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与满意度问卷调查提高肝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梳理病人术后返回ICU到返回普通病房的护理流程,并对从ICU转回普通病房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因素,寻找真因,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效果。[结果]活动后圈员的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从改善前的87%提高到改善后的98%,制定了肝胆外科ICU护理工作制度、病人与家属通话制度,改善了病人转接流程。[结论]品管圈活动中结合满意度问卷调查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病人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高小儿外科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法和柏拉图等工具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选定主题为提高小儿外科静脉留置针使用合格率,对小儿外科静脉留置针的管理进行改进。结果应用品管圈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合格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留置针 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管理在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后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ICU失禁性皮炎发生率高的原因,制订对策并应用。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护士综合素质得分情况;两组护士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掌握、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失禁性皮炎相关管理流程达标情况;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情况。结果活动后护士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掌握、风险评估、管理流程均达到目标值;活动后护士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及和谐度等方面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后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ICU应用品管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ICU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综合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病房 失禁性皮炎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痛风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主治医生3名,护士3名,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对32名风湿免疫科门诊痛风患者的问卷调查选定主题。按照品管圈实施的步骤及方法,对32名确诊为痛风的患者进行签署知情同意书、建立档案、制定痛风健康教育处方、对痛风患者给予日常生活指导、小组成员每月进行电话回访1次,制定目标及对策,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分析痛风患者对痛风认知度低的原因,并对品管圈开展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品管圈活动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痛风患者对痛风的病因、诱发因素、控制饮食、合理锻炼、规律服药、定期检查等知识知晓率较品管圈开展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痛风 患者教育 认知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为主题,对导致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率由21.74%降低到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风险评估单 书写正确率 风险评估 PDCA循环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PICC患者自我维护正确率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携带PICC患者随机分为前期调查组(50例)和后期查检组(50例),前期调查组按常规对PICC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期查检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携带PICC的居家肿瘤患者。结果出院后2个月内前期调查组发生拔管、管路滑脱、感染等情况共计6例(12%),后期查检组发生管路滑脱1例(2%),比较2组在出院后2个月内的拔管发生率、管路滑脱及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提高携带PICC居家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正确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居家护理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开展"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由活动前的31.7%降至活动后的14.3%(P<0.01);QCC目标达标率为113%;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方面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管理意识.

  • 标签: 导尿管 品管圈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为主题,对科室患者目前参加工娱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不参加工娱治疗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人数。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从45%增长达到90%以上。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患者 工娱治疗 参与率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自行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情况以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自行注射胰岛素技术掌握率,以达到更好控制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 简介: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将“提高老年COPD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作为活动主题,对老年COPD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低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比较活动开展前后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结果老年COPD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由活动前的26.67%上升至63.33%(Z=-3.979,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老年COPD患者营养支持的有效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品管圈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介绍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特色。[方法]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确立各部门职责及其中护理质量控制监控内容、监控方式等主要内容;查阅现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新方法新进展;将上述方式及特色与其比较。[结果]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全员参与度比较高、监控面比较全面、监控力度大;同时监控内容有详细计划、明确阈值及统一的查核标准;而且查核者的一致性比较高、针对查核问题进行的改善方式比较先进同时改善追踪也比较完善。[结论]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符合现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需求,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 标签: 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效果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目视管理,与2015年6月~2016年5月未应用目视管理前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的效果及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物品标识、消毒质量、团队合作、文书记录、微生物监测等方面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视管理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及护士工作质量,从而有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开展.

  • 标签: 目视管理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效果 工作质量
  • 简介:根部护理部高危药品细则制定普外科高危药品管制度,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制定高危药品用药流程和管理制度。结果普外科的高危药品实现了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增强了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提高了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使用的防范意识,减少了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隐患。

  • 标签: 高危药品 普外科 用药安全
  • 简介:为了探索和推广新形势下护理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推广护理管理先进经验,共同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本刊"护理管理"栏目特向广大读者征稿,欢迎踊跃投稿。1征稿内容有关护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领导模式、护理人本管理及品质管理、护理人员成长管理、护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应用等。具体如下。1.1新的管理理论、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理学报 品质管理 护理人员 业务管理 管理理论
  • 简介:为了探索和推广新形势下护理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推广护理管理先进经验,共同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本刊"护理管理"栏目特向广大读者征稿,欢迎踊跃投稿。1征稿内容有关护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领导模式、护理人本管理及品质管理、护理人员成长管理、护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应用等。具体如下。

  • 标签: 护理管理 征稿 栏目 学报 护理行政管理 业务管理
  • 简介:简介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儿童压疮的认识,包括其发病机制、发生率、危险因素。介绍常见评估工具有:BradenQ量表、Glamorgan儿童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指出从风险评估、卧位变更、皮肤预防、健康教育等给予预防策略。指出未来儿童压疮预防及管理不能仅仅依赖于单一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推荐基于循证的风险评估模式联合评估危险因素,以期改善儿童压疮预防及护理质量。

  • 标签: 儿童压疮 预防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神经内科不良事件认知率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神经内科各项住院不良风险事件的认知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联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能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风险事件的认知率以及对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更能凸显患者对疾病的知情权和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常规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烧伤翻身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对照组)、2016年(观察组)烧伤使用翻身床病人各3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窒息、坠床及意外脱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窒息、坠床及意外脱管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使用翻身床的烧伤病人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可减少窒息、坠床、管道脱出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烧伤翻身床 窒息 坠床 管道脱出
  • 简介:对中西医结合病房疼痛管理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结合疼痛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病房的疼痛管理工作提出参考性建议。

  • 标签: 疼痛 疼痛管理 中医护理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 简介:总结微信平台在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全院护士实施护士分层培训,通过微信平台分能级报名选课,以及后续微信平台课程评价、在线练习等。护士分层培训实施微信平台后课程要求能级参课人次与培训总人次符合率由原来70.96%提高至98.69%、护士总体满意度由原来75.39%提高至87.43%,经比较,P均〈0.05。

  • 标签: 护士 分层培训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