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社工专项模式与驻点模式对烧伤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儿家属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为专项模式组20例和驻点模式组65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医患关系总体认知评分、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信息支持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专业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社工驻点模式比专项模式更能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提高烧伤患儿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务社会 专项模式 驻点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创新服务模式在门诊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开始我院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护理服务规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施一站式服务,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成立评选活动小组,评选主动服务之星等多个方面努力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结果: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提高了门诊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为门诊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树立医院服务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

  • 标签: 创新服务模式 门诊服务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护理临床操作实践的影响。方法通过样本计算,以2013年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对照组,以2014年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实践带教,在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理论成绩、软技能水平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软技能水平中,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认知技能和组织管理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架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支架式教学模式 护生 护理临床操作实践
  • 简介:快速流程护理模式是指为了减少手术应激和术后并发症,在围术期根据病人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的一系列术前、术后综合管理措施。其优点是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手术应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我科应用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对50例妇科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妇科 快速流程 护理
  • 简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降低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即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P阶段),并按照计划和措施认真执行(D阶段),定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C阶段),并根据结果进行总结评价(A阶段)。实施PDCA循环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从2014年的27例降至2015年的5例。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科学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正确应用可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的依从性情况,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的依从性,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和成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 护理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并了解其实践效果,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42名学员,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第1阶段为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2个月;第2阶段学员选取1个专题或个案回原单位完成临床实践研究,时间9个月,两个阶段学习结束后均进行考核,第1个阶段结束后调查学员对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反馈情况。结果42名学员对理论课程安排满意度为91.6%;实习安排满意度为92.9%。42名学员实习的两个阶段考核成绩均在85分以上。在学习期间,学员获得4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市级专利,发表论文9篇。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系统规范的分阶段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专科护士 老年护理 培训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方法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首次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化疗护理常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每日2次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每次时间30-40min。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SAS和SDS得分情况均较入组时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UPPH总分和各纬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集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况,提升自我效能,增加化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肺癌 化疗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护理 自我管理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现状,为逐步完善培养方案提供经验。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学院)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调查,并对三类不同层次的人群(导师、临床带教老师、在读儿科MNS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核心能力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临床护理、教育/咨询、评判性思维/科研、专业发展、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道德;访谈提炼出4大主题,分别为:临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与学科衔接不足;临床教学不规范;临床管理、考核不完善。结论:儿科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应从明确临床培养目标、完善基地课程体系、规范临床教学、建立儿科临床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来进行规范。

  • 标签: 儿科护理硕士 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结合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现状,探讨适合中小型城市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模式和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儿童哮喘的7岁~17岁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哮喘儿童治疗和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研究者构建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评价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为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水平和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分别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和儿科生命质量问卷(PAQLQ)中文版进行测评。[结果]共有91例哮喘患儿完成了整个干预过程,其中干预组45例,对照组46例。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的日常生活、疾病医学、社会心理管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PAQLQ问卷中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哮喘儿童进行干预可提高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哮喘 儿童 自我管理模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下临床教学的改革方法及效果。方法在责任制护理模式下,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病房实习的12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教学,对实习生进行出科考核并调查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2.7±2.4)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6.2±3.9)分,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为(89。3±5.2)分。结论在责任制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教学,护理本科实习生可以较好掌握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 标签: 整体护理 临床实习 教学改革
  • 简介:美国是护理硕士发展较早,培养模式较为完善的国家。本文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护理硕士的专业分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护理硕士的培养模式对国内护理硕士的培养有以下启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跨学科团队教育;注重过程管理,变革评价方式。

  • 标签: 美国 护理硕士 培养模式 见闻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采用PDCA进行管理的护士150名,主要对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PDCA管理理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最后付诸实施,问题得以改善的步骤进行实施,观察PDCA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的情况。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PDCA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PDCA管理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明显提高。

  • 标签: PDCA管理 绩效管理模式 护士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在核磁共振(MRI)增强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MRI增强成像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MRI增强扫描检查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检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不良反应率、检查舒适程度、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MRI增强成像检查患者的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增强患者舒适度,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MRI 增强成像检查 亲情护理服务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术后脱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可缓解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差异化阶段护理 结直肠癌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例帕金森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2例帕金森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在入院后第1天、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帕金森病致残量表-睡眠部分(SCOPA-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病人SCOPA-S各条目得分及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能改善帕金森病人的睡眠障碍与抑郁情绪。

  • 标签: 帕金森病 焦点解决模式 睡眠障碍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Roy适应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每天血糖变化情况及最终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入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达标时间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妊娠结局好于对照组。结论Roy适应模式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血糖 妊娠结局 ROY适应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哮喘缓解期儿童实行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对其家庭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学龄期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家庭干预。比较2组患儿临床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及症状自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花费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社会心理管理评分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自我管理的家庭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儿童哮喘的控制情况,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哮喘复发率。

  • 标签: 自我管理 家庭干预 哮喘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研修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研修的护士6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管理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研修护士60人作为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培训管理法。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综合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对培训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研修护士培训中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提高培训质量,提升研修生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 标签: 手术室 研修护士 临床路径 培训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