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淤积性皮炎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病程与转归。结果13例全部治愈。结论中西结合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疗效满意。

  • 标签: 下肢淤积性皮炎 中西医结合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化痰逐瘀方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本院住院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逐瘀方口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化痰逐瘀方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自拟化痰逐瘀方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 简介: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结论中西结合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10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72例),对照组(西药治疗,36例)。2个月后进行改良长谷川智能评定量表(HDS)测试。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9.72%,总有效率91.67%.无效8.33%,而对照组显效率30.56%,总有效率66.67%,无效3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HDS评分治疗后显著增加.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管性痴呆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 中西医结合 康复
  • 简介:目的研究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8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挑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80例,以住院号单双数模式,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每组患者40例。单一组统一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联合组统一接受中西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单一治疗组显效11例,显效率27.50%;有效17例,有效率42.50%;无效12例,无效率30.00%;治疗总有效率70.00%;联合治疗组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3例,57.5%;14例,35.00%;3例,7.50%;总有效率92.5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应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此种方式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伴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结合护理及施行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90例。将上述9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护理组45例和中西护理组45例。西医护理组给予单纯西医护理,中西护理组采取中西结合护理措施。比较①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②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异;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①中西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②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③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结合护理及施行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对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 中西医结合护理 施行效果
  • 简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社区中心均已开展规范的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为探讨如何在分级随访管理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指导和干预,提高患者的中医应用知识。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 随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联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48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以及X线下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两个月后、四个月后、半年后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痰塗阴转率、痰培阴转率、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效果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痰塗阴转率、痰培阴转率、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效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痰液阴转率,同时有效促进病灶吸收,病情好转。

  • 标签: 中西医联合 难治性肺结核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复方磷酰胺片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拔罐法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3.33%、93.4%;而对照组分别为16.67%、80.65%,同时还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瘀血痹阻证以及寒湿痹阻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给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针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并且对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也较为显著。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针并用方法治疗失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的60例失眠病辨证分型采用针灸加中药并用方法治疗,并设单纯针灸治疗2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包括未连续治疗者),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并用治疗失眠病疗效满意。

  • 标签: 失眠病 针药并用 辨证分型
  • 简介:《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2012年9月24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使用绝经期激素治疗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这表明年龄是高血压进展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同时也说明绝经期采用激素治疗(MHT)会增加绝经后女性的高血压(BP)风险,该研究共纳入了43405例绝经后女性,JoanneLind(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部悉尼大学)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激素治疗 高血压 绝经期 风险 新南威尔士
  • 简介: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β受体阻断)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基石之一,所有心衰患者均必须使用β受体阻断,除非有禁忌证不能耐受[1-3]。然而仅在10多年前,心衰还是β受体阻断的禁忌证。从禁用到治疗基石,β受体阻断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不断进取的循证道路。

  • 标签: 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断药 循证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闭塞的3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系统狭窄闭塞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颈内动脉内膜切除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13例,以及支架血管成形术17例.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对颈动脉系统狭窄闭塞的外科治疗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显著性降低,但存在灌注明显延迟.术后与术前对比显示,所有患者灌注延迟的区域明显减少,其中分水岭区恢复正常,但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仍存在灌注延迟.结论通过灌注磁共振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3种外科治疗方法前、后单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 标签: 灌注磁共振 颈动脉系统狭窄 颈动脉系统闭塞 外科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室安卡因、胺碘酮单用合用治疗LownⅡ~Ⅴ级室早为主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患者159例随机被分为3组,①A组:给室安卡因;②B组:给胺碘酮;③C组:给室安卡因,同时给胺碘酮,用法同B组.结果:(1)C组(合用组)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单用胺碘酮组(87.3%)和室安卡因组(77%),(P<0.005);(2)合用组早搏纠正时间(5.2天)较A、B组缩短;(3)合用组QTC延长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对于以LownⅡ级以上室早为主心律失常可以选用室安卡因胺碘酮,二者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

  • 标签: 室安卡因 胺碘酮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较对照组的70.9%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西医内科 糖尿病 效果 对比
  • 简介:《路透社》报道,根据发表在《英国泌尿学杂志》的研究,患有心脏疾病的男性更有可能后悔选择前列腺癌治疗。研究人员随访将近800例接受前列腺癌治疗(如放疗)以及有癌症复发征兆的患者,结果显示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后悔选择癌症治疗的可能性高达50%。

  • 标签: 男性患者 前列腺癌 心脏疾病 治疗 癌症复发 研究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苯扎贝特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被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苯扎贝特0.2g,2次/d,疗程1个月.观察血甘油三酯含量及血压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苯扎贝特与降血压药物合用,除显著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外,还明显提高常用降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甘油三酯 苯扎贝特
  • 简介:年过三十,体重增加是常见的事。一开始不会增加太多,一年一两磅,但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地越来越多。超标的体重,特别是腹部,可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心脏疾病 意味着 超重 体重增加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髋骨骨折患者若伴有心血管风险增加则不能从大量输血获得生存功能改善的益处”。研究人员发现60天内死亡走路需协助的患者比例约35%,无论患者是否有输血。研究人员称住院患者冠状动脉事件死亡率各组问无差异,60天内死亡率也相似。

  • 标签: 大量输血 手术后 髋关节 骨折患者 冠状动脉事件 医学杂志
  • 简介:目的:探讨吞咽治疗结合醒脑开窍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单纯吞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接受单纯吞咽治疗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单纯吞咽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频荧光造影(VFG)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以及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FG评分均显著升高,SWAL-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单纯吞咽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治疗后VFG评分[(5.46±2.04)分比(6.54±2.75)分]升高更显著,SWAL-QOL评分[(741.33±25.92)分比(632.54±26.77)分]降低更显著,P依次=0.032,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吞咽治疗组(93.88%比75.51%),P=0.014。结论:与单纯使用吞咽治疗仪比较,吞咽治疗结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醒脑开窍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