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1992年4月~1996年6月应用紧急心电律抢救严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27例。体会:心搏骤停中室颤/室扑是紧急电复律的绝对适应症,且是最有效的紧急治疗措施。应用越早,成功越大。电功率选择与电极板放置恰当、与心肺复苏并用、合理应用有关药物等均可提高电复律成功率。如药物和其他疗法无效而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室上速也应行紧急电复律。笔者还谈及电复律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 标签: 电复律 快速异位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报告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方法对27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应用体外循环(CCABG)21例,其中并发室壁瘤2例、瓣膜病1例;非体外循环(OPCAB)6例.结果全组手术效果良好,27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无早期死亡.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性地进行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术.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治疗 冠心病 体外循环 CCABG
  • 简介: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heartfailure,RHF)是指心功能Ⅲ~Ⅳ级(NYHA标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及消除并发症和诱困后,CHF的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治疗困难,病死率高。2000年6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治疗RHF27例,收到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心力衰竭 硬膜外阻滞
  • 简介:“JNC8”给我国临床医生带来不少新的理念,但在高血压用药方面也带来一些困惑。JNC8是根据美国及欧洲RCT研究证据对JNC7中高血压用药方面进行部分修改,虽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直接搬来指导我国的临床实践,我国人群及用药特点和欧美国家有明显不同;诊治高血压仍应按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进行。

  • 标签: 欧美国家 防治指南 高血压 临床医生 JNC7 参考价值
  • 作者: 张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脑卒中之首。根据脑出血的部位,分为颅内动脉出血(ICH)和非颅内动脉出血(NICH),两者均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新发病例,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的致死率高达30%~40%,患者往往由于延误治疗而留下终身残疾。目前我国对脑出血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以急性期脑出血治疗后1周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标准。临床上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对脑出血分型、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提高人们对脑出血的有进一步了解。

  • 标签: 脑出血;血管破裂;脑卒中
  • 简介:亮点包括具有前景的心脏疾病和卒中预防及治疗新药、设备和手术。去年,在抗心脏疾病和卒中方面取得各种各样进展,有新药、新手术以及现有治疗的改进与新发现益处。1、新药降低一半胆固醇一种每月注射一次或两次的新类别药物,可将有害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减少一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以明确PCSK9抑制剂是否能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提高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心脏疾病患者 心血管病 心脏病发作 治疗新药 低密度脂蛋白 主动脉瓣替换术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将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表。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
  • 简介:本刊对一些常用的词汇,如CT、MRI、DSA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对以下常用词汇,可在第1次出现时不标注英文全称,即写出中文全称后,直接用英文缩写。见下表。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缩写 常用词汇 MRI DSA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81例STE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IL-27等指标的浓度.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STEMI组血浆IL-27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在入院当时,1d、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在入院时、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IL-27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中血浆IL-27浓度明显增高,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27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溶栓治疗,占24.41%。溶栓患者平均到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完成评估后超过时间窗,患方拒绝或犹豫,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年龄不符等。结论加强对醒后卒中的研究,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了解,优化院内卒中流程,更新我国溶栓指南等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比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醒后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6~9h内动脉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叫颐性分析27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料,发病距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为6~9h,头部CT未显示脑出血和明确的梗死灶,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责任血管后,采用球激酶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尿激酶以1.5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50万U。血流动力学评估采用前向血流评定(TICI).结果在27例溶栓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患者中,颈内动脉闭寒的有10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有15例,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的有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20例,心源性卒中7例,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TICI分级:3级)的为5例,部分再通(TICI分纵:2级)的为15例,未再通(TICI分级:0~1级)的为7例,血管再通率为74.1%,总病死率为14.8%。20例动脉例佯硬化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90%,死亡率为0;7例心源性尊中患者,溶拴治疗后血管再通半为28.5%,死亡率为4/7。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闭塞忠者的NIHSS评分和修订Rankin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在头部CT未显示有明确梗死灶的前提下,6~9h内选择动脉溶俭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栓溶解疗法 卒中 时间窗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 简介:目的分析近十年老年住院患者循环系统疾病谱构成、治疗结果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5~2014年我院以循环系统疾病作为出院第一诊断的老年患者病案资料7193例,将老年患者分为4个年龄段,即60~69岁730例,70~79岁1057例,80~89岁3583例,≥90岁1823例;根据出院时间分为2个时间段,即2005~2009年3199例,2010~2014年3994例。按心血管病常用分类法统计疾病谱构成比和治疗结果,分析年龄及不同时期疾病谱构成、顺位及死亡情况。结果7193例老年患者中,总死亡人数182例(2.5%),以8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死亡人数的95.6%。2010~2014年总住院患者平均年龄较2005~2009年明显升高[(84.46±8.91)岁vs(82.38±8.43)岁,P〈0.01]。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各年龄段、不同时期住院和死亡的首位单病种疾病。随着住院患者高龄化趋势的加剧,近5年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和死亡构成比呈增长趋势,而因高血压住院和死亡构成顺位下降。结论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疾病首位住院和死亡原因。近年来,高龄患者脑血管病的住院和死亡构成比上升应引以重视。

  • 标签: 住院病人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脑血管障碍 死亡率
  • 简介:2014亚太心脏协会年会暨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于2014年12月12~1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开幕式于12月13日上午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中国工程院士王陇德院士、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等,他们给到会的众多心内科医生做了精彩的讲话。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心脏协会 心血管 年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会议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前急救对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14年2月间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5例,探讨前急救不同因素对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全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前急救后,心跳、呼吸恢复者21例(24.7%),患者存活并出院者13例(15.3%)。年龄高于60岁的高电压击伤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有所降低,但与〈60岁组与低电压击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击后至行心肺复苏急救的时间〈5min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最高,且随着施救时间的延长(〈5min,5-11min,11-16min,〉16min),复苏成功率(58.33%比31.58%比8.00%比0%)、出院存活率(58.33%比15.79%比0%比0%)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等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电击伤 心脏停搏 急救医疗服务 心肺复苏术
  • 简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大会(CCGI)已逐步发展为我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会议,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2014CCGI定于9月12-14日在江苏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议主题是"发展老年医学,推动健康产业"。大会将设立主旨报告和25场专题论坛。

  • 标签: 老年医学 健康产业 苏州 江苏 中国 专业会议
  • 简介:CIT2014,我们聚首上海!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4)将于2014年3月20-23日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举行,会议将启用全新的场馆-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 标签: 介入心脏病学 征文通知 中国 十二 CIT 会展中心
  • 简介:目的:对基层卫生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门诊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卫生院门诊部于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0例患者卡托普利治疗(A组),另60例给予牛黄降压丸治疗(B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A组为83.3%(50/60),B组为71.7%(43/6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上均得到了改善,而在改善幅度上,A组要好于B组(P〈0.05);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卫生院门诊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服药依从性,价格实惠,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卡托普利 门诊高血压病 临床疗效
  • 简介: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而且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分散于各个自然村,对患者的追踪和管理造成难度。因此,如何在基层社区开展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有效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前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病 综合干预 卫生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