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就诊时间和就诊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和急诊护士知识培训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急救处理收治住院和急诊观察的8385例次患者,分类统计主要病种的急救数量,性別和年龄段,进入与离开抢救室时间信息等。结果急危重症患者前10位疾病分别为各种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各种中毒、儿科急症、急腹症、以头晕心悸为主诉、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呈上升趋势。高发年龄在41~80岁,呈老龄化趋势。高峰时间段为11:00~22:00时,出抢救室比进入抢救室高峰时间推迟1h。结论本调查反映了我院急诊抢救疾病谱构成、危重患者进出流量的规律性及人口的老龄化特性。急诊抢救室应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措施,急诊科护士技术培训与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急诊 危重病 疾病谱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模式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接受治疗的3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80例患儿给予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护理,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门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及常规护理的1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病程、体征、症状、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呼吸频率及潮气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咳嗽缓解、喘息缓解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喘息性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以家庭为中心 雾化吸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得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77±3.70)分和(14.17±4.0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内因疾病急性发作再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干预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困难评级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科入住的有呼吸困难症状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结果]提高护士对病人呼吸困难程度病情掌握率,提高病人对呼吸困难评级及相应健康知识掌握率,降低病人呼吸困难再加重率。[讨论]护士应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呼吸困难评级后,护士应用该表能准确描述出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医护、护护之间能达成共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间接提升护士素质。

  • 标签: 呼吸困难评级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评估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式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维持血液透析期间实施视频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饮食及液体摄入、治疗行为、身体活动、心理社会行为、疾病管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视频式健康教育 维持血液透析 疾病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的希望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SPB)和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对佛山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96例AECOPD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AECOPD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6.74分±8.3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得分为29.52分±7.66分,处于低等水平;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各因子与希望水平得分呈负相关(P〈0.05);学历、照顾者类型、病程以及自我感受负担程度进入希望水平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AECOPD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较重,希望水平较低,且病程、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是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基本情况,积极降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以改善病人的希望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自我感受负担 希望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180名住院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82.80±9.623)分,4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中活力维度得分最低为(45.22±19.489)分,生理功能维度得分最高为(85.56±14.731)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个维度与生活质量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和精神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会影响其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可通过减轻家属照护过程中的疾病不确定感程度,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中高危足 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与家庭访视相结合开展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教育和门诊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静息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诊疗费用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诊疗费用及再入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延续护理为COPD患者提供了不间断持续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对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节约服务资源起促进作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家庭访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微信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中药灌肠可提高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尿毒症 脑梗死 中药 灌肠
  • 简介:目的分析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优化培训对婴幼儿发育及疾病预防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1岁以下婴幼儿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内护理干预与院外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婴幼儿照顾者实施疾病与发育自我护理能力优化培训.比较两组婴幼儿照顾者疾病知识认知度、生长发育知识认知度、护理知识与操作水平、婴幼儿发育状况与疾病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照顾者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及生长发育知识认知度评分及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发育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发育商均得到提升(P<0.05),且观察组发育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均身高、月均体重、出牙时间及发病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疾病与发育自我护理能力优化培训,能提高照顾者对婴幼儿的家庭护理能力,优化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降低其疾病发生次数.

  • 标签: 婴幼儿护理 护理培训
  • 简介:的剖析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对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疾病知晓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符合纳人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晓率、生活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能提高个体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且能控制肝炎病毒,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母婴阻断 乙型肝炎 围产期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O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老年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