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学指标、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前39例)和观察组(后39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学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学及肾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学指标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骨科临床护理是一个涉及诸多复杂医疗环节的领域,从术前术后的护理、康复训练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骨科护理风险的有效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骨科临床护理风险,探讨其预警指标及量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科临床护理 预警指标 量化管理
  • 简介:摘要: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母婴安全与健康,敏感指标的管理是评估和改进护理质量的关键,帮助识别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成为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些系统可以整合数据、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确保产科护理工作达到更高的质量水平,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产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诊的200例心内病区住院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另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vs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vs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8%vs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心内病区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控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专科质量敏感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控管理时,分别在2023年1月-5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在2023年6月-10月期间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用专科质量敏感指标(研究组),对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差异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器械清洗、ATP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灭菌合格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有效的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控过程中,使得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改善,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专科质量敏感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 质控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对患者进行饮食、睡眠、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但不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处理,仅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研究组患者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自行设计的行为干预方案,强调个体化、针对性解决问题。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情绪评分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25±3.51)d,短于对照组的(21.22±5.40)d,且药物费用、康复费用、陪护费用比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情绪调节评分、自我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就诊期间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情绪障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麻醉事业的快速发展,麻醉学的范围已经从临床麻醉发展到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和疼痛诊疗。过去麻醉医师“包揽一切”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麻醉需求。为了减轻麻醉医师的工作量,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麻醉护士逐渐出现了。各级医院麻醉护士的快速增长对麻醉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明确麻醉护士的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 标签: 麻醉护士 专科护士 麻醉护理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寻高龄住院患者使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之后其营养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高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人,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0人,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使用老年综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得分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得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升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护理干预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居家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文献复习,对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22例伤口造口患者的居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立了包含知识能力、技能操作、沟通协调、情感态度、自我发展五个维度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际应用检验其有效性。结论:所构建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估和指导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居家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有助于促进专业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居家护理 胜任力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并探讨其应用。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们选取了86名脊柱外科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确定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相关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脊柱外科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构建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多维度的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脊柱外科患者在康复期间对护理的需求普遍较高,其中以疼痛管理、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为重点。结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优化护理工作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脊柱外科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应该将这一指标体系纳入脊柱外科患者的整体护理计划中,以实现更加人性化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脊柱外科患者 延续性护理 需求 指标体系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及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延续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脊柱外科 延续性护理 评价指标体系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放疗期间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1.1-2023.12.31期间围放疗期食管癌患者72例,在随机数字表下将其纳入两组,对照组(n=36)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n=36)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指标、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Hb、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放疗期间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放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可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腔门诊中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评价口腔门诊服务的质量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服务质量和提升医疗水平的关键步骤。

  • 标签: 口腔门诊 优质服务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名手术室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患者各为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化的管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价得分、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和文书质量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为16.00%,显著小于对照组26.00%,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着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这期间共有1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病人,按照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且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正向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为全面评价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营养干预对临床指标改善的作用。方法:研讨目标将42例随机分组的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纳入实验。研讨组【营养干预,21例】,空白组【普通治疗,21例】,记录分析营养水平(Alb、TP、Hb)、血脂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运动功能;结果:21例研讨组病人治疗后营养水平、上下肢运动功能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21例空白组病人,且三酰甘油、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21例空白组病人P<0.05。结论:高血脂合并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用营养干预对改善病人运动功能与营养状态,降低血脂,提高骨密度与临床疗效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 运动状态 营养干预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为全面评价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营养干预对临床指标改善的作用。方法:研讨目标将42例随机分组的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纳入实验。研讨组【营养干预,21例】,空白组【普通治疗,21例】,记录分析营养水平(Alb、TP、Hb)、血脂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运动功能;结果:21例研讨组病人治疗后营养水平、上下肢运动功能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21例空白组病人,且三酰甘油、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21例空白组病人P<0.05。结论:高血脂合并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用营养干预对改善病人运动功能与营养状态,降低血脂,提高骨密度与临床疗效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 运动状态 营养干预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根据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分组,行区别护理管理,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结果 经数据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对比,急诊停留时间、确诊时间、转运时间各项用时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研究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应用效果获得临床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质量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提高护士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6—12月我科住院的129例外科手术后首次Caprini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均参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和管理,监测其术后第一天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6月份落实率为67.3%,8月份提升至100%,8-12月份物理预防措施落实率维持在88%以上。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提高了护士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的执行率,更有效提高各层级护士专业内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科研组(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各33例,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分析营养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科研组Hb、TF、ALB、PA值更高;遵医率更高,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可改善营养状况、优化遵医行为,值得推崇。

  • 标签: 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炎症性肠病 营养状况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