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行体外膜肺氧治疗院内转运的护理经验。 方法 选取我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行体外膜肺氧治疗期间需进行院内转运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转运前制定完善的转运计划,包括病情风险评估及预处理,组建训练有素的专业转运团队并明确职责;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ECMO各项参数和管路运转情况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转运后有效的交接,确保转运安全。结果 24 例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在体外膜肺氧支持下转运途中均未发生意外和不良事件,均安全有效转运。 结论 在ECMO辅助下转运心脏外科术后的危重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同时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时间。转运前的充分评估与准备,转运途中良好的团队合作及目标化管理,转运后的妥善处理是提高ECMO支持下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保障。

  • 标签: 院内转运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重症肺炎患者在体外膜肺氧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体外膜肺氧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ICU重症肺炎患者62例(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观察组(3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体外膜肺氧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ICU重症肺炎整体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ICU;重症肺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俯卧位通气;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技术的护理进展效果。 方法 2020.1-2021.1 根据随机分配法,将100例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体外膜肺氧技术运行期间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危重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体外膜肺氧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选择体外膜肺氧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针对性护理或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体外膜肺氧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 俯卧位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 总结了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治疗的护理经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加重发展成为ARDS,经ECMO治疗16d后成功撤离。

  • 标签: 新冠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探索在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后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在我院收入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20例,均在2019年3月-2021年3月入院。其中1/2患者接受了普通护理方式,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者接受了针对性护理方式,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护理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中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心排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外膜肺氧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5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为2组,一组为在其进行体外膜肺氧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运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3;另一组则为在体外膜肺氧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22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以及氧指数(P/F)等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出血和凝血、感染、溶血等并发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膜肺氧ECMO技术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ECMO技术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针对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