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也更为重视,尤其是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针对住院就医以及药品购买,国家已经相继出台各项政策降低相关费用。居民对医疗健康愈发重视,相应地,医院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自身管理体系,加强药房药品管。药品的科学使用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前提,对于高危药品,医护人员必须进行严密管理、谨慎使用,尽量杜绝药品错误使用。本文从高危药品的定义出发,总结药房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而探讨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并进行用药安全分析。

  • 标签: 药房 高危药品 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5.59%>82.3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91.15±4.63)分>(82.52±3.94)分和自我管理能力(93.26±5.02)分>(82.91±4.16)分相对更高(P<0.05),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13%<9.38%)、不良事件发生率(0<4.69%)和HAMD评分(9.53±1.72)分<(14.42±2.96)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加快患者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风险管理 妇产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我院ICU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9.78±8.46)分,较对照组的(75.47±7.34)分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83%,较对照组的77.08%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于ICU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ICU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品治疗过程的学科。本文阐述了药品经济学在现代临床用药方案,指导临床药学服务,应用于临床的采购与储存,指导医院制剂的研究和生产等多方面的重要性。目的;促进医院药剂科的发展,使有限的药品资源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 标签: 药品经济学 治疗方案 药剂科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压疮高危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选取10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医院2016年1月起开始品管圈活动,选取2016年1月-12月的100例压疮高危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疮高危 品管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在衔接突发批量伤病员院前与院内急救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急诊救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衔接突发批量伤病员院前与院内急救管理中运用品管圈,对照组患者不运用品管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概率。结果经过不同方式后,对照组患者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在衔接突发批量伤病员院前与院内急救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院内急救管理 院前救治 应用意义