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毒后的皮肤表现可以给临床医生判断病因、了解病情提供宝贵的线索.

  • 标签: 中毒皮肤 皮肤表现 表现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atheter-felatedsepsis,CRS)病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方法:对40例CRS病人的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2/45),真菌(8/45),革兰阴性杆菌(5/45)。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多数对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的致病真菌(7/8),革兰阴性杆菌常为耐药菌株。结论:CRS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感染的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30例。以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从诱导靶浓度2μg·mL^-1开始效应室靶输注阿曲库铵,术中调节靶浓度维持T1≤5%。记录两组阿曲库铵靶浓度的变化、总药量、麻醉时间、恢复指数、停药至TOFR为0.9的时间。结果:两组持续给药30min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显著下降(P〈0.05),B组靶浓度低于A组(P〈0.05);B组阿曲库铵期间用药量小于A组(P〈0.05),且恢复指数、停药到TOFR为0.9的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能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且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停药后肌松恢复更为迅速。

  • 标签: 靶控输注 阿曲库铵 七氟醚 丙泊酚 神经肌肉组滞
  •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或未的病例进行颈清扫术的疗效,探讨颈清扫术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行颈清扫术并成功随访的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术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术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术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年的总的生存率分别为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的因素有关。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可采用颈清扫术治疗,不同的术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对有淋巴结外侵切缘阳性的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颈部复发/未控 颈清扫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咽喉部血管瘤出血的急诊处理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7例不同原因的咽喉部血管瘤出血的临床急诊处理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通过微波或碘仿纱条填塞咽喉腔结合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注射的方法进行止血和治疗后全部有效.结论:微波或碘仿纱条填塞咽喉腔结合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注射的方法对咽喉部血管瘤出血的止血和治疗有确定的疗效.

  • 标签: 血管瘤 咽喉部 治疗 出血 急诊处理 碘仿纱条填塞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并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2例术前诊断均不能明确,术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应想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并探索敏感的儿茶酚胺类药物控制血压.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外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穿孔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措施.方法:对22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只要准确估计病情,充分细致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最佳麻醉,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提高操作技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护理各种有效的治疗,高龄患者是可以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

  • 标签: 老年人 胃十二指肠 穿孔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而医疗、护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发生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探讨对策,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纠纷,对医院自身建设完善医疗护理服务是十分有益的.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多年,对急诊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原因作一分析,希望对同行起到警示作用,并探讨防范对策.

  • 标签: 分析对策 急诊护理 护理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护理工作的必要性。方法对28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护理,并通过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急性期内通过积极治疗急救护理效果较好,视力由入院时的无光感提高到~0.7。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4h内进行及时治疗,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急救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6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梭形细胞型35例(67%),上皮样细胞型7例(13%),混合型10例(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94%、CD3479%、SMA48%、desmin44%、S-100蛋白9.6%;良性9例(17%),交界性20例(38%),恶性23例(44%);CD117、CD34在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有确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大肠息肉肠镜下治疗方法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1例小儿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息肉分布、大小、切除方式、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等特点。结论大肠息肉为小儿便血的主要病因,行肠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并且可以及时安全的行息肉切除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化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集束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tate)、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乳酸、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乳酸、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5.1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化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各种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探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应如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以来的急诊科收治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人数、年龄、性别、发生时间采取的应急程序。结果:在所有群体事件发生中按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的原因分别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按发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食物中毒、车祸事件、治安、安全生产事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数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我院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流程,使群体性伤害事件均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结论:食物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导致城市中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医院的急诊科应根据群体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标签: 群体性伤害事件 原因 特点 应急预案
  • 简介:目的:总结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近年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留置导尿术本身、不当的操作、患者自身的因素、传统的尿管系统和膀胱冲洗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凶。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指导病人家属、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选择性膀胱冲洗是预防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术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的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是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资料,术前分析超声表现,作出大致病理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95.7%(495/517),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85.1%(440/517)。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病理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