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在生存环境中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一些研究证实,许多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与社会心理应激有相当密切关系[1,2].我们对嘉兴地区30例首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年的生活事件做一调查,并与同性别,同年龄和相同心血管易患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相比较,结果如下.

  • 标签: 预后 转归 心理应激因素 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右房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学特征、靶点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方法40例右房房速病人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房速靶点标测采用激动标测方法,用两根大头消融导管在右房内交替移动标测寻找靶点,采用预设60~65℃温控放电消融。结果经电生理检查证实40例房速中10例为自律性房速,30例为非自律房速。36例(90%)射频消融即刻成功,36例有39个房速病灶位,其分布:房间隔21个,右房侧壁15个,希氏束旁(Koch三角尖)2个。4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改良房室结成功,3例合并心房扑动划线消融成功。有1例希氏束旁房速术后出现Ⅲ°AVB。结论右房房速射频消融成功率较高,其病灶部位以房间隔或右房侧壁为多见,希氏束旁房速消融应注意防止出现AVB并发症。

  • 标签: 房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射频消融
  • 简介: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对生理状态下兔心肌心室间复极异质性的影响。从动作电位时程(actionpotentialduration,APD)的角度探讨临床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在不同刺激频率[即基础循环周长(basiccyclelength,BCL)=2000、1000、500及250ms]下,不同浓度普罗帕酮(对照组,1μmol/L普罗帕酮组,6μmol/L普罗帕酮组,10μmol/L普罗帕酮组)对正常心肌左右心室内膜APD的影响。结果普罗帕酮由低浓度(1μmol/L)至超治疗浓度(10μmol/L)呈非浓度依赖性地减少室间离散;左右心室内膜APD和室间离散在不同浓度的普罗帕酮干预下仍呈慢频率依赖性特点(P<0.05),且这种特点对普罗帕酮呈非浓度依赖性。结论生理状态的心肌左右心室间存在复极离散。普罗帕酮可减少这种复极异质性,这可能是其对无缺血心肌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之一。

  • 标签: 普罗帕酮 心室 动作电位 药理学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对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和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的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以期了解不同的病理机制.方法利用ABC法对10例CAA、8例脑血管玻璃样病变和8例非脑病患者尸检脑标本的脑小动脉壁血管间质以及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脑小动脉β-A4为阴性,Ⅰ、Ⅲ、Ⅴ型胶原呈阳性反应,Ⅳ型为弱阳性.病例组CAA患者中层细胞外间质β-A4为阳性,Ⅳ型胶原和层蛋白纤维型胶原明显阳性,外层改变轻微.结论CAA细胞外间质淀粉样物质异常沉积,层蛋白和Ⅳ型胶原堆积及纤维型胶原缺失;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则是各型胶原层蛋白异常堆积于小动脉中层,且肌动蛋白减少.

  • 标签: 脑淀粉样血管病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细胞外基质
  • 简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急重症之一,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恢复期长是该病的特点.因此,该种病人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治疗和恢复,尤其是在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加重病情.现回顾分析了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0收治的83例脑出血病人的有关资料,对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脑出血 急性期 心理障碍 护理措施 心理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135例CHF患者进行调查;8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CHF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于出院时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评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平均值为(47.6±2.1)分.较对照组(56.88±3.5)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症状。

  • 标签: 心理疗法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抑郁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工业、交通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复合损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康复医学患者服务对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康复对象在原来的骨关节病人,周围神经性疾病,软组织损伤,脑血管病患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截瘫病人,这类病人往往瞬间就由正常变为残疾,身体与心灵均受重创。康复器械的更新,可减轻身体的刨伤,但心灵的创伤就需要我们康复工作者理懈患者,关心患者,耐心的诱导患者,配合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使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 标签: 患者 临床应用 康复医学 截瘫病人 心理治疗 复合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前A组,SAS、SDS分别为(62.31±8.25)、(65.13±7.20),B组为(61.82±9.6),(66.23±8.08),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行为干预后,各时段评分A组明显减小,1周、2周、4周SAS评分分别为(53.21±6.74、47.23±7.18、44.59±4.18);SDS分别为(58.21±5.89)、(49.20±6.14)、(45.43±4.79),与B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及心电图指标,如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死亡及QTc、QTa、∑ST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地改善AMI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电图变化,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行为干预 焦虑 抑郁 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最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负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 标签: 肺心病 血气分析 预后 呼吸衰竭
  • 简介:本院自1994年1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不同原因所致的脑室内出血32例,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诊断 CT 治疗 脑室出血
  • 简介:心源性哮喘是社区医疗单位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或轻或重,如不及时作出准确诊断及治疗,往往导致疾病加重甚或病人死亡.现将我院急诊科于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18例误诊病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2~78岁,平均64岁.误诊时间最长9月,最短1天.1.2.原发病:18例均经胸部X射线摄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最后确诊为:冠心病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上述病例均符合戴瑞鸿主编的所制定的诊断标准.

  • 标签: 心源性呼喘 诊断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晕厥的原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3例运动试验发生晕厥的资料。结果:4例发生晕厥时的运动量是极量,9例是亚极量,11例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倒,2例发生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为心源性。结论:为减少运动试验的晕厥及其严重后果,应严格掌握运动试验禁忌证,对病人宜采用亚极量运动.严密血压心电图监护,并作好急救准备。

  • 标签: 晕厥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运动试验
  • 简介:心电图改变一般不能提示疾病的病因,但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具有一定的病因诊断价值,另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可提供诊断线索.然而,心电图对左侧气胸的诊断意义尚未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分析10例左侧气胸病例,发现其有左室面导联(I、aVL、V4、V5、V6导联)R波低电压、位置性Q波、QRS振幅变化及R波逆向递增等较为明显的心电变化,其中左室面导联R波电压于坐位时描记心电图又发生了成倍增加,其增加率107%~780%(376.50±225.99),与正常组-22%~73%(-42.33±37.76)及肺气肿组-28%~40%(-31.28±27.64)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左侧 气胸 心电图
  • 简介:无症状脑梗死(SBI)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或虽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由于SBI无特异性症状和定位体征,临床上常常被忽视.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老年病科近3年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期加强临床医师对SBI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老年 临床表现 CT检查 无症状脑梗死 神经系统
  • 简介:难治性高血压(refratoryhypertension,RH)是指经充分合理的联合三种以上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1个月以上血压仍未降为目标血压。其标准为140/90mmHg以下或单纯收缩压不能降至140mmHg以下。我们对临床遇到的长期血压控制效果欠佳的135例高血压患者的难治性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隐匿性传导(CC)的临床心电图表现。方法对1034例CC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C多发生于各类心脏病人,占66.6%;对激动的影响多为影响其后激动的传导,占48%;发生CC的心律失常以房颤为主,占28.1%;CC的类型,以顺向型多见,占47.4%。结论CC确是引起复杂心律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隐匿性传导 心电图 心房颤动 复杂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 简介: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发生于脑卒中患者时有极高的病死率.现总结我院2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并发高钠血症15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高钠血症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