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HP串联HD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HD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PTH)、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关节痛及高血压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TH、Scr、BuN及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H、Scr、BuN低于对照组,Hb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尿毒症 临床观察
  • 简介:[ 摘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武汉作为疫情爆发地,各地医护人员相继奔赴前线,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氧疗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常用措施,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氧疗护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氧疗设备不足、特殊氧疗知识匮乏、特殊患者氧疗方式等问题,通过对氧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帮助氧疗的正确使用,提升氧疗质量。

  • 标签: [ ] 新型冠状病毒 氧疗 护理 设施 方案制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是为了改善患者通气,纠正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及生命支持。 方法 急诊抢救室监护下的重症患者保持人工道。结论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和相关肺炎的发生,促进病情有效控制及康复。

  • 标签:  气道 因素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患者的道管理,从道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气管切开术后道湿化的护理现状,并介绍了气管切开术患者道湿化的重要性。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手术主要是保障患者呼吸通畅而准备的,其主要是切开颈段气管,通过放置的金属套管或硅胶套管来解除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调和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的情况。并且随着呼吸机的发明,也使气管切开手术广泛的应用在各个科室的急救中。人体正常呼吸气体需要通过口鼻以及呼吸道的处理,将外界气体进行一系列的温度控制、加湿以及灭菌的操作。但是一旦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气体将直接进入肺部,不仅仅在温度和湿度上会对肺部器官造成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还会携带一定的细菌。所以在对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道要实施湿化以及灭菌的操作。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收集分析一些国内外关于 HIV病毒的性研究并进行相关讨论。

  • 标签: 艾滋病 质性研究 国内外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鼻咽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真实体验,以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身心护理。方法 采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 2019年 3月至 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放射治疗的 20例鼻咽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通过 Colaizzi7步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针对鼻咽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真实体验提炼出 4个主题:( 1)放疗相关问题: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虚弱乏力、疾病知识缺乏;( 2)心理失衡:恐惧、焦虑、抑郁;( 3)家庭社会角色改变:对家人的内疚感、社会角色功能减退、经济压力大;( 4)对疾病治疗态度不同:积极应对治疗、消极应对治疗。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深入了解鼻咽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的治疗感受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和关怀,帮助并支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异物遗留或此类可疑不良事件体验及影响因素的认知,为制定手术器械可追溯管理、改进手术物品设计、管理术中异物遗留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方法 采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 10 名手术室护士访谈资料,采用 Colaizzi 分析法分析资料。 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访谈资料,共总结出 4 个主题: 1. 术中异物遗留发生率低,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士对可疑术中异物遗留的认知与应对方式达到统一; 3. 术中异物遗留问题的影响因素多样化; 4. 加强手术器械监管,加快手术产品改进 。 结论 术中异物遗留发生率低,但存在一定 的 安全隐患; 手术室 管理者要增强手术团队的安全意识,规范医护人员术中操作,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生产厂商 要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可追溯手术产品研发与设计,进行手术器械全生命周期研究 ; 建议相关部门加快 手术器械使用与管理规范指南的 制定。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异物遗留 隐患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心理应激的性 。 方法 :选择我院新入职护理人员 78 名参与研究,在正式开始培训前,对他们进行基本信息调查,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法培训 4 周之后,再次调查,对比前后结果差异 。 结果 :接受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的 SAQ 和 SQ 指标均有所提升,同时满意度比培训前更高,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对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改善有积极影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应激事件,降低护理工作对心理造成的压力 。

  • 标签: 新入职 护士 规范化培训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工道建立后,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若湿化不够,可在人工道和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道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因此必须要维护道的安全,进而保证道粘膜完整性,功能性,有效预防道保护性功能的损伤与缺失,防止 VAP的发生。目前道的管理已成为现在重症护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中如何有效进行道的湿化与雾化是道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 标签: 雾化吸入 人工气道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气道湿化的适宜方法。以降低痰液黏度和痰培养菌阳性率。方法: 将 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道加湿,观察组在人工鼻的基础上采用微泵加湿。观察 5天后痰培养效果及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度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 人工鼻部联合微泵持续道湿化可有效降低痰液黏度,降低痰培养菌阳性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呼吸机 人工鼻 微型泵 气道加湿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 究老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人工道的管理办法及效果。 方法 : 在 武汉某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4 月 间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选择 20 例 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情况。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对老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而言,进行合理的人工道管理有利于其症状缓解,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新冠肺炎 危重症 人工气道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中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切开气管施行道湿化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5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筛选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对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气道湿化护理(2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27例)。观察2组护理效果,对比2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意义P

  • 标签: 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不同服用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道湿化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 180 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 90 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添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的区别。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9 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a、 P、 iPTH、 BUN、 Scr 及 CRP 均优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Ca、 P、 iPTH、 BUN、 Scr 及 CRP 的水平要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矿物质水平有改善作用,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状的病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肾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FOCUS-PDCA模式在人工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8月进行治疗的患者(人工道声门下吸引) 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组员,利用随机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两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 40例)、对照组( 40例),利用 FOCUS-PDCA模式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人工道声门下吸引常规护理,利用人工道患者相关指标、肺部感染发生率判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人工道患者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有意义( P<0.05)。结论:人工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应用 FOCUS-PDCA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FOCUS-PDCA模式 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