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误诊原因及甲状腺结节大小及钙化情况对CEUS结果的影响.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断准确率。方法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33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421个结节的CUES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个结节中33个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TC,8个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腺瘤,8个TC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个TC误诊为甲状腺腺瘤,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正确率达87.89%,误诊率达12.11%。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及钙化情况对诊断准确率有影响,其中长径〈10mm组误诊率与其他2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钙化组的误诊率与微钙化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大小及结节钙化情况对CEUS诊断准确率均有影响.分析误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CEUS的认识水平。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钙化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MTM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例甲状腺微小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微小髓样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或临床MEN-2表现,11例术前测定了降钙素及癌胚抗原(careino-embryonicantigen,CEA)水平,中位值分别为81.61(3.36~1187)pg/ml、7.42(0.81—90.75)μg/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8~63)个月,无死亡病例。8例(57.14%)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35.71%)患者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降钙素异常升高的比率明显增高(P〈0.01)。6例(42.86%)患者术后降钙素持续或复发增高,其中5例术前基线降钙素水平〉100pg/ml。术后降钙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患者其降钙素基线水平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降钙素水平增高者(P〈0.05),而2组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检测降钙素可有效发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ncer,MTC),对CEA增高患者,亦需排除MTC;较之肿瘤大小,基线降钙素水平更关乎于术式选择和术后效果,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基线降钙素〉100pg/ml的MTMC难以通过手术获得生化治愈。

  • 标签: 甲状腺微小髓样癌 淋巴结转移 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
  • 简介: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食品卫生问题,及超声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发现率越来越高,本研究通过对甲状腺微小结节鉴别诊断的最佳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筛选,为临床对甲状腺微小结节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结节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征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biopsy,US—CNB)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US—CNB甲状腺结节778个,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778个结节中均穿刺成功。排除21例不能诊断的结节,病理诊断结果中恶性结节占16.4%(124/757),良性结节占83.6%(633/757),恶性的结节中微小结节所占比例为12.1%(15/124)。US—CN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124/124),94.8%(600/633)和94.8%(717/757)。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统计,2者间在血流多少、边界情况、结节内部情况及钙化情况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长径的各组比较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能安全、有效地获得甲状腺结节组织,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超声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目前尚无明确、特异、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然而,随着人们对AD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年不断有相关的辅助诊断技术受到重视.如结构磁共振(sMRI)用于评估脑萎缩;功能磁共振(fMRI)用于检测脑血流及新陈代谢的减少;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用于评估大脑各区纤维连接程度以及脑脊液中Aβ1-42/1-40和tau蛋白及其过磷酸产物的检测.然而拉曼光谱因其可检测有机或无机混合物各成分的独特优势,使其在AD病理机制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该技术对AD诊断的可行性及前景做一概述,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决策,并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梳理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拉曼光谱技术 外周血 生化标志物
  • 简介:目的检测外周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prostatespecificantigen,fSP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prostatespecificantigen,tSP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antigendensity,PSAD)和前列腺癌基因3(prostatecancergene3,PCA3)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并分析fSPA、tSPA和PCA3联合检测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浙江大学国际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67例前列腺癌患者、7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70例健康男性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染色法检测血清fSPA和tSPA水平,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Trizol提取总RNA后RT-PCR检测血清PCA3mRNA表达,分析SPA、PSAD和PCA3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SPA、tSPA、PSAD及PCA3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男性体检者,且前列腺增生患者高于健康男性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leason评分≥7分、T3~T4患者的血清fSPA、tSPA、PSAD及PCA3水平显著高于Gleason评分〈7分、T1~T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fSPA、tSPA、PSAD及PCA3与Gleason评分和TMN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PA、tSPA、PSAD及PCA3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值分别为0.53、0.57、0.63和0.75,联合诊断AUC值为0.92,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单项指标。fSPA、tSPA、PSAD及PCA3的特异性分别为67.16%、68.66%、73.13%和85.07%,灵敏度为71.64%、70.15%、74.63%和82.09%,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7.01%,灵敏度为9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疾病患者的fSPA、tSPA、PSAD及PCA3水平升高,与Gleason评分和TMN病理分期均呈负相关,fSPA、tSPA、PSAD联合PCA3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前列腺癌基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