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这样一个有趣现象,按人体解剖系统分类,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系统各自独立成章而又统属于系统解剖学之内,但在疾病分类中上述系统唯有神经系统疾病被排除在所有其他按系统命名内科疾病之外,单独归为一类与内科学(internalmedicine)并列学科——神经病学(neurology),随之也就出现了内科医师(internist)和神经科医师(neurologist)这样两个截然不同专有称谓。

  • 标签: 内科疾病 神经病学 多学科合作
  • 简介:目的观察胰腺冷冻前后其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变化,为胰腺癌冷冻疗法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将15只正常猪分为深度冷冻组(5头)、浅度冷冻组(5头)、不冷冻组(3头)和正常组(2头).麻醉后开腹暴露猪胰腺,将氩氦冷冻治疗系统探针插入胰腺,深、浅冷冻组分别采用100%和10%氩气输出功率,冷冻温度分别为-130~-140℃和-110~120℃,形成直径15~20mm冰球,然后输入氦气,复温至10~20℃,维持3min,重复冷冻-复温一个循环.不冷冻组仅插入探针,正常组仅开腹、关腹.检测实验前后血淀粉酶、IL-6、C反应蛋白(CRP)含量,第7天处死动物取胰腺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胰腺冷冻部位呈黑褐色坏死区,与未冷冻组织有明确界限;镜下见冷冻中心区及侧中心区有明显组织坏死,超微结构全部被破坏、消失,线粒体断嵴脱颗粒,粗面内质网脱颗粒.13头(86.7%)猪术后血淀粉酶增高,多数在第6天降至正常.5头猪(33.3%)血IL-6轻度增高.各组血清CRP水平均无明显改变.所有实验动物均健康存活直到被处死.结论冷冻对实验动物胰腺组织有明确致死性消融作用,该疗法安全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胰腺肿瘤 冷冻疗法 动物实验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代谢高血压概念传统上高血压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占90%以上,后者约10%,而常见高血压继发因素有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病、心脏瓣膜病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贫血、内分泌疾病、颅脑病变、大动脉炎、妊娠、红细胞增多症和某些药物因素等。一些代谢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代谢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伴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及代谢紊乱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行LSG手术108例重度肥胖伴NAFL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6例,男性42例,平均年龄(32.5±10.5)岁,术前体质量指数(BMI)39.2±5.2。观察术前和术后1、3、6及12个月的人体各项基础指标、糖代谢指标及胰岛素分泌水平、脂代谢指标、肝脏酶谱及脂肪肝变化。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增加,而空腹血糖(FPG)水平显著下降。术后12个月.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术前下降明显(均P〈0.05)。术前肥胖并肝功能异常者63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吖一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完成1年随访患者中20例NAFLD患者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LSG在有效减重同时,能显著改善NAFLD、肝功能异常及糖、脂代谢紊乱。

  • 标签: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异常
  • 简介:解除癌症病人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视医疗问题,据wTO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癌痛折磨,得不到及时处理,晚期病人50%~70%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有人说:“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对癌症患者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护理。现将近几年癌疼痛护理状况综述如下。

  • 标签: 癌性疼痛 护理进展 癌症病人 医疗问题 及时处理 晚期病人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胆汁生成和(或)胆汁流动障碍所致临床和生化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瘙痒和疲劳.生化异常主要是血总胆红素(TB)及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胆汁淤积可因病理损伤分为肝内及肝外两大类,肝内胆汁淤积也可称为胆汁淤积肝病,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诊断常较困难。

  • 标签: 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性肝病 鉴别诊断
  • 简介:家族甲状腺癌(familialthyroidcarcinoma,FTC)约占甲状腺癌5%~15%,非髓样癌约占FTC5%,髓样癌约占FTC25%[1].目前针对FTC术式选择尚不统一,手术切除不彻底往往导致二次手术加重患者负担.现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经同一术者收治FTC12个家系病例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行总结,就治疗方法进一步探讨.关键词:甲状腺癌;家族

  • 标签: 甲状腺癌 家族性
  • 简介:人类遗传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鉴别那些能改变基因表达水平多态.通过对不同个体外显子序列重新测序,可较容易地将编码区多态进行分类[1],而调控SNPs因陷于基因附近多态"海洋"中,很难被准确描述[2].因此需要很多不同策略来建立调控多态数据库.

  • 标签: SNPS 调控性 基因表达水平 人类遗传学 多态性 外显子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临床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进展而表现不一,主要包括单纯脂肪肝、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美国成人NAFLD发病率接近20%。日本为21.8%,韩国为24.6%,我国成人NAFLD发病率为12.6%~25%。美国12~18岁青少年NASH发病率为3.0%,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营养治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许多病人因为不能解释复发性意识丧失来就诊。把相对良性晕厥与较为严重癫痫诊断区分是很重要,它有着长远医疗和社会学内涵。几个少见但很重要非痫性意识丧失原因也不应当忽视。本文主要讨论非痫原因意识丧失病理生理机制(表1),并概述这一常见问题临床处理方法。

  • 标签: 意识丧失 非痫性因素 晕厥 癫痫 病理生理学
  • 简介:1治疗原则舒张心力衰竭(diastolicheartfailure,DHF)是由于舒张期心室主动松驰能力受损和心室僵硬度增加、顺应降低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损而使心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尽管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很多治疗措施可以改善收缩心衰患者预后,但DHF合理治疗措施仍待探讨.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治疗原则 舒张末期压力 心衰患者 临床试验 合理治疗
  • 简介:<正>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甘露醇均为250ml静滴每6h给药1次。A组加用血肿消口服液(含三七、大黄、莪术、蛴螬、益母草、黄芩等)60m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或高位直肠滴注;多巴胺1~2μg/(kg·min)24h持续泵入。B组加用多巴胺泵入。治疗28天,A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96.67%,B组分别9、12、6例和

  • 标签: 基本治愈 多巴 常规内科 神经功能缺损 肾衰患者 黄荃
  • 简介:<正>对25例胸腔积液和2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纤支镜代替硬质胸腔镜行胸腔内诊治,同时监测肺阻抗血流图、血气、生命体征等。结果:胸腔积液患者检查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率、呼吸频率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P<0.05);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胸腔积液组中,22例获病理诊断,气胸组中11例成功进行镜下胸膜破裂口或胸膜下肿大疱修补治

  • 标签: 腔镜诊治 胸腔积液 平均肺动脉压 自发性气胸 胸膜腔 破裂口
  • 简介:目的:探讨Galectin-3(lectin,galactoside-bindingsoluble,LGALS3)基因-191位基因多态(rs4644)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关系。方法应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聚合酶链反应(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7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17例良性乳腺组织rs4644基因型,随机选取(随机数字由计算机生成)10例PCR样本测序,验证PCR-RFLP实验结果。结果乳腺癌患者中CC、CA及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72.7%、25.0%及2.3%,良性对照组中则分别为52.9%、41.2%及5.9%;乳腺癌患者中C、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5.2%、14.8%,良性对照组中则分别为73.5%、26.5%;二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4644A等位基因更容易出现在肿物T>2cm(χ2=8.295,P=0.004)及Ki67<14%乳腺癌人群(χ2=3.917,P=0.048)。结论Galectin-3基因191位基因多态rs4644与乳腺癌发生无明显相关,其与肿瘤大小及Ki67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GALECTIN-3 单核苷酸多态性 GALECTIN-3
  • 简介:目的评价卡托普利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使用率及其导致咳嗽发病率和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来自于2009—2012年黑龙江省红兴隆地区社区居民共3520人参与调杏,其中正在服用卡托普利居民743人(男/女:284/469),年龄33—89岁。所有的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完整体格检查以及面对面和/或电话定期随访。按照咳嗽与不咳嗽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按照性别、BMI、LVEF等进行亚组分析,测量各组‘忙托普利诱导咳嗽发生率。结果卡托普利使用率为21.1%。通过定期随访共681例(男性/女性:257/424)入选,咳嗽发生率为42%。BMI、UA、TC、TG咳嗽组明显高于非咳嗽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LVEF〈50%组咳嗽发生率(32.2%)明显低于LVEF兰50%组(43.5%)(比值比(0R)O.62,95%置信区间(95%CI)O.39—0.99,P〈0.05)。女性吸烟组(22.7%)明显低于非吸烟组(44.0%)(OR0.37,95%C10。14—103,P〈0.05);女性且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25—50ml/min/1.73m2)〈60岁组咳嗽发生率(9.1%)显著低于兰60岁组(46.6%)(OR0.12,95%C10.0l—O.96,P〈0.05);女性服用避孕药组咳嗽发生率(0%)显著低十未服避孕药组(44.1%)(P〈0.05)。二分类逐步回归分析LVEF〈50%(OR0,51,95%CIO_3l-0.84,P=0.008)、男性(OR0.5l,95%C10.26—0.99,P=O.048)是其保护因素,BMI(OR1.05,95%C11.01一1.10,P=0.030)增加于咳发生风险。结论在中网汉族人群中,偏胖患者、女性及心功能正常者应用卡托普利发生咳嗽可能较大,除此之外女性非吸烟、年龄≥60岁、未服用OC是增加其发生率影响因素。

  • 标签: 卡托普利诱导咳 ADR BMI LVEF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基因多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关系。方法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筛选出TM基因候选单核苷酸多态(SNP)。然后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对照组(168例)和ACS组(201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基于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法基因测序技术,观察TM候选SNP位点基因型在对照组和ACS组分布。结果筛选出4个SNP,包括:rs13306848G/A,rs1042579C/T,rs3176123A/C和rs1042580A/G。在对照组和ACS组,rs13306848G/AGG基因型分别为128例(76.2%)和169例(84.1%),GA基因型分别为38例(22.6%)和31例(15.4%),AA基因型分别为2例(1.2%)和1例(0.5%);rs1042579C/TCC基因型分别为97例(57.7%)和131例(65.2%),CT基因型分别为66例(39.3%)和,63例(31.3%)TT基因型分别为5例(3%)和7例(3.5%);rs3176123A/CAA基因型分别为95例(56.5%)和125例(62.2%),AC基因型分别为66例(39.3%)和68例(33.8%),CC基因型分别为7例(4.2%)和8例(4%)。两组间rs13306848G/A、rs1042579C/T和rs3176123A/C位点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P=0.143,P=0.222),且对照组与ACS各亚组相比,此三个位点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rs13306848G/A、rs1042579C/T和rs3176123A/C多态与ACS及其亚组均不相关。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不明(见MEDICINE30:10,6)。英国发病率是27/10万;尽管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下女性。明显肾损害者在SLE中至少占1/3,是最常见严重表现。肾损害是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11条诊断标准具备4条才能支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霉酚酸酯 妊娠 药物治疗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老年期痴呆类型。人们对此病认识越来越深入,但迄今针对AD药物治疗种类尚比较有限,且总体欠缺规范化。本文对AD合理用药进行了较系统讨论,以期通过相对合理化用药尽可能改善或延缓AD症状进展。

  • 标签: 老年人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 简介: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已成为本世纪心血管疾病流行病,一个世界公共健康问题,无论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systolicheartfailure,SHF)还是舒张功能障碍心力衰竭(distolicheartfailure,DHF)都是如此.以往几十年对SHF研究远较对DHF研究深入,其实DHF患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比我们所认识要高得多.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健康问题 收缩功能 D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