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原始叉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的原始叉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局限性突起,大小约21.6mm×5.1mm,鞍区扩大,其内显示有团块影,大小约28.6mm×39.2mm×34.5mm,与左侧颈内动脉突起关系密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处的原始叉动脉瘤栓塞术,置入大小不等弹簧圈共17枚。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颅内积大部分被吸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原始叉动脉瘤伴颅内积的患者罕见,经CTA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有效并能在短期内使颅内积减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颅内积气
  • 简介:(5)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可选用最近版《医学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中西药名以最近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药品和化学试剂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

  • 标签: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撰写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主题词表 稿件 医学词汇
  • 简介:所谓“危险角”并不是通常人说及恋爱时有第者的介入,成为危险角的意思,而是医学上经常遇到在面部皮肤长疙瘩的危险地方。这个地方没有截然解剖的位置.它的角通常是以双眉连成一线作为角的底边,与双额至下颌尖处为角形的另两边.这个虚构出来的角形地方常常称之为危险角。如果在那里长上疙瘩,危险程度很高,不可以丢心大意,特别不要用手挤压它,将疙瘩的小脓点挤出来。

  • 标签: “危险三角” 面部皮肤 危险程度 三角形 地方 疙瘩
  • 简介:数字执行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节,节间空1/4个汉字空。

  • 标签: 撰写要求 稿件 数字用法 阿拉伯数字 国家标准 出版物
  • 简介:重型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栓塞,脑干梗塞等;早期因脑组织处于出血、缺血、缺氧水肿而进行性加重阶段,患者均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意识障碍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功能,表现为:呼吸急促,深大,过渡换气,舌后坠道梗阻,吞咽障碍致道分泌物积聚和胃返流液误吸,引发气道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这些影响因素贯穿于病情的始终,促使病情恶化,因此,早期诊治过程中的道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预后。

  • 标签: 早期气道管理 重型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患者 临床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在浩瀚的中药宝库中,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就像"血管清道夫"一样的中药有很多,其中川芎、血竭、地龙可谓佼佼者,备受人们的青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味圣药吧。川芎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为四川特色药物。中医称其性温,味幸,归肝、胆、心包经。《本草汇言》载其"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外彻皮毛,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血竭 疏通经络 地龙 多年生草本植物 心绞痛
  • 简介:目前,心脏移植(HT)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手段。如何提高老年患者HT的成功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已独立完成HT手术14例,其中老年患者3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及nCPAP治疗组(43例),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V·O2max值,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治疗6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C-·PAP治疗组AHI[(27.5±6.2)比(6.8±1.2)]显著降低,LVEF[(0.45±0.07)比(0.48±0.05)]及VO2max值[(16.5±3.5)ml·kg^-1·min^-1比(19.2±3.4)ml·kg^-1·min^-1]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改善已接受基础药物治疗的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通气功能、心功能和最大摄氧量。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心力衰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目的:总结房心临床特点、合并畸形及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1993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23例房心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0.3~38(9.6±10.0)岁。均为左型房心,其中21例获得手术证实,完全型15例,部分型6例。心电图检查:电轴右偏18例,电轴偏左1例,电轴正常4例。胸片检查:18例肺血增多。结果:术前经超声检查确诊12例(52.2%),10例行心导管确诊4例(40%)。21例中16例(76.2%)合并其它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4例(66.7%)、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28.6%)、肺动脉瓣狭窄3例(14.3%),永存左上腔3例(14.3%)。结论:房心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畸形发生率较高,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较高诊断价值。心导管检查对合并畸形诊断率较高,对合并畸形者强调术中探查。

  • 标签: 三房心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血管造影术
  • 简介: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以烦渴多饮、易饥易食、多尿,以及疲乏、消瘦为主要特征。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若控制不好.将产生种种合并症而致死、致残。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种类型,采用药膳辨治.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减轻或消除症状.或减少用药量,使病情趋于稳定、好转乃至治愈。

  • 标签: 消渴病 药膳 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代谢紊乱 胰岛素缺乏 糖尿病
  •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阴两虚血瘀证应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有效率、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又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气阴两虚血瘀证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患者男性,23岁。饮白酒300ml后感烦躁、心慌1h入院。既往无心动过速史。查体:神志清,血压12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79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未见异常表现。查X线胸片及血清电解质均正常。17:46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P—P间距匀齐,心率79次/分,P—R间期由0.20s延长至0.27s。其后(图1B)示:心率81次/分,P—R间期由0.27s缩短至0.20s。

  • 标签: 房室结三径路 饮酒过量 病理性杂音 血清电解质 心动过速 X线胸片
  • 简介:目的探讨远程监护技术与维心电散点图技术相结合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借助远程网络技术传送3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海量心电数据)资料;采用非线性理论的Lorenz散点图分析法,经计算机处理,将直观的几何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并将分析软件转换为维模式,从长程心电数据中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的时刻、持续时间和频率。结果维彩色心电散点图色彩鲜艳、立体感强,不仅直观展示了心律失常的类型与严重程度,而且显示了心律失常发生的时刻、持续时间和频率。结论维心电散点图是快速准确分析动态心电图的新方法,兼有时间散点图与Lorenz散点图各自的优势,适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三维心电散点图 远程监护 心律失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相为固定相,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在0.272~1.36ug范围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4891.5X-66.2,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2.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HPLC对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标签: HPLC, 三黄片,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3DCT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MPR、SSD、MIP及VRT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PR及3DCT可发现及多方位观察骨病变。结论螺旋CT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病变 螺旋CT 重建
  • 简介: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肾脏清除能力下降会使NT—proBNP水平增高,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也会对NT—proBNP水平造成影响。因此,在心衰伴有慢性。肾脏病时,临床上需对诊断的截断值进行相应调整。慢性肾脏病4期后,诊断急性心衰的截断值需要上调30%-50%。骆雷鸣教授指出:“作为一个整合型的标志物,NT—proBNP既反映心功能也反映肾功能,但它与心功能的关联更为密切。治疗过程中,NT—proBNP水平下降是心衰治疗成功的关键,而当心衰合并慢性。肾脏病治疗时,

  • 标签: NT-PROBNP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急性心衰 诊疗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