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某些肿瘤可以分泌激素,通常称之为“异位”激素。但随着现代分子技术敏感性的日益提高,已经明确这是一个误称;很多组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可以以旁分泌的形式分泌低水平的激素,在局部作为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发生肿瘤时,这些激素和/或其未经处理的前体水平增高,机制尚不清楚,称之为“正位”激素产物更为恰当。

  • 标签: 内分泌表现 分泌激素 癌症 分子技术 生理状态 细胞因子
  • 简介:为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环境变化,激素的浓度可以变化很大。它们的浓度经常通过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这种机制导致系统调控的严密性。在诊断内分疾病时,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即使患者具有明显疾病时,其激素水平仍可能处于公开发表的“参考值范围”内。这是因为激素的浓度可能由于其他外界因素而变化,而正常值范围没有将这些考虑在内。因此,由于所测定的激素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功能亢进可能被漏诊。例如,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尽管存在高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的浓度可能在参考值范围之内,虽然理论上后者应该受到抑制;这个事实使我们不能确定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同样,库欣病患者的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能均在参考值范围之内。

  • 标签: 内分泌疾病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值范围 激素水平 症状
  • 简介:由于卵泡功能丧失而导致的月经永久停止称为绝经。临床上,40岁或50岁以上的妇女,除外其他的生理或病理因素,连续12个月闭经,即认为是绝经。平均在绝经前4年左右,多数妇女开始出现卵巢功能的内分、生物学和临床特点改变。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既往月经规律的妇女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这一变化标志着进入绝经过渡期(围绝经期)。

  • 标签: 绝经前 内分泌 生理 月经周期紊乱 临床特点 绝经过渡期
  • 简介:多发性内分瘤病(MEN)的特点是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2种或2种以上的内分腺体肿瘤。此病以往被称为“多发性内分腺病”或“多腺性综合征”,现在命名为MEN。MEN有2种主要形式,1型(MEN1型,Wermer's综合征)和2型(MEN2型,Sipple’s综合征);两型各自有其特异的内分腺体肿瘤生成(表1)。ME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及其分泌产物有关。对每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与非MEN患者的相类似。

  • 标签: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MEN2型 多发性内分泌腺病 内分泌腺体 肿瘤生成 综合征
  • 简介:<正>911458第三届全军内分代谢专业学术会议纪要/李江源∥解放军医学杂志,-1990,15(5).398~400911459性激素与男性糖尿病、冠心病的联系/林丽香…∥福建医药杂志,-1990,12(4).-9~10,2620例男性Ⅱ型糖尿病(NIDPM组)患者雌二醇(E2)及E2/T(睾丸酮)比值较正常男性对照组20例高(P<0.05);NIDDM并冠心病组32例E2及E2/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NIDDM组显著增高(F<0.001)。患者T均偏低,冠心病者E2及E2/T比值

  • 标签: 冠心病 正常组 正常对照组 甲状腺片 显著差异 甲亢病
  • 简介:内分腺瘤病分为1型(MEN1)和2型(MEN2),其中MEN2又可分为MEN2A和MEN2B。MEN1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泌乳素瘤常见)。MEN2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MEN2B为MTC、黏膜神经纤维瘤和嗜铬细胞瘤。

  • 标签: 多内分泌腺瘤病 menin基因 RET基因
  • 简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科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85年成立独立内分病房,是广西最早成立的内分代酣病学科,也是广西内分代谢病学科医疗、教学、科研中心作为广西内分学术带头单位.为发展广西的内分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内分实验室紧跟国内外发展步伐,

  • 标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内分泌实验室 测定项目
  • 简介:目的调查宁波市非内分专业医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及病人相关指标监测的观点:方法在宁波市市级医院选取除内分科外的其他各专业医师共226人。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对不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16.7mmol/L的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观点及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的要求:结果入选约226名医师,平均年龄为30.09岁,约180名医师认为新病人空腹血糖≥16.7mmol/L、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多种口服药无效或病人有慢性并发症不能用口服药,均需胰岛素治疗。而46名医师认为只有后两种情况的患者需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人空腹血糖≥16.7mmol/L,如BMI〉25,选择胰岛素+改变生活方式为131人(57.97%)、磺脲类+二甲双胍+改变生活方式为37人(16.37%);BMI〈25,选择胰岛素+改变生活方式为169人(74.78%)、磺脲类+二甲双胍+改变生活方式为32人(14.16%)。对60岁以下的糖尿病病人,193名医师选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对60岁以上的患者,146名医师选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除测定血糖外,有209位医师认为还需测定血脂,213位医师认为还需测定血压,200位医师认为还需检查尿蛋白,198位认为还需检查眼底。结论内分科专业医师应加强学科间交流,推广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进展,以达到血糖长期控制。

  • 标签: 非内分泌专科医师 胰岛素 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 监测
  • 简介:<正>4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IFN-γ,前3个月每日肌注射1MU,后6个月为隔日肌注,疗程9个月)组20例、IFN-α(3MU,隔日肌注,疗程6个月)组10例和对照(常规护肝治疗)组10例。结果:IFN-γ组和IFN-α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计分分别下降至10.2±5.3和11.8±6.4,较治疗前13.4±5.4和13.5±7.2明显降低(P<0.01和<0.05);IFN-γ组的纤维化计分显著低于IFN-α组(P<0.05)。IFN-γ组总有效率(70%)显著高于IFN-α组(29%)。

  • 标签: 肝纤维化 干扰素-Α 肌注射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由小干涉RNAs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能引起序列特异性的mRNA降解,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本文介绍了RNAi的作用机制,小干涉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的制备以及RNAi技术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阻断方法,由于我们对RNAi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RNAi技术的应用在方法学等方面尚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 标签: RNA干扰 基因功能研究 基因治疗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种双链州double-strandedRNA,dsRNA)触发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lalGeneS]lendng.PTGS)。自1998年Fire等发现并明确提出“dsRNA介导的RNA干扰”概念后,由此衍生而来的RNA干扰技术得到广泛重视并不断发展成熟,在基因功能。

  • 标签: RNA干扰技术 疾病研究 血液 基因沉默机制 序列特异性 DSRNA
  • 简介:<正>74例患者符合1995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对照组38例,用甘利欣150mg静注,每日1次,30天:以后改肝得健2片每日3次,60天。治疗组36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γ-干扰素100万μ每日肌注1次,连续注射1个月后,第2、3个月改为100万μ隔日1次。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前三胶原)达到或接近正常者治疗组31例(86.11%),对照组14例(36.84%),

  • 标签: 乙型肝炎 临床观察 甘利欣 Γ-干扰素 肝得健 层粘连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