的人机系统。数据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成功关键。

  • 标签: 信息 输血 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如今大型医院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程度越来越高,人为干预越来越少,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也就成了必然趋势。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住院或门诊患者输注血液总量和次数也是与日俱增。

  • 标签: 输血科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管理 安全用血
  • 简介:目的:明确两种不同检测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区域性国际敏感度指数(PT-localISI),并观察localISI对不同检测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率(PT-INR)可比性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CL-9000和赛科希德SF-8000检测PT,使用国际标准比率标准血浆对2种检测系统ISI进行标定,确定其localISI,并分别利用localISI和厂家提供ISI计算患者和健康志愿者PT-INR。结果:ACL-9000检测系统PT-localISI为1.18,SF8000检测系统PT-localISI为1.11,厂家提供ISI存在差异;对口服抗凝剂患者,使用厂家提供ISI,ACL-9000检测系统和SF-8000检测系统报告PT-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使用PT-localISI,则PT-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保证不同检测系统PT-INR可比性,必须确定不同检测系统PT-localISI。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率 区域性ISI
  • 简介: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越来越多公民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在这支可贵献血队伍中,少部分志愿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受到精神、身体、采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周围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出现献血后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甚至献血不成功。

  • 标签: 无偿献血 人性化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黏""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黏"标为形容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黏""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血液制品是一种特殊医疗用品,输血是治疗某些疾病和抢救治疗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多地出现用血紧张,临床用血短缺成为某些地方常态。作为综合性医院,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安全,使每次输血治疗尽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将血液效用达到最大化是输血科责任。

  • 标签: 输血申请单 输血病历 规范化管理 科学合理用血
  • 简介:血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更多关注。血液安全管理焦点应当包括安全要素、处理过程以及结果监测等几个方面,需要全面审视和评估从血管到血管采供血及输血过程。在国家制定保障血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约束下,尝试采取以下策略:全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标签: 输血 安全 管理 焦点 策略
  • 简介:随着我国在安全输血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人们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安全输血已倍受人们关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血站都实现了站内微机网络信息管理,实现了从血源招募、献血者体检、血液采集、成分血制备、血液出库等采供血全过程微机网络信息管理,更好地保证了血液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Znternet 信息共享
  • 简介:灾害,是指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灾害医学涉及临床、预防、生物等多种学科,涵盖了医疗、检验、康复

  • 标签: 灾害 采供血 应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易感病脑梗死HPA-1~5、15基因多态性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214例60岁以上脑梗死病例组和2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PA-1~5、15系统基因分型,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HPA-2抗原系统多态性病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基因频率(a=0.9159,b=0.0481)对照组基因频率(a=0.9773,b=0.0227)相比较P〈0.01;脑梗死组基因型频率(aa=0.8318,ab=0.1682,bb=0)对照组基因型(aa=0.9545,ab=0.0455,bb=0)相比较P〈0.01。②HPA-2回归分析:脑梗死HPA-2b基因和HPA-2ab基因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HPA-2aa为指示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年龄调整后,HPA-2abOR值=4.123(95%CI=1.981~8.581)。结论:HPA-2抗原系统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本地区老年人群脑梗死发病遗传易感因素,HPA-2b可能是其易感基因,HPA-2ab可能是其易感基因型。

  • 标签: 老年易感病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 简介:输血科工作人员每天要直接血液接触,承担着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和全院供血任务,其医院感染管理对医疗安全非常重要。虽然血站提供血液都经过了严格检验,运输条件也有严格规定。但患者血液标本大都属于生物危险品,各种病原菌,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经血液传播.

  • 标签: 输血科 医院感染 管理 措施
  • 简介:输血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在拯救患者生命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甚至是致命。充分认识输血治疗危险因素,规范输血科建设管理,是临床用血安全重要保证。

  • 标签: 输血科建设 临床输血 安全
  • 简介:临床检验水平关系到医疗质量,临床检验标准和规范管理是目前我国医院亟待解决问题之一。为加强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标准建设,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根据省卫生厅制定标准,对81所临床实验室标准管理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实验室 标准化 管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得到广泛宣传,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街头献血车,无偿献血人数急骤增加,但献血时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给献血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也有损献血者信心和积极性,同时给献血者带来痛苦,甚至会造成献血者流失。为此,本课题对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相关性原因进行探讨,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献血次数 献血量 预防
  • 简介:临床输血属于临床治疗抢救患者不可替代方式,科学合理输血可挽救患者生命,反之若输血不合理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需加强重视。2010年起我院按照市卫计委要求开始推进科学合理用血工作,临床合理用血情况逐年有所改善。

  • 标签: 不合理输血 原因 合理输血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