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援建西藏武警某医院血液透析护理的做法。方法通过组建血液透析护理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血液透析规范化培训,结合藏区的实际情况,普及肾脏疾病相关知识,给予针对的护理措施。结果完成了血液透析室的组建,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患者23例,完成523例次血液透析,现3名护士已经能够胜任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工作,未发生一例护理重大差错事故,无血液透析相关不良事件,内瘘穿刺成功率100.00%。结论护理援建血液透析有利于提高援助医院的护理专业地位、规范受援医院的血液透析护理技术操作、提高藏区群众的疾病知晓率,对对口援建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对口援建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能够满足医学事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完善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办学基本条件、设置方案、指导培养方案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为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 课程
  • 简介:在护理领域中,人文关怀是指护理人员将汲取的人文知识内化发展为个体素养后,自觉赋予患者的情感、精神和行为[1-2]。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的护理工作人员,其人文关怀素质对于确保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提升护理人员储备质量、优化护理人员结构的重要途径[3]。本文基于对国内外人文关怀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及培养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学生 护理 人文关怀 培养 综述文献
  • 简介: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所大学护理学院和6所综合医院的12位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专家们从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方式、职业准入6个方面提出了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式培养的看法,为更好地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专业学位 职业嵌入 培养模式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影响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与14名曾参与过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的肿瘤科护士或护理领导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必要、可行和障碍。[结论]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表明我国急需要培养肿瘤专科护士,在肿瘤专科护士的发展和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影响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的相关因素{JP3,利用有利因素,克服障碍,促进肿瘤专科护士更好更快地发展

  • 标签: 肿瘤专科护士 发展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该文围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评价这一问题,从评价形式和评价指标两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具体实践。强调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并分析了目前关于临床能力评价指标的各种观点以及国内外的异同。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考核
  • 简介:[本刊讯]2015年10月19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白衣天使基金、守护童年大型公益活动等公益项目支持,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全国妇幼医护人员项目培训——中国婴幼儿亲子拥抱亲子依恋华东地区培训会在上海举行。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华东地区 婴幼儿 亲子 培训 依恋
  • 简介:[目的]探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将我校2010级110名中职护生作为试验组,同级165名中职护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运用传统培养模式,试验组运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半工半读。学习结束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试验组护生和临床带教教师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认知调查,并对两组学生临床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大部分试验组学生和教师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持肯定态度;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采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教学效果。

  • 标签: 工学结合 中职护理 培养模式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帮助研究生掌握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该文以教育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要求及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阐述,旨在启发各级护理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思路.为我国有效培养更多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近年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临床能力考核、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
  • 简介:循证护理课程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循证护理能力也是对其专业能力的重要要求。该文结合循证护理教学的实践,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课程建设和激励研究生参与循证护理项目方面介绍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循证护理学
  • 简介:[目的]调查高等专科学校护生就读护理专业的志愿选择、专业思想动态和职业定向,为高等专科学校护生专业理念培养提供指导。[方法]对护生入校时、第2学年、实习前,以及文科、理科护生护理专业思想进行动态分析,探究高等专科学校护生专业理念。[结果]经过1年的专业理念培养,护生本人志愿提高,家长意见降低,容易就业没有明显变化,综合建议(亲朋意见、读了再说、随大流等)降低,调查结果表明专业理念整体有明显进步。理科生大于文科生,职业定向趋于理智。[结论]专业理念培养能促使护生明确职业定位、职业性质、职业权益,潜心职业知识与技能学习。

  • 标签: 专科护生 专业理念 职业定向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训练依从的影响。方法:将121例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寻找COPD患者呼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实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呼吸训练依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训练依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提高COPD患者呼吸训练的依从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循证护理 呼吸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的影响。方法根据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先后次序,将12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穿刺时增加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距离,穿刺距离相距10cm以上;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未增加穿刺间距。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充分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透析充分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增加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距离可以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动静脉内瘘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采用围术期针对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80例患者无一例失访,平均随访12.4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术后12个月HSS评分,观察组(89.23±9.3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3±8.5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了两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中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加强依从性教育和心理疏导,严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处理和监护等。认为通过对不良反应的精心和针对护理,可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早日康复。

  • 标签: 艾滋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两性霉素B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初产妇行急诊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内心真实的体验,以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者对行急诊剖宫产的初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满足其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已行急诊剖宫产的初产妇。[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得出5个主题:即不甘与无奈、不确定感、隐私的保护、疼痛、情感支持。[结论]行急诊剖宫产的初产妇存在较多负的分娩体验,产时服务有待改进与完善。

  • 标签: 急诊剖宫产 初产妇 分娩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配偶在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6月,运用质研究方法,对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的10名食管癌患者配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及笔录,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食管癌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3个方面:疾病确诊初期为怀疑、紧张、不知所措和自我谴责;治疗中期为适应、接受、委屈并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治疗晚期为疾病不确定感、身心疲惫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变。结论医护人员在关注食管癌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应对其配偶也予以关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

  • 标签: 食管癌 配偶 心理体验 生活质量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