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一线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的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一线的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一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一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的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一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用自我设计问卷调查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院门诊、急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病人251例次并观察治疗一周后效果。结果:(1)吸入新的变应原发作的11例,暴露于油漆、胶水、农药等刺激物25例共36例占14.5%,(2)月经期急性发作18例占7.5%。(3)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20例,细菌感染15例)35例占14.3%。(4)未经治疗或不规范治疗95例(其中不当减药、停药74例占38.9%。(5)鼻炎加重发作57例占22.9%。结论:(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因与吸入新的变应原、刺激物、月经期、过敏性鼻炎加重、呼吸道感染有关,特别是不规范的治疗过早的减药、停药关系密切。未经治疗病例还占一定比例(9.5%)。(2)要迅速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要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呼吸道感染。要避免过敏原及刺激物接触也可以给予脱敏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错误情况(指书写不规范及不合理用药),探讨处方书写规范及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抽查我院2007年下半年处方,对照、及等进行检查,对错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处方错误中书写不规范、处方不合理用药各占审核处方的5.3%和5.05%.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不够规范,应加强对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门急诊处方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为开展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对安阳市927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1.35%,其中16.9%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老年人慢性病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55.0%的老年人对自己所患疾病认识不足。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病 现状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当前C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12月我院诊断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送检的73例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73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17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9%,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1%,7例阳性标本中同时培养出真菌,占1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仍有高敏感性(95%~100%),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性也较高(67%~89%),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达95%.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达1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亦高达80%.结论:引起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耐药性高.

  • 标签: 老年社区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病原菌 调查 耐药性分析 Antimicrobial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杳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满意度调查,能及时反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评价,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T作质量.结论:应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有利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体系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工作 满意度 问卷调查 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ACM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抑郁、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ACMP患者263例,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治疗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34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SAS以及SDS的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AS以及SDS评分均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抑郁 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配偶心理状况,探讨其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方法为2014年1-12月间在三甲医院妇科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配偶性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针对性、有目的、动机性访谈,指导性化解矛盾。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前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上述几项评测与国内常模比较统计无医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应对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夫妻须借助医学、社会、家庭系统的有力支持,建立正确的沟通模式,促使夫妻生活包括性生活和谐。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配偶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54项评分量表(MSQOL–54),调查10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生活质量,选取同期7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548,P<0.05);年龄≥60岁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60岁年龄组(t=2.353~3.079,P<0.05);丧偶或离异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组(t=3.985~8.350,P<0.05);干预后,多发性硬化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致角色受限、情绪致角色受限、健康认识、疼痛、精力、情绪状况、性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应激、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2.170~6.344,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是社会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加强社区支持系统干预能提高MS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食管癌放疗中实施综合化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患有食管癌并进行放射治疗的56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各有28例,对照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综合化的心理干预模式,经探究两组护理过程,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系统评估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出对照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期内对病人实施系统、动态的心理护理干预,既能显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全程冷链中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关键因素的权重。方法通过专家调研和层次分析法,对涉及的装车风险、运输风险、储存风险和接收接种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明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结论运输环节是造成疫苗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运输途中温度监控和紧急事件处理是全程冷链中关键作业点。

  • 标签: 疫苗 全程冷链 层次分析法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成立同行评价小组,将其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相结合,将实施后一年的护理数据作为实验组,实施前一年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环境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共发生不良事件5起,实施前的不良事件共17起。结论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使评价标准与手术过程实现了有效结合,质量控制的主动性、实效性、优化性都大大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行评价 护理质量控制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调查86例食管癌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平均38.06分,其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偏低,比正常人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支持利用度较低。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病人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推广个性化干预取得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将入选8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ualityoflifescale,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改变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自发性腹膜炎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