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骨折固定方法选择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四种固定方法治疗126例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梅花针、自动加压钢板、L-梯形加压钢板和交锁钉治疗股骨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结论:不同类型的骨折宜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交锁钉固定较安全、可靠.

  • 标签: 股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 临床资料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实施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切开复位固定)、试验组(全髋关节置换)各26例,观察比较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手术疗效优良23例(88.5%),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7.7%);对照组手术疗效优良16例(61.5%),并发症发生8例(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固定,体现在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推荐选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均分两组,就固定治疗(对照组,n=42)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n=42)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Harris关节评分优良率方面分析,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为97.62%,实验差异经X2检验,证明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6%,23.80%,组间差异明显,经X2检验,证明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壁固定技术,再扩大胃造瘘口,置入更大直径胃造瘘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有PEG指征的60例患者,先行胃壁固定,根据扩大胃造瘘口的式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胃造瘘套件穿刺针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A组,采用5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B组,采用10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中及术后并发症、胃造瘘操作时间、患者术前1d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指标。结果A组及B组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C组术后出现造瘘口渗漏及造瘘口周围炎1例;三组实验操作时间比较,A组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胃壁固定,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胃造瘘管经腹壁直接置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经胃造瘘管输注营养物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A组更安全、操作时间更短,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壁固定术 内镜 胃造瘘术 胃造瘘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多轴锁定钢板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比较两种钢板生物力学优劣。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剖开复位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多轴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给予普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后进行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K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强度,分析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生物力学优劣。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月、12月K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膝关节强度检查,研究组患者术后胫骨平台塌陷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钢板固定坚强,生物力学特性优于普通解剖钢板。结论多轴锁定钢板固定生物力学特性优于普通解剖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多轴锁定钢板 普通解剖干板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前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减压椎弓根固定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后缘的压缩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位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采取切开减压椎弓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66例(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0个月,265例在术后6—16W出现骨痂,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骨不连,二期更换髓内钉加植骨术后14月骨折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6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临床资料,均进行急诊手术,采用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后3-6周均全部痊愈,其中28例恢复优,占77.8%,恢复良好6例,占16.7%,可1例,占2.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术后1例患者发生轻度肘翻畸形,无针道感染、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第4周与第8周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闭合复位 交叉经皮穿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固定架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伤肢的功能康复进展程度、配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评定患者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其效果。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FIM评分分别为62.70±7.1、75.7±3.9、89.3±5.6分,对照组FIM评分分别为45.50±4.5、63.2±5.2、80.3±6.2分.实验组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架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系统性护理 肢体功能康复
  • 简介:目的:应用鼻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常规鼻腔填塞无效的鼻腔后部出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取鼻镜下电凝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鼻出血一次止血成功,成功率91%.结论:鼻镜下电凝止血具有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少、鼻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鼻出血治疗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电凝止血术 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体成形,研究组则采用椎体后凸成形,观察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累计透视时间、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术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I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以及累计透视时间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以及术后OID评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产生医疗费用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血管成形(PTCA)加支架植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无手术禁忌症的急诊行PTCA加支架植入治疗的130例AMI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8例患者顺利完成PTCA加支架植入,并痊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积极的护理干预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K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T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5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TKA,而对照组26例采用AFHR,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而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更好的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但因其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较高,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因此应依据患者全身情况评估选择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节屈曲受限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节屈曲受限患者60例,进行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单纯的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是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治疗。结果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节屈曲受限效果较好。

  • 标签: 粗针松解 关节松动术 股骨干骨折术 伸膝装置粘连 膝关节屈曲受限
  • 简介: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手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随访5~15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对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并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好。

  • 标签: 骨折:肩胛骨 骨折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手术切复LCP固定术后观察。结果:30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平均1.5个月摄片骨痂生长,10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效果明显。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