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手术切复LCP内固定术后观察。结果:30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平均1.5个月摄片骨痂生长,10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效果明显。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66例(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0个月,265例在术后6—16W出现骨痂,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骨不连,二期更换髓内钉加植骨术后14月骨折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在损伤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工伤所致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锁髓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治疗工伤致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疗效好。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骨折 自锁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外科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70例肱骨骨干骨折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做为研究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1年,两组肩、肘关节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各有优缺点,均安全有效,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节屈曲受限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节屈曲受限患者60例,进行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单纯的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是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节屈曲受限效果较好。

  • 标签: 粗针松解 关节松动术 股骨干骨折术 伸膝装置粘连 膝关节屈曲受限
  • 简介:本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3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中毒时间多发生于夏秋季。中毒后就诊时间:半小时内10例,1~3小时18例,4~6小时6例,7~9小时4例。1.2中毒分类以食物中毒为首因占31.57%(包括植物果仁、毒蕈等),其次安眠镇静类药占18.42%,有机磷农药占

  • 标签: 小儿急性中毒 就诊时间 中毒抢救 有机磷农药 食物中毒 总结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骨折内固定方法选择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126例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梅花针、自动加压钢板、L-梯形加压钢板和交锁钉治疗股骨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结论:不同类型的骨折宜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交锁钉固定较安全、可靠.

  • 标签: 股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 临床资料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随访5~15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对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并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好。

  • 标签: 骨折:肩胛骨 骨折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及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及低钠血症。

  • 标签: 预后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本文回顾总结小儿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6例。及时诊断,早期腰穿放清血性脑脊液,高压氧,甘露醇及尼莫地平治疗,6例患儿意识恢复正常,肌力恢复至4~5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9岁,平均3岁半。6例均为跌倒致伤,枕部着地4例,颞部2例。

  • 标签: 血性脑脊液 大面积脑梗塞 尼莫地平 高压氧治疗 外伤性 甘露醇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47%有家族过敏史,12%有家族哮喘史,38%有个人过敏史;均表现为长时间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常于清晨或夜间出现,运动后加重,均无喘息.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结论:小儿哮喘中存在着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资料 治疗 CVA 诊断
  • 简介:小儿自发性气胸是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常危及患儿生命.我院儿科自1996年2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小儿自发性气胸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例诊疗 小儿自发性 气胸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大肠息肉肠镜下治疗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1例小儿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息肉分布、大小、切除方式、病理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等特点。结论大肠息肉为小儿便血的主要病因,行肠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并且可以及时安全的行息肉切除治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8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原发病、治疗及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94.4%)、肝脾淋巴结肿大(77.8%)、外周血细胞减少(〉61.1%)、肝功能异常(88.9%);经针对原发病及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后3例治愈,6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关键。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7.05%,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腹泻性患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1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而的痉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自改表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情况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408,ap=0.33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07,bp=0.001)。结论小儿癫痫的治疗中,两组治疗在降低癫痫的发作次数方面均有较明显疗效,但左乙拉西与卡马西平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最重要的是左乙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患儿认知功能(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卡马西平 小儿癫痫 认知功能
  • 简介:本院儿科门诊应用头孢克肟(Cefixime)商品名世福素(Cefspan)干糖浆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3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世福素治疗 临床观察 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