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院儿科收治 117 例患儿为此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予以 静脉留置 与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予以静脉留置与护理干预,对比不同组患儿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静脉留置时间。 结果:①实验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组间 数据评估差异有意义 P < 0.05 ;② 实验组患儿 静脉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 组间 数据评估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延长了静脉留置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 安全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输液护理中实行静脉留置的效果 。方法:选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并需要静脉留置输液的 60 例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 30 例患儿纳入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 30 例患儿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 96.6% ,较对照组的 76.6% 有显著提升,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儿科输液护理中,向患儿实施静脉留置输液效果明显,并给予留置输液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的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留置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临 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输液 留静脉置针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在安全型留置上连接无输液接头与连接肝素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于 2019年 10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儿科收治的 1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安全型留置依据接诊顺序,前 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 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安全型留置连接肝素帽,实验组安全型留置连接无输液接头,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组间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数据分析,对照组患儿回血、针刺伤、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为 13.33%,实验组患儿发生率为 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使用安全型留置连接无输液接头,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型留置针 无针输液接头 肝素帽 婴幼儿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8月在本院收治的 260例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 130例,其中,对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对研究组给予静脉留置护理,并对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不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远远高于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为( 112/130, 86.15%),研究组为( 130/130, 100.00%),且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 106/130, 81.54%),研究组为( 127/130, 97.69%)。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留置的应用,除了可以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的强度,最主要还是可以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身心损害,进而提高了儿科护理工作中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科患者的年龄均较小,患儿的血管较细,并且其自制意识和能力均较差,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配合度低,容易导致穿刺失败的情况发生,一次穿刺成功率低。这种情况不但会由于多次穿刺增加患儿的痛苦,同时还降低了对患儿的治疗效率。尤其是对于急诊儿科患儿来说,病情较急,对各项工作的效率要求较高。其中静脉穿刺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对患儿的抢救以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对提升急诊儿科静脉穿刺质量十分重视。静脉留置在急诊儿科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保护患儿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静脉 留置针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下肢骨牵引道感染的因素,为患者早期道愈合及今早开展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骨科住院的98例行下肢骨牵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科室成立研究小组,对可能引起牵引道感染的一些因素进行讨论并规整,以及查阅文献设置了一个查检表,对这98位骨牵引患者由责护组长每天进行追踪查检,并将查检结果进行专人汇总,对确定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下肢骨牵引患者存在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生感染的人数为10人,感染率为10.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牵引时间和牵引期间合并其他手术为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标签: [] 骨牵引 针道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 静脉留置在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由于无需进行反复穿刺,有助于保护患者血管以及保证合理用药时间等特点,静脉留置的应用在临床儿科护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科患者由于年龄普遍偏低,配合度一般,对医院以及治疗普遍存在恐惧心理。静脉留置的使用就可以有效帮助儿科的临床治疗工作,有助于实行医疗操作以及提升其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通过进行常规穿刺与静脉留置的使用进行对比,对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使用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得出留置的使用可以明显降低患儿因反复穿刺可能造成感染并发症的情况,有助于帮助患儿的治疗和恢复,大大地提高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中,选择48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按照电脑筛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在常规组中,患儿实施了院内基础措施,研究组则进行了静脉留置,最后从其护理穿刺技术、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判断静脉留置的运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穿刺技术分数为(91.9±4.7)、输液分数为(92.2±3.1)、健康宣教分数为(95.8±3.0),且满意度达到了95.83%。均高于常规组数据(P<0.05)。结论:针对儿科的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的方式,可以保障穿刺输液工作的稳定进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 应用于儿科 护理中的效果, 分析其临床可用性。方法:将 2016年 9月至 2019年 10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进行数据分析,录入 56例 儿科 的儿童 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 均应用静脉留置 进行输液,记录所有儿童 的一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儿童 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4 ( 96.43% )例,儿童的护理满意度为 55 ( 98.21% ),所有儿童中有 3 例儿童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36% 。结论:在儿科 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 能够有助于保护儿童 的静脉通路,降低儿童 在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这种护理辅助方案能够减轻儿童 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方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 本院儿科中 收治的 140 例患儿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行静脉留置护理,对比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选择静脉留置护理措施应用于儿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值得推广 。

  • 标签: 静脉留置针护理 常规护理 儿科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静脉留置的临床效果及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的 280 例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分为甲组( n=140 )和乙组( n=140 ),对甲组患儿采用传统头皮穿刺,对乙组采用静脉留置,对比 2 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过对所选患儿调查显示,乙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静脉留置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及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引起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 106 例采用 静脉留置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53 ,综合护理干预 )和对照组( n=53 ,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患者护理中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患者静脉留置安全管理策略。方法: 2020年 1月 21日— 2020年 2月 29日,对我院收治的 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留置的安全使用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管理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未发生外周静脉留置相关并发症、满意度 100%。 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静脉留置安全管理策略后保障了静脉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职业暴露的机会,实现了零感染,患者的满意度 100%。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静脉留置针 安全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常见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措施 ,探讨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 2018年 5月~ 2018年 10月 218例静脉留置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分组 ,观察组 109例开展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 ,其余 109例划分到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干预 ,对比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并发症比例为 4.59%,低于对照组 (12.84%),且观察组留置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静脉留置常见并发症 ,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可降低留置风险 ,延长留置时间 ,提高患者就诊舒适性。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9 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a、 P、 iPTH、 BUN、 Scr 及 CRP 均优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Ca、 P、 iPTH、 BUN、 Scr 及 CRP 的水平要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矿物质水平有改善作用,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状的病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肾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按压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拔后皮下淤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 10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0例,分别在拔后采取传统交换式按压法与非交换式竖压法来进行按压,比例两组老年患者皮下淤血的发生概率以及患者对按压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按压,发现观察组出现皮下淤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按压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束后可以采用非交换式竖压法来完成拔,从而达到降低皮下出现淤血问题的概率,提高老年患者对输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按压方式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皮下淤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康复护理中采取银质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40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 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0 例,两组患者均采取 银质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也更高,数据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银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过程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对治疗形成较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儿科门急诊患儿留置使用率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儿科门急诊于 2019年 1月正式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以 2018年 1月 -12月为对照组( 600例,常规护理),以 2019年 1月 -12月为观察组( 590例,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对比每年最后 3个月两组患儿留置使用率情况,同时对比患儿 /家属对护理工作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 10月留置使用率 21.52%, 11月留置使用率 24.74%, 12月留置使用率 32.03%均较高于对照组( 3.16%, 6.17%, 12.00%, x2=21.093, p=0.000; x2=23.002, p=0.000; x2=38.211, p=0.000);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89.83%(满意 297例,比较满意 251例),对照组总满意度为 56.67%(满意 159例,比较满意 181例),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x2=29.132, p=0.000)。。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儿科门急诊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患儿留置使用率有积极作用,同时可明显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及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儿科门急诊 留置针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