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喉神经外支(externalbranchoflaryngealnerve,EBSLN)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尤其是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声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的139例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腺体极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术后1周及1个月时评估患者发声功能。统计肉眼直视下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nervemonitoring,IONM)技术辅助下EBSLN的识别率,比较甲状腺极肿瘤与其他位置肿瘤手术中EBSLN的识别效率与损伤概率。结果139例术中共处理上极218侧(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视可识别145根(被IONM证实有126根(57.8%)),IONM可识别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侧肿瘤位于极的EBLSN中肉眼准确识别20/46(43.5%),IONM识别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准确识别106/172(61.6%),IONM识别160/172(93.0%),肿瘤不同位置肉眼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IONM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5例在术后1周出现声音低沉,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均无声音低沉、发声改变。结论IONM较肉眼直视可有效提高术中EBSLN识别比例,保证手术安全性。甲状腺极肿瘤手术中EBSLN肉眼识别难度较肿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术更大,IONM可提供神经保护的更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甲状腺上极肿瘤
  • 简介:<正>我省项目病人发现工作,从全省来看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区全年完成任务仅为安排任务的31.9%,涂阳病人也只完成40%。初治涂阳病人是防治的重点,但有近70%的地区未完成发现任务,有3个地区

  • 标签: 病人发现 任务完成 发现病人 初治涂阳 痰检 医疗单位
  • 简介:<正>WHO预告,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如果不很快采取控制措施,全球的病死数还将急剧上升。WHO估计每年有800万新结核病病人,其中400万具有传染性。约有2000万病人为活动性结核,10.7亿或1/3世界人口是或已被结核菌感染。多数结核病人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亚洲每年死亡180万人,集中于15—59岁成年人。结核病人最多的国家是孟加拉、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越南。结核病上升的主有原因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播散。人们感染结核也感染HIV时,因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弱,结核病更易活动。据WHO所搜集的资料表明,结

  • 标签: 结核病人 人免疫缺陷病毒 发展中国家 结核菌感染 控制措施 成年人
  • 简介:由于幼儿自控能力差,习惯把各种小物体放人口中,所以幼儿消化道异物很常见,但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取出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近年来应用普通胃镜取出幼儿异物共7例,均取出成功。

  • 标签: 普通胃镜 异物取出术 幼儿 上消化道异物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甲状腺极游离程序的改进对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36例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上极二步游离法完成的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改进组)的术中上甲状旁腺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并与113例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常规游离程序完成相同手术的患者(常规组)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结果术中发现改进组共辨认甲状旁腺249枚(249/272,91.5%),常规组共辨认旁腺215枚(215/226,95.1%),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可辨认旁腺中改进组原位保留242枚(242/249,97.1%),常规组原位保留198枚(198/215,92.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位保留的旁腺血供良好者在改进组中有225枚(225/242,93.0%),常规组中有170枚(170/198,85.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改进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8例(28/136,2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例(2/136,1.5%):常规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为37例(37/113,32.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7例(7/1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改进甲状腺极游离程序,分二步游离甲状腺极能更有效的保护旁腺的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简介: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人口老龄化,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器官老化,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以及好发疾病和临床表现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我院2004年5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甲状腺手术喉神经(superiorlaryngealNerve,SLN)损伤发生率一般为0.42%.6.13%,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外科医师忽视。SLN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轻微,常误为喉头水肿、气管炎等。有的常因甲状腺术后音凋降低误诊为喉返神经损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切除 喉上神经 损伤
  • 简介:患者女,37岁。因腹痛21h急诊入院。入院前21h,患者饭后出现腹部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后背,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呕血、便血。5年前,患者曾罹患“急性胰腺炎”。体检: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未黄染;头颈正常,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中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腹部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胀痛 移动性浊音 急诊入院 上腹压痛
  • 简介:目的观察欣胶囊对阿霉素(ADR)中毒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复制ADR损伤心肌细胞模型,测定培养上清液多项生化指标,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ADR(终浓度为10^-6M)可致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增加(P〈0.01),同时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P〈0.01),欣胶囊(0.025~0.1mg/mL)可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LDH活力,增加细胞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欣胶囊能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证实了欣胶囊的保护作用。结论欣胶囊能够拮抗ADR引起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 标签: 欣力胶囊 阿霉素 心肌细胞 流式细胞仪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成年人的患病率为2%~4%,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已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普遍认为睡眠时出现的气道狭窄或塌陷是OSAHS发病的基础。由于舌和软腭后区域没有足够的骨性结构支持,

  • 标签: 睡眠 上气道 肌肉活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检测却。根据蛳检测结果将3809例入选对象分为却阳性组和Hp阴性组,随访2年,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Hp阳性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抗Hp治疗根除咖后分组,分别给予法莫替丁40mg睡前顿服(干预组),或不加干预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2年,观察其再出血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Hp阳性组2802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46例(5.21%),Hp阴性组共1007例患者,消化道出血为30例(2.9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患者根除Hp法莫替丁干预组72例,消化道再出血2例(2.78%),对照组72例,消化道再出血8例(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Hp感染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法莫替丁干预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再出血风险。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WEAK)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然而,TWEAK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通过培养新生SD大鼠的原代心肌细胞,应用TWEAK(20ng/ml)干预后培养24-48小时,应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增殖情况,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的TGF-β1水平,同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心肌细胞培养24小时,TWEAK干预组的心肌细胞CCK-8法检测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71±0.08vs.0.42±0.08,P=0.012);培养48小时,TWEAK组的心肌细胞增殖仍高于对照组(1.18±0.04vs.0.92±0.03,P〈0.01);同时,我们发现,TWEAK干预组,细胞上清液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4小时:133.1±4.3vs.64.8±10.5pg/ml,P〈0.01;48小时:187.3±7.9vs.66.8±8.4,P〈0.01)。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我们还发现,CCK-8检测的细胞OD值与TGF-β1水平存在正相关,提示后者可能是TWEAK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因素。结论TWEAK可以促进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该机制可能与TGF-β1表达增高有关。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 心肌细胞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目的观察游离肠系膜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累及肠系膜根部胰腺钩突癌的手术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30—72岁)累及肠系膜根部的胰腺钩突癌患者施行了合并游离肠系膜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手术方法、手术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施行了肠系膜根部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同时施行了肠系膜静脉的切除和重建。平均手术时间(4.2±1.1)h,术中出血量(1635±1362)ml,术中输血量(1609±1462)ml。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6例出现轻至重度腹泻,术后住院天数9—30d。病理示,肿瘤直径3~8cm,合并淋巴结转移13例(57%),神经浸润20例(87%),22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11例血管切除患者中有10例血管内膜浸润。随访5—42个月,4例发生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1年、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2%和42.5%。结论通过游离肠系膜动脉,对肠系膜根部组织、肠系膜动脉周围神经以及广泛后腹膜组织的切除可以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钩突癌的手术彻底性,有效降低肿瘤残留,减少局部复发。手术方法是安全的。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动脉
  • 简介: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该病呈世界性传播,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0%的人口携带表面抗原(HBsAg),这些人将有25%会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HBV感染在我国仍将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广泛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免疫应答 疫苗接种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表面抗原
  • 简介: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临床应用广泛,但常见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以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塞来昔布是一种新型NSAIDs,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有文献报道其消化道出血风险甚至与安慰剂相当,而引起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则更少。现报道1例90岁高龄患者服用塞来昔布后导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醒临床医师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应用该药物时仍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我们在结核病控制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国务院和卫生部对此已经给予高度的肯定。“十一五”发展计划中包括了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其中流动人口、耐药结核病和TB/HIV双重感染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也是结核病防治的难点。目前,国际对结核病防治涉及的技术和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 基线调查 耐药性 摘要 所长
  • 简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属于较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传统在神经科一般归类于锥体外系或运动障碍疾病。全世界发病率达1/30000。WD患者由于体内铜的代谢障碍,过量铜元素全身沉积,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声影像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下肢肌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科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的15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增加股四头肌(股内侧肌训练为主)、腘绳肌抗阻训练及膝关节控制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膝过伸角度、Fugl-Ma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10m最大步行速度及平均步长、股四头肌、腘绳肌最大等长肌,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治疗组膝过伸角度减小8.1°(纠正率为68%,P<0.01);FMA评分增加14.43分,MAS平均降低1级,优于对照组(P<0.05);10m最大步行速度平均增加19.19m/min,平均步长增加14.11cm,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增长率为48.26%、48.08%(P<0.05),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加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及膝关节控制能力的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过伸状态,提高下肢的活动能力。

  • 标签: 卒中 肌张力 膝过伸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增生肿大淋巴结中的肿瘤干细胞负载miR30a后在裸鼠体内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将腺病毒miR30a寡核苷酸片段转染人从乳腺癌患者增生肿大腋窝淋巴结中分离、培养的乳腺癌干细胞(3组:肿瘤干细胞+miR30a组、肿瘤干细胞十病毒空载体组、肿瘤干细胞空白组),同时设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3组:231细胞株+miR30a组、231细胞株+病毒空载体组、231细胞株空白组)为对照。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Vimenfin和N-Cadherin表达。结果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平均转染率为62.5%,MDA-MB-231细胞株的平均转染率为78.2%。乳腺癌干细胞和细胞株空白对照组的荷瘤鼠肿瘤体积明显大于miRNA30a干预后的肿瘤体积。未干预组的裸鼠肿瘤组织中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上调表达,而被microRNA干预后的2组细胞侵袭分子均表达下降(21.1%±1.4%,25.3%±1.6%),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6周时未见转移瘤出现。结论从乳腺癌患者腋窝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中提取的肿瘤干细胞能在裸鼠体内生长、增殖。miR30a抑制了乳腺癌干细胞样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miRNAs干扰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乳腺癌干细胞 荷瘤鼠 增殖抑制 miRNA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