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总结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症患儿激发试验中不同时间点生长激素(GH)分泌峰值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矮小症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进行诊断。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采血,接受试验后,患儿各时间点的GH值分布不均衡,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晕针及低血糖反应,输注精氨酸未发生不适症状,未发生脱管以及采血后局部感染。服用左旋多巴过程中,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头晕,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经精心治疗护理后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应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对于矮小症患儿进行诊断过程中,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患儿就诊安全性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矮小症 生长激素 左旋多巴 精氨酸 激发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 糖原贮积病Ⅱ型( GSD Ⅱ)也称为酸性α-葡糖苷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由于酸性α-葡糖苷 (GAA)基因突变,溶酶体内GAA活性缺乏或显著降低,糖原不能被降解而沉积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的溶酶体内,导致溶酶体肿胀、细胞破坏及脏器功能损害。本文就目前收治的首例GSD Ⅱ患儿应用阿糖苷α替代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

  • 标签: [] 糖原贮积病Ⅱ型 阿糖苷酶α 酶替代治疗 护理
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过程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血气分析指标、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呼吸以及心率更低,而SaO2更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PaO2以及pH更高,而PaCO2更低,P<0.05。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带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关键词:俯卧位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程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糜蛋白去除褥疮创口分泌物、促进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32例患者的52处褥疮,所有创口均伴继发性感染。随机将26处褥疮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26处褥疮采用糜蛋白进行清创,比较2种方法去除坏死组织、脓液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创口脓液清除效果较对照组好,对照组清创后有12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而研究组有23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经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糜蛋白清除褥疮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迅速、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褥疮 糜蛋白酶 清创术
  • 简介:【摘要】1例庞贝病替代治疗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用药护理,庞贝病患儿使用的药物阿糖苷α需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规定规范配置,用药过程中要求持续心电监测,输液器及连接装置要求严格避光,按照规定及医嘱调节药液输注的时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输液期间及输液后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以防出现超敏反应;针对患儿情况指导家属予患儿功能锻炼,促进患儿运动、语言及思维功能的发育;做好心理护理及随访管理,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及护理延伸服务。

  • 标签: 糖原贮积病Ⅱ型 酶替代疗法 护理
P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正常体检人群脂代谢紊乱和肥胖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研究对10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 HHcy检测,对比 HHcy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正常人群的相关指标及异常检出率。结果HHcy组与正常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Hcy与脂代谢紊乱和肥胖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健康体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脂异常 肥胖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83例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认真做好隔离,加强病情观察,给予平衡饮食,重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注意安全管理。83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和院内感染。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呼吸道传染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甲型H1N1流感(甲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危重甲流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就地隔离治疗的护理过程。结果经严密监测、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连续2次阴性,体温正常,无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严密病情监测、合理用药及机械辅助通气护理、积极心理干预对危重甲流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切实执行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发生。

  • 标签: 危重甲型H1N1流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肺炎患者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计收录老年肺炎病例60例,均收录于2021.12——2022.12期间,样本入院后均行规范性分组,后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案实施此次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统计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喘息及肺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更短,P<0.05。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值30.00%,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的效果较高,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振荡排痰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10%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配制成胃镜消泡剂做术前预处理后的祛泡效果.[方法]将300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西甲硅油+糜蛋白组和西甲硅油组.检查前20min,西甲硅油+糜蛋白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7mL+西甲硅油3mL+糜蛋白200U的稀释溶液30mL口服;西甲硅油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7mL+西甲硅油3mL的稀释溶液30mL口服.比较两组病人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医生满意度、麻醉药用量,对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西甲硅油+糜蛋白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医生满意度高于西甲硅油组(P〈0.01),胃镜检查时间短于西甲硅油组(P〈0.01),麻醉药用量低于西甲硅油组(P〈0.01).[结论]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作为无痛胃镜检查消泡剂比单独使用西甲硅油祛泡效果更好,能够缩短胃镜检查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麻醉风险.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西甲硅油 糜蛋白酶 祛泡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诊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方法:选取我院 2016.1~2020.1期间共计 20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其中实验组( 100例)选择使用 VDPAP诊疗方式;对照组( 100例)使用常规 VDPL诊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 95.00%,对照组为 93.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用药次数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培门冬可在后续动态监测之后逐步作为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替代品投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中。

  • 标签: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治疗效果 造血功能
  • 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腰部椎间盘退变或外伤造成纤维破坏,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胶原酶溶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内容与要点。方法:选取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结果: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阿替普用药相关不良事件中皮下组织淤血、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以及总发生率数据分别为2(4.88%)、1(2.44%)、1(2.44%)、1(2.44%)、12.20%,接受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2.44%)、1(2.44%)、0(-)、0(-)、4.88%。结论:溶栓治疗重点监护以及稳定期尽早康复锻炼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院内护理要点。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阿替普静脉溶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本文主要从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且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疗法的100例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优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患者出现脑实质点状出血、皮下淤血、血尿、牙龈与鼻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化护理措施运用到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中,可以有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切实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进程,对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阿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替普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替普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阿替普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