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s)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细胞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压疮的发生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研究应用血浆沉淀治疗Ⅱ期压疮,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冷沉淀 Ⅱ期压疮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12临床应用沉淀情况,了解沉淀临床使用量、增长率及其合理性,为沉淀的制备及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沉淀。方法:利用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对西京医院6年临床应用沉淀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沉淀用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比2010年增长了91.1%,不符合输血指征21.15%。结论:沉淀使用量逐年上升,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救治,但使用前没有评估较常见,医生仅凭经验输注。故应加强临床输注沉淀的监管及合理使用的培训,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成分输血 合理用血
  • 简介:目的:目的探讨沉淀在出血和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必要性。方法:分别监测12例出血患者使用沉淀前后2h创面渗血情况,血压,引流物,PT,APTT,PLT等指标和34例抗感染患者的Fn含量,白细胞计数,体温,脉搏等指标,对比各指标前后变化,分析使用沉淀的有效性。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LT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在出血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沉淀,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血液输入和抗生素使用,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和医药资源。出血的用量。

  • 标签: 冷沉淀 出血 必要性
  • 简介:沉淀凝血因子中主要含有F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临床适应证为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导致的出血、外科大手术及大出血,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FⅧ:C 质量控制
  • 简介:患者,男,45岁,农民。于1周前被毒蛇(种类不详)咬伤右小腿,当时既感疼痛不适,出血不止,无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肢体麻痹等症状,就诊当地县医院。给予清洗伤口换药和抗蛇毒血清治疗,右小腿肿痛有所减轻,伤口渗血一直不止。3d前复诊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WBC9.2×10^9/L,Hb76g/L,PLT10×10^9/L,未行特殊处理,症状进一步加重,于2008年8月11日求诊我院外科。

  • 标签: 血小板 冷沉淀 毒蛇咬伤
  • 简介: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输血效果,重则危及生命。因此,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配血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中心研究室在输血前抗体筛查试验中发现合并抗M抗体、抗Lea抗体以及自身抗体引起的输血交叉配血不合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抗M抗体 抗Lea抗体 自身冷抗体
  • 简介:血小板运输时要求维持20℃~24℃恒温保存和不断振荡,而青海地处高原,具有海拔高低温缺氧,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血小板长途运输时对运输设备就会要求更高,因为血小板温度过低时会发生聚集,一旦发生聚集,将无法还原,导致血小板失去活性[1],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剧烈震荡,避免血小板损伤,给患者输注时达不到一定的效果。

  • 标签: 高原地区 血小板 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 运输 冷链控制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迅速的发展,人们对血液质量、输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国血液供应短缺,但每年过期报废的血液却高达十几吨,这主要是血液库存管理不善导致的。要实现安全输血,即血液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血液库存的安全必不可少。本文就血液在库存时的标签、性质、入库信息、

  • 标签: 血液库存 标准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 实施过程
  • 简介:按照卫生部卫办发[2002]116号关于《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通知,医院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采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患者医疗信息及相关的管理信息而建立的人机系统。数据的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信息 输血 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如今大型医院的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程度越来越高,人为的干预越来越少,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也就成了必然趋势。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住院或门诊患者输注血液的总量和次数也是与日俱增。

  • 标签: 输血科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管理 安全用血
  • 简介:目的:应用Rh血型抗原鉴定,对Rh阴性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选择相合性输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检出的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D抗原复检、抗体筛查,及对其他Rh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结果:在79例RhD阴性的输血患者中抗体筛查阳性的共25例;抗-D抗体3例,抗-E8例,抗-c4例,抗-c、E7例,抗-C1例,抗-e3例,对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均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其中,有7例患者采用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结论:应用抗体筛查及Rh抗原鉴定的结果,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及对有抗c和抗e抗体的阴性患者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选择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保证了特殊血型的用血需求,既可以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RH血型 不规则抗体 相合性输注
  • 简介: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在这支可贵的献血队伍中,少部分志愿者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精神、身体、采血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周围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献血后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甚至献血不成功。

  • 标签: 无偿献血 人性化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各血液中心(血站)以及各科室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但大部分是局域网络,彼此之间独立和封闭,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机整合,无法进行沟通和协作,血液成分具体数据成为一个信息孤岛。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血液成分制备管理水平,

  • 标签: 成分血 制备 临床输血 数据化管理
  • 简介:血液制品是一种特殊医疗用品,输血是治疗某些疾病和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多地出现用血紧张,临床用血短缺成为某些地方的常态。作为综合性医院,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安全,使每次输血治疗尽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将血液效用达到最大化是输血科的责任。

  • 标签: 输血申请单 输血病历 规范化管理 科学合理用血
  • 简介:临床检验水平关系到医疗质量,临床检验标准和规范管理是目前我国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加强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标准建设,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根据省卫生厅制定的标准,对81所临床实验室标准管理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实验室 标准化 管理
  • 简介:鉴于RhD阴性稀有血型人群的稀少和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以及稀有血型血液供需紧张平衡的矛盾和稀有血型献血者的严重流失的状况,如何建立固定的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并进行科学管理,对于保障临床RhD阴性输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总结几年来血站稀有血型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经验.着重提出通过数据库及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稀有血型队伍建设与管理,来提升稀有血型队伍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临床输注需求。

  • 标签: 稀有血型 献血者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目的:明确两种不同检测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区域性国际敏感度指数(PT-localISI),并观察localISI对不同检测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率(PT-INR)可比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CL-9000和赛科希德SF-8000检测PT,使用国际标准比率标准血浆对2种检测系统的ISI进行标定,确定其localISI,并分别利用localISI和厂家提供的ISI计算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PT-INR。结果:ACL-9000检测系统的PT-localISI为1.18,SF8000检测系统的PT-localISI为1.11,与厂家提供的ISI存在差异;对口服抗凝剂患者,使用厂家提供的ISI,ACL-9000检测系统和SF-8000检测系统报告的PT-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使用PT-localISI,则PT-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保证不同检测系统PT-INR的可比性,必须确定不同检测系统的PT-localISI。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率 区域性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