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技术在手术预麻醉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手术患者,均为各种因素导致无肉眼可视或无法触摸到四肢静脉血管,术前必须建立一条外周静脉输液通道,满足手术需要而又不必要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血管穿刺困难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采用单双号日期分组法分为超声实验组和常规组。超声实验组是使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全过程,包括操作前患者皮肤、血管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操作时的计时引导操作和穿刺置管完毕确认。常规组按常规留置针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4.5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无渗漏,患者满意率100%,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外周静脉穿刺较传统触摸盲探式穿刺法快速、安全、实用、有效,对静脉条件差的手术患者有显著优势。

  • 标签: 超声引导 外周静脉穿刺 手术预麻醉室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在患儿肌肉注射中采取不同注射方法对其疼痛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一年的时间作为研究时间段,即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接受肌肉注射的患儿为320人,利用平分的方法划分对照组(n=160,常规肌肉注射)、实验组(n=160,平行肌肉注射)。最终比较内容为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即疼痛感更轻,且1次穿刺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注射方法 患儿 肌肉注射 疼痛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穿刺取卵手术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200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经阴道穿刺取卵手术患者,其入院时间段为2020年10至2021年6月期间。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结果:200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有6例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占比为3.00%,有5例出现手术不配合情况,占比2.50%;191例手术成功,占比95.50%;9例手术失败,占比4.50%;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3.50%。结论:在经阴道穿刺取卵手术的护理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缓解期负面情绪,并且能够确保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安全性。

  • 标签: 经阴道穿刺取卵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对策 术配合度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3-2021.6期间治疗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临床治疗的资料,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的护理措施主要是穿刺护理和预防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应用护理措施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其中9例患者的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完好,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症状,其中1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其中另外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3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这3例患者又重新进行了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另外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治疗时的痛苦,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护理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的顺利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采取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护理以及术后预防性护理等措施,分析检查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平均穿刺时间为(23.23±2.29)min,患者无大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结论:给予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顺利性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方式,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护理方式开展。

  • 标签: []内镜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术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究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运用效果以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模式将病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以传统方式实现静脉穿刺,实验组以改良方式展开静脉穿刺。对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运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模式能够将穿刺成功率大幅度的提高,可减轻病人在静脉穿刺中所感受到的不适感,将穿刺时间有效缩短,也能加快护理人员的工作成效。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术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中耳炎患者80例,常规组、特殊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护理。结果: 特殊组患者中整体治疗有效人数为37例,所占比例为92.5%,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中耳炎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满意度为80.0%,特殊组中耳炎患者采用特殊护理满意度为95.0%,二者具有一定差异。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中通过特殊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效果。

  • 标签: 鼓膜穿刺术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穿刺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对本中心收治的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入组患者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方案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97%,有2例患者因袖口过紧,在血液透析完成后的1小时内,出现了内瘘出血、血肿的情况,经积极处理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内瘘穿刺前充分评估、掌握穿刺部位及技巧是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的必要条件;加强护理可明显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的年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首次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的措施的应用价值,为后续输液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月份我院护理模式实施前的患儿视为对照组,将4、5、6、7月份患儿视为研究1组、2组、3组及研究4组,随着时间的跟进分别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对比两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情况为研究4组>研究3组>研究2组>研究1组,P<0.05。结论: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责任化等方式可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和无痛静脉穿刺率,可在儿科的输液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留置针 无痛静脉穿刺 责任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血时给予采血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穿刺点按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半年(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采血的160例采血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分组参考随机数表法,即所有采血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血时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采血时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采血者采血后穿刺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血肿、疼痛和瘀血分别3例、7例和6例,总发生率20.00%;观察组血肿、疼痛和瘀血分别2例、4例和1例,总发生率8.75%。两组采血者不良事件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血时给予采血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穿刺点按压情况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采血 穿刺点 按压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探究在PICC静脉穿刺导管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的对象均为本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阶段性PICC静脉穿刺置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在采取PICC置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PICC 静脉穿刺 导管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精细护理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精细护理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精细护理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37%)和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4.21%)和护理满意度(81.58%)。结论:对进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摩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鼓膜穿刺术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探究。方法:将60例入组研究眼睑痉挛患者用乱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为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与临床科室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患者临床资料,来源是神经内科,均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探究中,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97.50%(39/40)。结论: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将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增强CT、CTA检查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后,患者渗漏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的增强CT、CTA检查患者共19840例,研究组(n=9920)给予预防护理,参照组(n=9920)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渗漏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增强CT、CTA检查患者渗漏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增强CT、CTA、检查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渗漏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注射碘对比剂 渗漏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到本院诊治的静脉留置针穿刺80例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穿刺优良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效果较好,可增强一次成功穿刺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门诊护士提升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100例静脉采血患者分成两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措施用于对照组,将针对性干预措施用于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后不良事件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护士 静脉采血穿刺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入组研究体检者,用乱数表法分成对照组(200例,常规静脉穿刺)与观察组(200例,护理干预下静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穿刺成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发生率69.00%,高于对照组30.00%,重度疼痛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8.00%(P<0.05);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97.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护理内容、操作行为、护理结局、教育沟通)评分[(8.98±0.22)分、(8.95±0.43)分、(8.87±0.32)分、(8.96±0.46)分、(8.99±0.25)分]高于对照组[(8.21±0.07)分、(8.33±0.11)分、(8.35±0.24)分、(8.26±0.34)分、(8.19±0.18)分](P<0.05)。结论:为体检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给予患者满意护理体验。

  • 标签: 护理干预 体检者 静脉穿刺 临床护理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