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留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1-12月30例气管切开术后留置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30例气管切开术后留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科室培训导管管理相关知识及管固定方法、更换管固定材质及二次固定、加强患者舒适度护理、有效镇痛管理、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加强质控管理等,回顾性分析两组在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留置管患者辅以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从单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发展为抢救各种危重患者上、下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因此,国内外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技术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大部切除术后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485例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符合诊断的22例瘫综合征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活动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22例瘫综合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应加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瘫患者的观察、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大部切除 胃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气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进行全面监测等方面的管理。结果:17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喉癌术后呼吸道的综合护理。不仅避免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 呼吸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脑综合征潴留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做好对患有 脑综合征潴留 预防误吸患者的 护理。 方法: 对此前医院里出现过的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24例,脑出血 9例, 其中包括男性 28 例女性 5 例,一共 334 例患者进行 使用阿普 盐溶液治疗脑综合征潴留 的研究。其中 25 例作为治疗组,使用阿普盐溶液进行治疗,另外的 8 组作为没有使用阿普盐溶液治疗的对照组。过程严格遵从科学方法。 结果: 使用阿普盐溶液治疗的 25 例治疗组存活 21 例,死亡 4 例。没有使用阿普盐溶液治疗的对照组死亡 7 例,存活 1 例。 结论: 使用阿普 盐溶液治疗可以有效地治好 脑综合征潴留。阿普盐溶液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好,可以广泛用于国内所有类型的医院。

  • 标签: 脑胃综合征胃潴留 阿普盐溶液 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对照1组采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照2组单纯采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观察组交替使用以上两种雾化吸入方法预防呼吸道细菌及真菌感染。[结果]观察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细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1组相近。[结论]制霉菌素、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交替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真菌感染有预防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真菌感染 制霉菌素 雾化吸入
  • 简介:会阴切开术(episiotomy)是产科临床的常见手术,包括会阴后一侧切开术(postero—lateralepisioto—my)及会阴正中切开术(medianepisiotomy)。会阴切开术在教科书中被纳入“正常分娩”的范畴^[1],也被视为最基本的助产技术,曾一度被作为常规广泛应用于初产妇的自然分娩及阴道助产分娩。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阴道分娩
  • 简介: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0.2%~3.0%,多见于40~60岁男性。其病变隐匿,发病突然,出血量大,易反复出血,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如不及时处理,常危及患者的生命。Dieulafoy病患者的成功救治在于及早明确诊断并准确定位出血部位,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我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4例Dieulafoy病患者采用胃镜引导腹腔镜楔形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胃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DIEULAFOY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综述了不同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装置,主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采血管的帽套、瓶塞法、肝素帽、一次性引流袋、贴膜、一次性输液器。认为将统一且专业的堵管装置应用于临床,能增强堵管装置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气管套管堵管的成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装置 护理
  • 简介:用0.5%碘伏擦洗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治疗组),与采用1:1000新洁尔灭(对照组)作对比,2组各150例。结果示:治疗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会阴切口感染率为1.33%,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9.33%,P<0.01,治疗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8.67%,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0.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用0.5%碘伏擦洗会阴切口能减轻切口疼痛,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碘伏 新洁尔灭 会阴侧切
  • 简介: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方给予拔管。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气管套管都没有与之配套的堵管器材,护士多采用棉签或橡皮塞堵管,操作不便、外形不美观且不易达到安全及灭菌要求,并且从半堵至全堵需采取不同的材料或需重新制作,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堵管 制作 应用 自行排痰 气管套管
  • 简介:由于喉部梗阻、喉外伤、气管上端阻塞造成通气困难,危及生命时,行气管切开是挽救生命的最佳措施,它能恢复气管以下呼吸道通畅,进行气体交换.由于气管切开是紧急行为,与其它手术相比,它没有术前准备,不能在术前进行生活上、医疗上的配合训练,造成了病人气管切开后形成语言障碍,非常痛苦.我们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的护理,就如何帮助病人寻求语言以外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得到一些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以便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非语言交流 护理
  • 简介:气管切开后肺感染的诊断与护理曹美珍1顾异香2(1宁波市保黎医院,3150312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我们对我院1994年至1996年气管切开后医院获得性肺感染(NBPI)27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诊断标准及护理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1....

  • 标签: 气管切开后 肺感染 医院内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切开护理 宁波市
  • 简介: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目标性感染监控。通过信息采集、现场检查并督导操作过程,以隔离、防护、消毒技术工作为重点,制订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患者相关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案。结果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全程监控,使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可靠、实时、持续的信息,可以提高对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时效性。

  • 标签: 气管切开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 医院感染 实时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感染等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干预,病人气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提高护理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机护理效果。方法:对40名接受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呼吸机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气管切除术后的呼吸机护理方式,以及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病人均未受到感染,其中37名病人以无需再使用呼吸机,剩下3名病人由于病情的影响还需要继续通过呼吸机呼吸。结论:根据病人病情采用合适的呼吸机护理,病人的肺部能够免于受到感染,并还可加强抢救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除术 呼吸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