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科学》杂志提出了6个当年最值得关注科学领域进展,其中之一便是单细胞测序。如果将成千上万个细胞一起进行研究,就会模糊对细胞之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认识。一般认为,当研究深入到单细胞层面时,研究者可能失去对整个系统把控,但如果在整个系统挑选多个单细胞进行研究,则可能重建出整个系统,并能提供更多、更有价值信息。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肿瘤 转录组异质性
  • 简介:消化系统空腔脏器恶性肿瘤除肿瘤炎性反应干扰营养代谢外,直接导致进食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足等,因此患者营养不良(本文主要指营养不足,下同)尤为多见,不仅发生率高、对机体危害大,对各类抗肿瘤治疗影响也最为严重。随着营养肿瘤学理念建立,以及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规范和普及,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综合治疗价值日益彰显,临床及基础研究活跃,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概述如下。

  • 标签: 胃肠肿瘤 营养支持 综合治疗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指肿瘤细胞诱导毛细血管生长以及在肿瘤建立血液循环过程。肿瘤组织中大量新生血管是恶性肿瘤标志之一。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如能阻断肿瘤血液供应,肿瘤可因缺乏血供而缩小或消退。此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过程、阻断或抗血管生成、干扰或改变肿瘤血管生成微环境等多个角度,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 标签: 抗血管生成 胃癌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保护和应用。方法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中行腺体内纳米碳注射后行切除术,对照组仅行手术切除,比较2组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钙发生5例,对照组发生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7,P<0.05);观察组PTH下降5例,对照组发生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0,P<0.05);病理结果证实误切甲状旁腺观察组0例,对照组6例、1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5,P<0.05)。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手术应用,有助于甲状腺旁腺鉴别保护,降低甲状旁腺损伤。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 纳米碳
  • 简介:皮肤创伤后修复和愈合一直是外科领域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学快速发展,采用于细胞修复伤口成为研究热点。在诸多种类干细胞当中,表皮干细胞(epidermalstemcell,ESC)因获取简单、具有慢周期性和强大增殖特性,诱导后分化为终末细胞直接参与表皮组织再上皮化过程,并有效覆盖伤口表面的优势,成为皮肤创伤修复治疗重要种子细胞。尽管如此,研究多集中在成人个体,报道以烫伤和较大面积创面居多。

  • 标签: 表皮干细胞 伤口修复 糖尿病 儿童 皮肤创伤 组织工程学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内分泌疾病,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及多囊样卵巢是其主要特征[1]。PCOS同时也是育龄妇女排卵障碍性不孕主要原因。药物及手术治疗在PCOS诱发排卵是有效,但其副作用明显。针刺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能调节PCOS患者月经异常,诱发排卵,对生殖障碍有治疗作用。本文通过阐述PCOS病理生理学、病因学及病理学,进而对针刺在PCOS诱发排卵作用机制进行介绍。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刺 排卵
  • 简介: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门诊SPN患者29例,64排螺旋CT胸部平扫后三维重建,并与常规胸部CT平扫对比分析。结果:29例患者良性结节11例,恶性16例,排除诊断2例。毛刺和血管集束征检出率在胸部CT三维重建中均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均P〈0.05)。结论:胸部CT三维重建在观察SPN形态学方面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对SPN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三维重建 鉴别诊断
  • 简介:益生菌是一类能使其宿主获益活体微生物,应用广泛,但目前并没有大数据支持其临床应用。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了不同益生菌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有效性,但基于近年数据,回答益生菌是否可降低老年人AAD发生率科学依据尚显薄弱。总的来说,益生菌有着非常好安全记录,特定人群包括AAD患者使用益生菌将会获益,但需要个体化。

  • 标签: 老年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 简介:目的: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评价现行代谢综合征(MS)3种诊断标准在合肥市中老年人群应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某社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诊断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分别计算MS患病率,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修订现行CDS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3种标准及修订后IDF和ATPⅢ在实际疾病筛查意义。结果:共调查2860名居民,男1093名(占38.22%),女1767名(占61.78%),平均年龄(56.38±10.8)岁。按照CDS、IDF、ATPⅢ和参考标准,调查对象MS患病率分别为23.39%、34.55%、37.20%和26.7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2.18%、33.73%、36.28%和25.33%。CDS与参考标准诊断时,男女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60-6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IDF与ATPⅢ标准诊断时,50-5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相同年龄段、相同性别人群均表现出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参考标准,现行CDS、IDF和ATPⅢ灵敏度分别为87.57%、80.10%和84.29%,特异度分别为100.00%、82.06%和79.9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1.94%和60.53%。修订后IDF和ATPⅢ标准MS患病率分别为27.31%和32.76%,特异度分别为88.31%和84.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63%和65.10%。结论:调查对象MS患病率较高,现行3种诊断标准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最高,参照成人体重判定修订现行标准,可提高CDS标准下MS患病率、IDF和ATPⅢ标准诊断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在实际筛查工作应结合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诊断标准。

  • 标签: 成人体重判定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应用
  • 简介:1病史介绍患者,女,57岁,因发现左乳肿物4+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9月20日),行左乳肿物穿刺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II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2,HER2)(+++),原位免疫荧光杂交(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查示扩增,Ki6740%。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转移灶 激素受体 HER2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福多司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Th1、Th2细胞比例以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门诊以及住院重度OSAS患者57例和单纯打鼾患者20例,所有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55~76(67.0±6.4)岁。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次/h)将患者分为3组,即对照组(AHI≤5,n=20)、OSAS组(AHI>40,n=28)和OSAS+福多司坦组(AHI>40,口服福多司坦片2周,n=29)。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测定Th1和Th2细胞所占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FN-γ和IL-4浓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3组患者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S组患者Th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升高[F(2,74)=85.06,P<0.01],同时Th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浓度也明显上升[F(2,74)=131.4,P<0.01];与OSAS组相比,OSAS+福多司坦组患者Th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F(2,74)=85.06,P<0.01],血清IFN-γ浓度也明显下调[F(2,74)=131.4,P<0.01];而3组患者Th2细胞比例[F(2,74)=2.66,P=0.08]和血清IL-4水平[F(2,74)=2.29,P=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OSAS患者体内Th1细胞激活程度显著升高,表现为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增多,而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福多司坦可以抑制Th1过度激活,并降低Th1相关细胞因子分泌。

  • 标签: 福多司坦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我国2010年肺癌新发病例达60.59万[1],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多数病例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发现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5.6%~([2])。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改善肺癌预后关键。对于早期肺癌诊断近年有很多研究进展,而胸部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癌 早期诊断 肺结节 胸部CT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tusPolysaccharide,AP)对CVB3病毒感染乳鼠心肌细胞和小鼠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P对CVB3病毒介导病毒性心肌炎病理模型进行治疗,通过对MTT染色和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前、后心肌病理切片观察,检测小鼠外周血液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含量,判断AP对CVB3病毒感染后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结果MTT染色结果表明,给药组OD值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AP能够减轻由CVB3介导心肌细胞炎症和病理改变程度;AP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外周血中心肌酶含量(P〈0.05);心肌病理切片表明,给药组心肌早期钙化面积减少,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说明其能防止感染心肌细胞溶解,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给药组细胞上清液病毒TCID,。比病毒对照组小一个数量级,说明AP对病毒繁殖有抑制作用。结论AP对CVB3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和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该结果为AP更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芪多糖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细胞 小鼠 保护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老年期痴呆类型。人们对此病认识越来越深入,但迄今针对AD药物治疗种类尚比较有限,且总体欠缺规范化。本文对AD合理用药进行了较系统讨论,以期通过相对合理化用药尽可能改善或延缓AD症状进展。

  • 标签: 老年人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 简介:所谓精准医疗,盖以基因组测序为基础,凭借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等工具,以实现针对疾病个体化医疗为目标而发展起来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1]。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在肿瘤、糖尿病、囊性纤维化这3类疾病中先行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范围研讨与争议。就目前而言,所谓精准尚是我们美好愿景,距临床实践转化尚需艰难摸索和努力。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精准医学
  • 简介:老年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明显增高,血脂异常是ASCVD独立致病性危险因素。干预老年人血脂异常、特别是降低胆固醇,可发挥显著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作用,且具有良好安全性。生活方式改善是老年人血脂异常基本治疗,他汀类药物是防治ASCVD首选药物。降脂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度确定降脂药物初始剂量,从小或中等剂量开始,然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与年轻人同样目标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血脂异常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等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以及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长春西汀 丹红注射液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总结我中心对心脏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7月2800例心脏术后患者,有6倒(0.2%)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出现持续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对这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结果6例患者共进行10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丙转氩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一定下降,其中TB和CB下降可显著下降(具体结果加P值);血细胞、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不明显。在治疗1-2次后3例患者治疗有效,TB在数天内降至100umol/L左右(P〈0101),余3例患者胆红素升至治疗前水平。6例患者4例死亡(2例成功更重要,应该写:经过血浆置换治疗,2/6例最终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心脏术后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常患者预后差,血装置换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对预后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浆置换 心脏术后 高胆红素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危害大。近年来,房颤非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肺静脉隔离(PVI)就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愈率较高,而在持续性房颤和长时程房颤患者疗效一般。本综述主要探讨针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最新辅助消融策略及其机制,包括线性消融、复杂碎裂心房电位(CFAE)消融、神经节(丛)消融、主频率消融、转子消融和与房颤触发相关其他解剖位点消融。

  • 标签: 心房颤动 消融技术 辅助消融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各种因素,确保医学检验分析结果可靠性。方法总结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各种影响因素,对如何控制好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提出了具体措施。结果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检验结果正确性需要对各因素进行相应控制。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对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分析前质量工作,确保检验结果正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 相关因素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