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探讨其与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的关系。方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1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随访16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估计累积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153例受试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6.86%;随访16个月间,各种原因死亡24人,其中心脑血管死亡15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2.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磷、认知功能障碍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认知功能障碍、透析累积时间是心脑血管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正常者相比,认知功能障碍者累积生存率及心脑血管疾病累积生存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将可能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疾病,急性脑血管又称为脑卒中。老年卒中患者较青年卒中患者预后较差。规范化诊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药物治疗为脑血管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老年人存在代谢慢、血管弹性差、常并发多器官疾病等特点,应考虑其特殊性给予合理用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脑出血(ICH)为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脑血管,本文主要针对其合理药物治疗进行总结和概述。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出血 药物疗法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发病年龄前移,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多。笔者对100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我们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血管病人 心理 护理
  • 简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简称“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这一结论已得到医疗界的一致认同。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亟待解决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为落实预防为主的宗旨,6年来我们结合年度体检开展了较为系统的随访工作,通过分析历年体检资料,结合临床随访、督促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风险 早期干预
  • 简介:急性脑血管(ACVD)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包括出血性脑血管(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脑梗死、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年来随着对ACVD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病死率降低,但仍有很高的致残率。陈志军等认为急性脑血管患者延迟就诊是影响患者病死率、致残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改良流程 转运
  • 简介:1目的目前国内外对急性脑血管(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s,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ACVD并(不并)MOF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规律及其与ACVD转归、MOF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室指标.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ACVD
  • 简介:自1969年,McCullyt首次报道了1例高半胱氨酸尿的儿童患者,因严重的动脉硬化而死亡。因其血浆中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显著增高而提出一个意外的发现,即认识到高半胱氨酸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重要性。近年来,80%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心脑血管的预后有关,即血浆HCY水平越高,远期生存率越低竭。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 高半胱氨酸血症 心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正>结核病死率(简称死亡专率)是最早用于反映结核病流行态势的判定指标。早在1740年伦敦结核病死专率为900/10万。我国最早报道的结核病死状况为1927年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报告的当年北平结核病死率值(307/10万)。以往,国内各地死亡专率调查中,就调查方法、死亡诊断、死因归类和分类、调查记录和统计项目等方面,由于方法不一或标

  • 标签: 结核病人 死亡专率 死亡登记 死因分析 结核病死亡率 死亡调查
  • 简介: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死亡是3个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是各种心血管最严重的不良后果。高血压被公认为临床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和人类的最大杀手,其既可独立、又可放大其他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从危险因素到临床心血管事件链,血管变是其病理基础和关键环节,而其外在表现主要为动脉僵硬度增加。

  • 标签: 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 血管病变 动脉僵硬度 动脉弹性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5年广西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情况,为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3~2015年广西死因监测系统资料,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方法,分析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的分布情况。结果2013~2015年广西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137.62/10万;男女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率分别为163.40/10万和109.50/10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率分别为115.68/10万和147.52/10万,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导致居民死亡的前5位呼吸系统疾病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气肿,居民这5类疾病的死亡数占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数的88.01%;男女、城乡、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死因顺位不同;每年1月份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构成比在全年12个月中均最高。结论广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死亡率高低与季节、气候等因素有关,对广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防控应侧重考虑上述因素。

  • 标签: 呼吸系统 死因调查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2008年北京国际心血管论坛——心血管转化医学峰会(InternationalHeartForumBeijing2008-TranslationalMedicineSummitinCardiovascularDiseases)拟于9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峰会由中国卫生部心血管防治中心举办,由《中国循环杂志》协办。

  • 标签: 心血管病 北京 医学 转化 论坛 国际
  • 简介:《心血管防治知识》(半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心血管防治知识》创刊于2002年,2010年7月5日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半月刊,每月出版两期,上半月为科普,下半月为专业学术。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国际刊号:

  • 标签: 心血管病 防治知识 征稿启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临床工作者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尚缺乏特效治疗,人们都在探讨与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以作好预防工作。近年来研究发现,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Hcy的致病机制得到重视,同时在此人群通过降低Hcy的水平,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文就Hcy的代谢、影响因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疾病研究 独立危险因素 HCY 研究发现
  • 简介:脑血管意外病人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大多数患者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加之抢救时的侵入性操作、误吸等,容易引起医院感染。据报道,医院感染是急性期脑血管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这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威胁其生命。因此重视脑血管意外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对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脑血管意外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作一综述。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变与生活习性的关系及预防管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共抽取高血压患者133例进行问卷调查,将合并血管变的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血管变组,无血管变的高血压患者49作为非血管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性以及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BMI)。结果血管变组患者吸烟、吸烟年限、饮酒、饮酒年限、食盐摄入量、BMI与非血管变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血管变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明显高于非血管变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管变与高盐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错误生活习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血管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疾病 生活习性 吸烟 饮酒 血糖
  • 简介:<正>糖尿病(DM)微血管变是DM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和肌肉病变等,是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DM微血管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许多学者认为与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微血管变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方面有关,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概述如下。1糖代谢紊乱在DM高糖条件下,继发性细胞内高葡萄糖可以激活关键的醛糖还原酶(AR),导致葡萄糖大量转化为山梨醇,后者在山梨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变成果糖。由于山梨醇极性很强,不能自由透过生物膜而果糖又很少进一步代谢,以致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堆积,过多的

  • 标签: 发病机制 微血管病 糖代谢 糖尿病肾病 血液流变学异常 醛糖还原酶
  • 简介:2008年6月9日纽约市——各国政府首脑、公共卫生和企业界领导人、联合国各机构负责人和活动家今天在联合国总部聚会,首度商讨如何应对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项威胁,以免用于拯救艾滋病毒携带者生命的药

  • 标签: 世界领导人 呼吁采取行动 携带者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